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道德叢書》允為痼疾之良藥迷途之導師

 發布:淨山

  因果者,世出世間聖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孔子之贊周易也,最初即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箕子之陳洪範也,末後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五福,六極,乃前生現世因果之義,世儒不知因果,通歸於王政。然則性情之凶暴,壽命之短促,與身之疾病,心之憂患,境遇之貧窮,面貌之醜惡,身體之孱弱,皆王政所為乎。其誣王政,而悖聖人之心法也,大矣。

  聖人修己治人之道,以明明德為本。明明德之初步工夫,即是格物。物,即貪瞋癡慢之人欲也,格而去之,則本有良知,自然顯現。良知顯現,則不能不意誠心正而身修矣。學者由此源頭而學,方為實學。中下之人,不能去人欲以誠意,正心,修身,則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實理實事,與之講說。必致勉力為善,加意去惡。以顏子之四勿,與曾子之三省,為居心動念行事之寶鑒。自可漸至人欲淨盡,克明明德之地位矣。

  後儒忌說因果輪回,已失督迫人不得不誠意,正心,修身之權。又特唱高調,以自鳴其造詣之高,謂有所為而為善即是惡。人死之後,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剉斫舂磨,將何所施。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乃佛騙愚夫愚婦信奉其教之誑語。由此說故,善無以勸,惡無以懲。縱有治世之法,皆屬皮毛,了無根本。故致歐風東漸,舉中國聖人所立之法而悉棄之,以學泰西之新文化。而變本加厲,廢經廢倫,廢孝免恥,爭城爭地,互相殘殺之惡劇,悉皆演出,則人道或幾乎息矣。於是有心世道人心之人,群起而挽救之,或提倡佛學,或著述善書。無非欲人鹹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改惡遷善,閒邪存誠。敦行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練習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八事,以自明其明德,而止於至善之地。自覺其覺心,而復乎本有之天。俾人禍息而禮讓興行,天心順而雨暘時若。世返唐虞,人歸賢善。此各處有心人之救世深心也。

  海門陳鏡伊先生,博學多聞,注重躬行實踐。明因識果,亟思覺世牖民。所著道德叢書,凡十五種,詞意圓通,事理確鑿。允為痼疾之良藥,迷途之導師。若能刊印廣布,其利益何可稱量。願有心力口力財力者,鹹注意焉。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下)》:“道德叢書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