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平均壽命39.2歲,有如此巨大的福氣為何短壽?有三個是例外?



  改編自:原作妙音

  《佛說八師經》

  淫為不淨行 迷惑失正道

  精神魂魄馳 傷命而早夭

  中國歷代皇帝中有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這209位皇帝平均壽命39.2歲,大多數都是“四十不活”,比當牛做馬的老百姓都短。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911年清朝滅亡2100多年間,經歷了大約60多個王朝,除去偏安一隅的小王朝帝王,主要有300多位帝王,相繼活躍在歷史舞台上。在眾多的帝王中,活到古稀之年以上的僅有區區10人,即漢武帝劉徹70歲、三國東吳大皇帝孫權72歲、梁武帝蕭衍86歲、改唐國號為周的武則天81歲、唐玄宗李隆基78歲、宋高宗趙構81歲、元世祖忽必烈80歲、明朱元璋71歲、清高宗乾隆89歲、慈禧太後73歲。

  其余的帝王可以說都是短命的,在有生卒年可查的209個皇帝中,活過80歲的有5人;70-79歲的5人;60-69歲的23人,占14.8%;50-59歲的34人,占16.75%;40-49歲的29人,占13.88%;30-39歲的48人,占22.96%;20-29歲的34人,占16.26%;不足20歲的31人,占14.83%。總人數中,年過半百的67人,占32.06%;50歲以下的142人,占67.94%。總平均壽命僅為39歲。如明朝13位皇帝壽命總數385年,平均不到30歲。

  其實,上古時期出現過不少長壽帝王。據史料記載,堯和舜都活到了100多歲。為何不同時期帝王壽命長短相差懸殊呢?

  帝王短壽的原因

  作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帝王住的是豪華宮殿,穿的是绫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身邊服務的人很多,即使生病,也隨時有高水平的專業御醫治療,按理說其壽命應比普通人更長,但事實並非如此。皇帝短壽的原因何在?

  一是先天不足。皇帝多為世襲制,多數是不勞而獲,又因過食肥甘肉類之物,致使血流不暢,氣行受阻,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且難以治愈。(吃出來的)

  二是內憂外患,積勞成疾。治國無力,天下不平,勞心過度,終致過早地使生命夭折。(勞心)

  三是皇室內部相殘。為了權力,即便是父子、同胞兄弟之間,也是處心積慮,爭權奪利,甚至暗殺、投毒,使人神志失守,氣血凝郁,或催命奪魂,死於非命。(精神壓力大)

  四是極度的揮霍和無節制的縱欲,這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原因。

  “萬惡淫為首”,後宮佳麗三千,如果說色字頭上一把刀的話,那三千佳麗豈非不是刀林劍叢嗎?印光大師曾說:“世界上因為不知道忌諱而冒昧犯淫的,以及因為貪淫好色而導致死亡的,不曉得有幾千萬億。自古以來,皇帝的福氣最大,但卻往往因縱欲貪淫,而無法長壽。印光常覺得世間人幾乎十有八九是直接及間接因為色而喪命的,這是印光所以要流通《壽康寶鑒》的原因。”(好色縱欲)

  如漢成帝劉骜,當太子時,即以好色聞名。即位之後,“采良家女以備後宮”。他親自到民間把歌舞者趙飛燕和她的妹妹趙合德帶回宮裡。趙氏姐妹有傾國傾城之貌,“左右見之,皆啧啧嗟賞”。後來身強力壯的劉骜果然葬身於趙合德的溫柔鄉中,死時46歲。

  南北朝時北齊第一代皇帝高洋,剛登基時任用賢能,北擊契丹,南攻蕭梁,開疆拓土,有所建樹。但數年之後沉湎酒色,不能自拔。對婦女“不問親疏,多與之亂”,又好為“長夜之飲”,經常發酒瘋,有一次喝多了跑到宮廷外面,問路邊一位婦女:“天子何如?”婦女說:“顛顛癡癡,何成天子!”他一怒之下就把這位婦女殺了。高洋後來嗜酒成疾,只活了31歲。

  明光宗朱常洛,身體本來虛弱,他父親明神宗的妃子鄭貴妃為討他的歡心,送給他數名美女,結果令他吃不消,臥床不起。太監崔文升進藥,朱常洛服後病情更加嚴重。後來鴻胪寺丞李可灼進“紅丸”,朱常洛服後沒幾天就病死了,他當皇帝只一個多月,死時僅37歲。

 

  《黃帝內經》從養生的角度分析了原因: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知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優婆塞戒經》 則從因果報應的角度來開示縱欲邪淫的惡果: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為邪淫,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邪淫之人自降身價,即使妻妾多但都厭惡其所作所為,不是真心相向),壽命短促,是名邪淫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饑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帝運與國運

  一 同治帝濫交慘死

  清朝後期,同治帝亂性甚至到了不顧顏面的地步。一份史料這樣記載同治亂搞太監杜之錫和他姐姐的:“有閹杜之錫者,狀若少女,帝幸之。之錫有姊,固金魚池娼也。更引帝與之狎。由是溺於色,漸致忘返。”他在宮廷之外一具具女人肉體上麻醉自己、放縱自己,從而也放縱了帝國的責任,喪失了可能的自救機會。

  在這個意義上說,同治帝的人格嬗變其實也是帝國國家形象或者國家氣質的一種深層嬗變。

  這樣的亂性毫無疑問就是自戕,同治帝的報應呼之欲出,他的身體也很快出現了症狀。在同治帝最後的日子裡,翁同龢在他的日記裡詳細描述了報應的可怕程度:“十一月二十三日,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二十八日,腰間潰如碗,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復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御醫為他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這樣的描述反復讓人聞到了一個王朝的惡臭,看到了一朵惡之花的邪惡綻放——也只有在這樣的王朝,這樣的人格嬗變中,一個皇帝才可能這樣痛苦不堪。據說同治死時全身潰爛!

 

  安全套擋不住性病和艾滋病。顯微鏡下的安全套像一個網,只能擋住體積大的精子。各種性病病菌體積比網眼還小,成了漏網之魚。

  二 鹹豐也患性病

  據說,清朝第9代皇帝鹹豐,自幼體弱多病,面如黃土,素有咯血的痼疾。幸得御醫指點迷津,說鹿血可治此病。於是在宮中養鹿一百多頭,隨用隨取,極為便利。也因此,鹿血成了他苟延殘喘、須臾不能離開的救命良藥。1861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鹹豐又怕又驚,偕慈禧、肅順等一班人馬,連夜逃離京城,趕到承德避禍。雖國難當頭,但鹹豐依舊終日縱情於聲色之中,以致咯血突發,好似泉湧。當下,鹹豐令立取鹿血急救。豈料身邊無鹿,且鹿血在倉促之中也難以立即得到。不久,他便氣絕身亡了,時年僅31歲。——摘編自《深圳晚報》

 

  福報最大的皇帝,擁有最好的飲食,最好的休養,最好的服侍,最好的防護,最好的醫療......

  都頂不住邪淫縱欲的惡報,不是早死,就是殘廢,或是亡國失位。即使是高官富商,因邪淫縱欲而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事也常見報端。販夫走卒貪色縱欲那更是找死。所以色情的東西一眼都不要看,非但不能看不能聞,而且見到請立即銷毀並舉報,不能讓這些文化垃圾繼續害人。平時多上佛法論壇,多轉發正能量的文章,去惡向善,如意吉祥!

 

  都說中國古代王朝有周期律。其實關鍵在統治階層的思想境界上。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人是如此國家民族也是如此。當統治者把人性的自私與狂妄放大到極致,制定了弱民愚民、妻妾成群這樣的自殘制度時,就注定了國破家亡的命運。君不見,除開國皇帝那一兩代或經歷王朝中興的主外,都是二代蠢三代殘四代又蠢又殘,長期愚民弱民的報應就是後代愚蠢,長期縱欲亂搞的報應就是n級殘廢。如何可以富得過三代?

 

  筆者:現代泛濫的色情影視、音頻、文字、新聞等等,都是刀口上的蜜餞,火坑裡的栗子。明白人無不除之而後快。沉迷其中的人趕快醒悟,健康的身體是一切幸福的基礎,良好的運氣是一切成功的前提,邪淫好色會讓你失去這一切。相反,嚴持五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行善積德的人將無往而不利!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言:“阿難!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墮惡道! ...... 佛之玄通,無細不知。戒德之人,道護為強,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請多上正法的論壇和網站,如:地藏論壇,,學佛網,戒色論壇,各地正規寺院的網站。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三位皇帝

 

  梁武帝崇尚佛法,亂世也能長壽

  南北朝時期梁朝的開國皇帝蕭衍是我國古代長壽帝王之一。他生於公元464年,卒於549年,活了86歲。他在位時間長達48年,僅次於漢武帝和清康熙、乾隆。

  梁武帝的長壽得益於儉樸的生活作風。他出身名門,博學多才,尤其精通儒學、佛學。他勤於政務,“冬月四更競,即起視事,執筆觸寒,手為皴裂。”受佛教的影響,他從來不吃山珍海味,只吃菜羹、粗飯,且每天只吃一頓。他穿的是布衣,帽子三年一換,被子兩年一易。

  “後宮貴妃以下,衣不曳地。性不飲酒,非宗廟祭祀,大飨宴及諸法事,未嘗作樂。”他對臣下說:“朕絕房室三十余年,至於居處不過一床之地,雕飾之物不入於宮,受生不飲酒,不好音聲,朝中曲宴,未嘗奏樂。日常一食,昔腰腹過於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余,舊帶猶存。”

  梁武帝在位的半個世紀中,大力提倡佛教,寺塔林立,名僧濟濟。我們經常吟誦的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其中有許多寺院就是梁武帝主持修建的。據史料統計,南梁時的佛寺達2846座,僧尼有8.27萬人。相傳他還親自編纂了《慈悲道場忏法》(俗稱《梁皇寶忏》),一直流傳至今。他把許多精力投入到佛經的研究中,著有《大品般若經注解》、《大涅槃經講釋》、《淨名經義記》等一些佛經注釋,並親自講經說法。梁武帝還以政治的力量介入僧團的修行生活,專門頒布《斷酒肉文》,集眾僧於佛前發願,立誓“永斷酒肉”。由於他的強力倡導,漢傳佛教僧尼改變了原來食“三淨肉”的習慣,戒酒茹素,清淨口業,素食成為漢傳佛教的一大傳統。

 

  身為可以滿足任何欲望的帝王,梁武帝能看透欲望背後的深淵,超越了單純的物質享受,過一種粗茶淡飯,精神豐富的儉樸生活。確實令人佩服。梁武帝被反兵圍困,最後餓死於台城皇宮淨居殿,享年八十六歲。生逢亂世、戎馬一生的他曾造下了巨大的殺業,酬此殺業而未得善終,不然的話,他會更為長壽。

 

  佛緣深厚的長壽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家庭中,她從小受母親信仰的影響,自己也信奉佛教。太宗九子李治,小她5歲,常在宮中出入,青梅竹馬,李治即位立高宗。為了給太宗追福,高宗將太宗的妃嫔加以剃度,讓她們從佛念經。就這樣武則天隨眾妃到感業寺當比丘尼。2年後他奉高宗之诏,入宮封為"昭儀"。33歲時她被高宗立為皇後。

  唐代當時佛教在社會上已有著廣泛的影響。武則天利用矛盾巧妙安排,大肆炒作自己制造的經書,十分露骨地向人們昭示,武媚娘當為天子,這是佛祖之意。在自造經書《大雲經》頒布天下的第二年(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稱帝後,進一步利用佛教為鞏固和維護她的統治,不斷制造新的輿論。由此可見,武則天支持佛教發展,也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政治目的的。

 

  (龍門石窟奉先寺盧捨那佛的開鑿,最負盛名。據聞,武後為了這尊佛像的開鑿,“助脂粉錢二萬貫”,並主持開光儀式。)

  官方和民間記載了許多武則天的佛緣故事:

  01 武則天與惠能。

  六祖惠能大師到廣州法性寺(676)聽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據《壇經》講:"時有風吹幡動,一僧雲幡動,一僧雲風動。惠能雲:‘非幡動風動,人心自動'",印宗感到惠能"定非常人",於是反執弟之禮,向惠能請求佛法真谛。惠能名聲遠播,武則天"敕書勸谕,征赴京城",可是惠能謝絕了武則天的召請。武則天仍以禮相待,"送百衲袈裟及錢帛等供養。"

  02 聆聽法藏講經。

  法藏是華嚴宗的創立者,祖籍為康居國。法藏17歲時,入太白山求法。後到雲華寺聽智俨宣講《華嚴經》。智俨圓寂時,把法藏付托於弟子道成、薄塵,說他將會紹隆遺法。法藏28歲時,榮國夫人(楊氏)死,武則天為樹福田、剃度僧人,把自家的舊宅施捨作為太原寺。

  04親自參與組織了《華嚴經》的翻譯。

  在武則天安排下,義淨一度參加大遍空寺"華嚴經譯場",先後翻譯佛教經、律、論61部、239卷。《華嚴經》在東晉時曾有佛陀跋陀羅的60卷譯本,但這一本子並不完整。於是,武則天派人去於阗求取梵文的全本,組織力量進行翻譯,诏令著名譯經僧實叉難陀主持譯事,從695年開始,至699年完成,在武則天的一手經辦下,完成了《華嚴經》80卷譯本。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的華嚴宗,就是依據此經,在武則天時創立的。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早年走出唐宮步入寺宇,做了尼姑,緊接著又從佛門返回宮門。在武則天一統天下的日子裡,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晖、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同時也有縱容酷吏,搜集男寵,殺親女,殺皇族等劣跡記錄。

  基於政變的陰謀和歷代史學家男尊女卑的“儒家正統”立場,那些劣跡記錄到底有多少是真相?現在或許很難搞清楚了。 +++但她確實愛好佛法,提倡佛學,維持了唐朝的富強,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皇之一。

 

  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

  乾隆時代是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最富強的一個時代。乾隆24年統一新疆之後,中國的疆域達到了1453萬平方公裡,正好是今天960萬平方公裡的1.5倍。所以乾隆朝的疆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除了元朝之外第二大的疆域。而且和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不一樣,清朝對整個疆域內的實際控制力是最強的。乾隆朝的人口數量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到乾隆退位的時候,人口達到2.9億。

  第一個原因跟乾隆本身的天資有關。乾隆智商特別高,情商也很高。他從小特別喜歡歷史,把整個中國通史研究了很多遍。這樣他就能夠有效汲取中國歷朝歷代的統治經驗,把它們集大成。而且乾隆又特別聰明,特別會運用政治手腕,所以乾隆統治下,他消滅了中國歷朝歷代對皇權的幾乎所有威脅。

  乾隆皇帝和他父親、爺爺一樣信奉佛法,勤政之余,每每手抄佛經以示誠笃。光《秘殿珠林》著錄的他從做皇帝開始起手寫的《心經》,就不下七百冊之多。除《心經》外,他還經常抄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無量壽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等。那本被稱作“經中之王”長達七萬余言的《妙法蓮花經》,他亦先後抄寫過六部。

 

  乾隆手抄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資料圖)

  乾隆早年多在元旦和四月初八浴佛日寫經,乾隆四十年(1755)以後,堅持每月朔、望二日都要各寫《心經》一部,從不間斷,對於佛教有發自內心的崇信。通過抄寫經文,可以淨化心靈,啟迪智慧,增強運勢。清代極盛時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於日理萬機之暇,仍擇經而書,誦經刻典,這不僅是在增強其佛學修為,更重要的是在尋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大悟性。

 

  有朋友說:我看野史中武則天也干了不少惡事,乾隆貌似也挺風流的。

  看問題要全面:文章強調的是 皇帝普遍短命是因為邪淫縱欲,而梁武帝、武則天和乾隆長壽 都是因為他們熱愛佛法。

  因熱愛佛法從而知道善惡報應,知道消災納福的方法。思想轉變自然慢慢影響到言行,那怕他們一時做不到全部五戒,也可以逐漸減少或節制自己的欲望,對修身齊家治國都有正面的影響。所以我最後總結也不是說他們完全不犯五戒,超凡入聖了。而是學佛後,起碼比普通人明白道理,雖然未能完全斷絕惡念,但他們從佛法中吸取營養,也可以警惕自己的行為。沒有像以前的短命皇帝那樣亂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相對於人道的帝皇來講,熱愛佛法的他們比不懂佛法的短命皇帝們,要長壽的多也英明得多。

  清高宗乾隆89歲、梁武帝蕭衍86歲、武則天81歲、。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三個皇帝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熱愛佛法。這是巧合?

  

 

  (始刻於清雍正十一年 (1733) ,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的《乾隆大藏經》。亦稱《清藏》,又因經頁邊欄飾以龍紋名《龍藏》。是目前中國最完整最權威的佛經合集 。)

  為何熱愛佛法的帝皇會長壽?為何他們所在的皇朝也相對繁榮富強?

  【須知讀經、抄經方便易行,不僅親近正法,且能攝取福德,受天神庇佑,亦能消災滅罪。】

  抄讀佛經的好處,諸多經典都有表述。

  《金剛經》:“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煩惱、乃至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地藏經》:“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

  《普賢行願品》:若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銷除。

  ......

  無著菩薩亦雲“抄經有五種功德。一者可以親近如來、二者可以攝取福德、三者亦是贊法亦是修行、四者可以受天人等的供養、五者可以滅罪。”可見抄經功德何等殊勝。

 

  和單純的財布施不同,讀經抄經、印經傳經都是屬於殊勝的布施——法布施

  某個老人院的醫生們發現,抄寫佛經可以防治老年癡呆。後來,醫學界對一千個老人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抄寫佛經可以激發老人大腦的活力,治療慢性病,對老人的健康有很大幫助。現在有許多高僧大德和念佛的老人,非常高齡了神智都很清晰,身體也很健康。因此,大家若想健康長壽,一定要經常抄寫佛經。其實,抄寫佛經是一種讓人,心住於善念,善法增長,趨吉避凶的力量。

  作為兒女的我們可以為父母准備《分別善惡所起經》、《十善業道經》、《佛說業報差別經》、《心經》、《金剛經》、《地藏經》、《藥師經》、《普門品》、《無量壽經》等佛經,隨順父母的心願,選擇其中之一開始抄寫佛經。聽經,讀經,和抄經的功德利益一樣殊勝!

  抄寫《十善業道經》和《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佛說業報差別經》、《分別善惡所起經》依經奉行,可以讓惡業消減,善業增長,添福添壽。(不長)

  抄寫《心經》可治療神經紊亂、無法睡眠、失眠多夢,心生清淨般若智慧。(短篇)

  抄寫《普門品》是和觀世音菩薩結了很深的緣。離禍秧,救急難,全家可獲佛菩薩加被。(短篇)

  抄寫《地藏經》是與地藏王菩薩結緣,開智慧,除眾苦,治療一切業障病。(較長篇)

  抄寫《金剛經》可淨除一切業障,所獲功德無量無邊。(不長)

  抄寫《藥師經》可消減一切疾病,度過苦厄,不遭眾難,往生東方琉璃淨土或是西方極樂淨土。(不長)

  抄寫《普賢行願品》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銷除。(不長)

  抄寫《僧伽吒經》可以以較小的代價速滅一切惡業,是人得超千劫生死。生淨佛國。(較長)

  佛經浩如煙海,有緣的朋友可以浏覽大藏經總目錄。佛說過,佛所說的教法「譬如食蜜,中邊皆甜」。眾多的佛經、不同的佛經,功德利益一樣不可思議。。。。。。

 

  雍正皇帝書法真跡《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資料圖)

  抄經讀經之前,記得一定要禮敬恭敬。漱口洗手,衣著整潔。抄經的話找干淨紙,規矩地抄寫,字跡勿要潦草。佛教講“萬法唯心造”。您要用心去讀去抄,用心去體會,這樣才會在經書之中,得到一種安詳平和的心理狀態。切勿急躁,慢慢讀寫,慢慢體會經中的意思。當然,有很多術語,暫時您還不了解。不急,讀經千遍其義自見,恭敬便好。

  抄寫或讀誦後的經文,要記得放置於潔靜處,比如佛堂上,自己保存。不可隨意亂丟,或置於不淨處。這是對經文的恭敬心,也是您抄經累積福德的一部分。印光大師說:“吾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國家富強的關鍵,是統治精英們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境界。讀經抄經讓他們深入佛法、智慧如海、滅罪生善。深明佛法的五戒,讓他們遠離、或者節制“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種種惡行,自然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業興旺。奉行佛法的他們能夠忏悔改過,行善積德,自然福慧日增、軍民擁護、天龍護佑。這樣的皇帝當然健康長壽,這樣的朝代自然國泰民安了。

  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請大家多親近正法的論壇和網站,如:地藏論壇,學佛網,戒色論壇,正規寺院的網站等等。長期耳渲目染,吉祥如意,成功可期!

  附錄:

 

  值得一提的苦難皇帝:歷史上唯一 一夫一妻的朱祐樘

  中國皇帝的一大特點就是老婆多,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晉武帝之流,其後宮佳麗數量足可組建一個整編師。即使像光緒帝混得那樣慘,也有一後二妃共三人。所謂一夫一妻似乎永遠跟皇帝們無關。其實不然,中國的幾百位皇帝中還真有一個一生只娶一個老婆的皇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其唯一的妻子就是張皇後。

  朱祐樘之所以會這樣,和他的苦難童年有著莫大關系。

  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紀氏 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少女紀氏被俘入宮中,管理皇帝私房錢。一次憲宗偶爾經過,見紀氏美貌聰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後,紀氏懷孕。寵冠後宮的萬貴妃知道後,命令一宮女為紀氏墮胎。紀氏的人緣很好,派來的宮人不忍下手,回報萬妃時就謊稱是肚內長了瘤子而不是懷孕,萬貴妃仍不放心,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紀氏是在萬貴妃的陰影下,於冷宮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萬貴妃得知後又派門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張敏卻冒著性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後也幫助哺養嬰兒。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未找到。就這樣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

  一天,張敏為憲宗梳頭時,憲宗歎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 ”張敏連忙伏地說:“萬歲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大吃一驚,忙追問究竟,張敏才說出了真情。憲宗皇帝聽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當憲宗皇帝第一次見到自已那因為長期幽禁,胎發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兒子,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當天召集眾臣,說出真相。次日,頒诏天下,立朱祐樘為皇太子, 並封紀氏為淑妃。但隨之紀氏卻在宮中暴亡 ,門監張敏也吞金自殺。顯然,紀妃與張敏之死皆與萬貴妃的迫害有直接關系。憲宗的母親周太後擔心萬貴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 。

  登基為帝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萬貴妃病死,憲宗也因悲傷過度於八月去世。皇太子朱祐樘於九月壬寅日繼位[4] 。第二年改年號為“弘治”, 是為明孝宗。然而憲宗留給18歲太子朱佑樘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在這個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瘡百孔的舞台上,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寬容與勤奮力挽狂瀾,讓明朝得到了中興。

  理性治國

  由於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卻勤於政事,不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開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機會協助皇帝辦理政務。同時,他又重開了經筵侍講,向群臣咨詢治國之道。朱祐樘提倡直言進谏,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孝宗皇帝的勤政終於得到了回報,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倡導節約,與民休息,是明朝歷史上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被史家稱為“弘治中興”。

 

  總結:朱祐樘此人人品極佳,提倡一夫一妻制。一生無大作為,但是很穩定,不胡來,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言路大開,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的寬厚仁慈,不管對誰,他都是寬厚對待,甚至包括他的仇人。 可惜他童年坎坷,先天體弱,未能親近正法。也未能長壽。在位18年,享年36歲。這樣的皇帝雖然不能名聲遠揚,但是能夠讓自己的子民真正享受到安了。

  (他雖然不信佛,但做人做事,就和佛法五戒十善中的“不濫殺,不邪淫,不貪,不嗔恨,精進”很接近。佛法是宇宙的規律,世間善人也同樣做類似的事。喟歎他未能系統地學習佛法,只做到了其中一小部分。不然,修身持家治國可以做得更好。這也許是他的命運,也是當時明朝的命運吧。南無阿彌陀佛。) 

 

  漢明帝劉莊:最早引入佛教的皇帝

  從中國歷史上看,有記載的最早的信佛帝王是東漢第二位皇帝、漢明帝劉莊。

  劉莊(公元28-75年)是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30歲時以皇太子身份嗣大位,史稱漢明帝。《後漢書·明帝紀》稱:“帝生而豐下,十歲能通《春秋》,光武奇之”。這位少年聰慧的皇帝對佛教傳入中國貢獻很大,似乎可以稱其為中國信佛第一帝。

  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漢紀三十七》(卷第四十五)記載,“初,帝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其書大抵以虛無為宗,貴慈悲不殺;以為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形;生時所行善惡,皆有報應,故所貴修練精神,以至為佛;善為宏闊勝大之言以勸誘愚俗。精於其道者,號曰沙門。於是中國始傳其術,圖其形像,而王公貴人,獨楚王英最先好之。”

  從上面來看,劉莊是最早將佛教引入中國的皇帝,司馬光的編著中說得很清楚,“於是中國始傳其術”。劉莊派人去天竺(今印度)取經的具體時間,史書上記載是其在位時的“永平八年”,即公元65年。

  劉莊的佛緣源於一夢。據說在派員去印度取經的前一年,即公元64年,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中神為“佛”時,遂有《資治通鑒》上所記載的派遣使臣去天竺求佛的事情。當時派去的使臣一個叫蔡音,另一個叫秦景。蔡、秦二人到西域大月氏國(今阿富汗)時,正好遇到了在大月氏國傳教的天竺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邀二僧到漢講佛,還用白馬馱載來一批佛經、佛像。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一行四人抵都城洛陽。劉莊為此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遂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劉莊這段求佛故事,史稱“永平求法”。

 

  相傳元宵節賞燈的習俗源自漢明帝劉莊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捨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還有許多佛緣深厚的傑出皇帝,比如統一中原,修編《永樂北藏》,遣鄭和下西洋的明朝朱元璋、朱棣父子等等。限於篇幅就不一一細說了,有興趣的朋友搜索一下他們的故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