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造惡業的
發布:王習訓
「第廿一願,專指具有宿惡之眾生,若能悔過,發菩提心,一心專念,亦皆得往生,不更惡道」。我們回顧上面彌陀這幾願,二十一願專對造作惡業的眾生。這個說法讓我們細心去思惟觀察,哪一個眾生不造惡業?具有宿惡的眾生,可以說是六道輪回裡頭所有眾生都包括了。諸天是善,他有沒有惡業?有。怎麼知道有?壽命到了他往下墮落。這是什麼原因?過去生中造的惡業起現行了。
如果沒有過去的惡業,他就沒有惡道的種子,不但他不會墮惡道,惡道不可能在他面前現出來,因為他沒有因。所以我們就能夠斷然決定,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造惡業的,只是有多少、輕重的差別。說不造惡業的眾生找不到,連釋迦如來在因地上還有造惡業,乃至於成佛之後還有這個業報,世尊有三個月馬麥之報,孔子也有一段時期在陳絕糧,沒飯吃,這聖賢、佛菩薩。
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這都是不善的果,當然就有不善的因。有了過失不怕,有惡業也不怕,「若能悔過,發菩提心」,這八個字重要。真正能忏悔,真正能改過,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不是菩提心統是妄心。真心是什麼?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上告訴我們至誠心,也就是真誠到極處。真誠到極處是什麼樣子?對自己是清淨平等覺,這個樣子,對別人是大慈大悲,這是真誠心發出來的樣子。真誠是體,發出來的樣子是起作用,對自己清淨平等覺,才叫做菩提心。
阿羅漢、辟支佛沒有發菩提心,這二乘,都得到清淨心,平等覺沒有得到,不叫菩提心,是善心、是真誠心,沒有達到極處。達到極處,自己一定是平等覺,覺就是禅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菩提心有沒有發?沒有。菩提心一發就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這個人沒發菩提心,他還有自私自利,他不能捨己為人,沒發菩提心。可是菩提心一定要發。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第二二七集)2013/3/2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