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人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自己


  人際關系

  我們付出行動,是為了讓別人得到利益。

  61

  付出是最好的潤滑劑

  佛教提倡付出,一直教育人要懂得付出、學會付出。付出什麼呢?

  你要和一個人相處,起碼要付出你的時間,而且是要經常付出。有時別人訴苦,做一個傾聽者也是付出。聽人家講心靈的煩惱,這時候你聽到的並不是很好聽的語言,但是你必須忍受著聽。在心靈上面也是,對別人的喜怒哀樂,你必須學會忍受它,這個我們都叫付出。

  外在上的付出,當然不只是付出時間那麼簡單。在財物上面,一個只知索取、不懂回饋的人,是很難擁有良好人際關系的。人先要學會捨得,就像請人吃飯,如果別人請我們吃飯,吃了兩三頓,我們從來也不回請人家吃一頓,人家可能就對我們不滿意了。禮尚往來,這種彼此間的付出,小到時間、金錢、體力,大到思想、學問和才華,讓人感受到我們是願意跟他交往的。

  在交往過程中,我只為別人付出一些行為動作,沒有用言語表達,也不行。佛教的一個說法叫愛語,愛語就是有發自內心地對別人好的心念,再從這種心念裡產生出最美好的語言。

  人跟人相處很熟後,我們才會有很多比較自然的語言,因為那時大家不會介意一些負面的話。而在交往過程中,我們最容易講出來、最有效果的語言,是贊美的話。所以,愛語是交往中最需要用到的。比如,老板經常贊美員工,員工會很高興。藏族人常講,任何時候財富是一半,言語是一半。比如向對方表達善意,我們只說“我有一顆善良的心”是不夠的,善良的心藏在你的身體裡,誰都看不見。如果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卻經常惡語傷人,做出來的行為動作也都是傷人的,那就很少有人願意靠近他。如果能夠經常用愛語去贊美隨喜別人,大家都願意跟你交往。

  捨得和付出,表面上看是我們在利益別人,實際上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是在幫助自己。因為人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自己。我們之所以有很多的煩惱,就在於對自我過分的執著和偏愛,由此會引發一系列不如人意的事情。通過不斷地培養,讓這種付出感漸漸增長,在對治自我的過分寵愛和淡化自私方面,會有很好的幫助。付出這種行為,不僅能擴大我們的心量,還能在人際交往中,起到很好的搭建橋梁的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