《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老實唸就好,莫貪求感應

知乎作者:Handsome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千萬不要“曲解如來真實義”。

題主問:《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有什麼感應呢?

回應:天啊!閣下認為可以有什麼感應?

這個經文是末學今晚剛從google找出此經文原文看,用了半小時,亦已剛剛看完,首先,我們先放下什麼感應。

現先抽一段經文去探討,就知這個經文是否如法:

-------------------------------- -------------------------------------------------- -------------------------------------------
經文:

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
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
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
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
-------------------------------------------------- -------------------------------------------------- -------------------------
注:如來覺,就是指「離一切相的清淨心所覺知」。

注:一切所感知的叫“法”或“相”,在“離一切相的清淨心所覺知”之下~如來覺,就明白法相本質全部也不存在“生㓕、二元對立、真假”,亦即所謂“無生、無滅、離二邊、不實”。
-------------------------------------------------- -------------------------------------------------- -----------------------
經文: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
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
-------------------------------------------------- -------------------------------------------------- -------------------------
內涵大意:

善男子啊!為什麼佛性又稱為“普光明藏”呢?

善男子啊!那是因為無論在“世間”或“出世間”的一切智慧都是基於此而衍生,就像一個母親孕育孩子一樣,所以稱為“藏”。

當這樣的智慧顯現之時,若能思考其顯現的根本原理,反本歸元,那根源之本就完全是基於“般若波羅蜜多”一理所貫串,故此,稱為“普光明藏”。

普指“周遍”。
普光明,指“周遍光明”,沒有不光明的意思。
藏,指“庫藏”。

換言之,“普光明藏”就是周遍光明的庫藏。

那麼,為什麼由“般若波羅蜜多prajna paramita”一理貫串就是普光明呢?

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就是“離一切相,離於生滅,心無所住”,無障無礙而得自性不亂,故令自性彌陀普放光明。

這個經文功德無量啊!
百分百大乘如來清浄教法啊!
末學頂禮。

但是如果從未接觸過什麼叫“般若波羅蜜多”的學人,就可能只會一頭霧水,這經文其實就是含藏著《金剛經》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函,亦即佛法的真正核心。

題外話,如果世上有任何一個人聲稱持誦這個經文會得到有什麼“感官”或“際遇”的奇異覺受,這決定是一個悲哀,因為意味這個人根本完全無法理解這個經文究竟說什麼,亦即根本不明白佛法,離心說道,是名“外道”。

簡單說,這部《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就是教人“離相”,內涵全部是運用了“般若波羅蜜多prajna paramita”

只有對這篇經文徹底理解,才會得到真正的“相應”,決非得到所謂神奇“感知上的和應~(感應)”,說感應的人已經已全部違背了這個經文內函,叫“著相”,完全跟佛法半點都沾不上,更談不上算是佛們弟子,有心求覺的人必須要了解什麼叫佛法啊!否則,一盲人引眾,盲盲入火坑,佛法又怎能夠薪火相傳,唉......

“相應”,就是把佛陀的言教,透過經文上記載,把其“真實義”理解後哉種於心,將這份訊息成為菩提種子,努力思維,日子有功,因緣成熟,能夠體現於思想言行,語默動靜之中,這個過程叫“相應”,亦可以用六字來形容~“加持、灌頂、傳承”,其內涵意義如下......

《加持》:

佛陀如何教,人就如何做,才是“如法”,借有相法,入無相境,“念佛、持咒、誦經”並不是教人“祈福、庇佑、破災難”,而是來認識自己,破除自心無明與執著,開顯本有之大智慧~“般若”的深層意義。

佛法之“加持”的真實義,就是外在“加予”力量,內在“把持”力量,才構成“加持”,所謂力量其實是一種智慧訊息。

《灌頂》:

“灌頂”是古時繼成皇位加冕之儀式已有,世間有許多解釋,例如古時印度皇朝將皇權交付下一代君主時,就會行一個“灌頂儀式”,象徵“權力轉移”,跟“佛法灌頂”意義相似。

但佛法上交付的不是權力,而是交付修行之“般若及三密”之修持訣竅,而最重要的就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na paramita ”。

《傳承》:

中土禪宗第六代祖師《釋慧能》法師說:“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意指:“諸佛都只是教人見自本性,而諸師都是“心”為切入點來傳授”,而所謂的“傳承”,就是“傳授與承受”之意,必須“雙向配合”,而“心”就是指所傳之法其實“無形無相” ,無法憑現世“度、量、衡”來表達,離一切“文字、聲音、表象”的,所以“密”。

佛法上傳承真義只是踏實的引導,將如來教法栽種在人心識裡,這是“傳授”,人心將如來教法激發了自身本能,救助自己,這是“承受”。
-------------------------------------------------- -------------------------------------------------- -------------------------
經文:

“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希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
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淨佛土。”
------------------------------------------------- -------------------------------------------------- --------------------------
內涵大意:

諸仁者啊!如來此刻所說甚深義理,猶如天空無邊際之廣濶,屬難得稀有的法門,並非眾生單憑那少少的善根,就能夠聽見此刻道理而接受行持。

能夠聽見,而且更能接受行持的人,即是代表已承擔如來家業,等同供養如來,亦是走上承擔“求覺”之路,這個人就會得思辯才智而無礙的能力,這人的心決定已經契入清浄離相的佛土~(浄土)。”

注:“供養於我”這句經文的“我”字,只是一個形容,佛陀是破盡“四相”,不會滯留“我相”,這個“我”字是指“如來”。

什麼叫“如來”呢?《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段經文就是指如來是能破盡一切觀點的滯留。至於怎樣去落實運用?就取決得到過「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法門的傳承與否。

幽默說,此經文就是教人“用猶如觀眾的態度,進入電影院看電影一樣,不要滯留任何一段感知,不是否認劇情中的悲歡離合,而是必須用觀眾態度去抽離,不著一相。”

此經文是說“諸法實相”皆是“無生”,必須運用“般若波羅蜜多”去面對這個如幻的人生,但偏偏坊間有竟然去談論及滯留於看電影后的感受,完全違背了此經文的原意,豈不是令人啼笑皆非?曲解如來真實義,如何“相應”經文的法理啊!

1 )尋遍“三藏十二部”,有那一經文說“感應”?《金剛經》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何竟然有人說這部經文的力量特別大?此乃不明發佛法的表現。

2 )必須明白“人生上所感知的,只是內心由分別心所創造出的幻影”,如夢幻泡影,又何來殊勝、不殊勝、高低感應?

3 )此經文“說心不說相,而是教人離相”,但有很多人竟然在說相、著相,完全偏離了整部經文每一句內涵。

4)經文是說能夠“離相”的人,當下就是淨,“心浄”眼前當下就是“淨土”了。

總結:這篇《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功德無量,前提是求覺之人必須要理解這經文的內函,閣下才會相應,共勉之。

行事離四相,際遇夢一場,
眼前皆浄土,蓮花處處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防止婚外情、藥師琉璃光如來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