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師:佛教對於幸福收入悖論的解決方案
發布:清淨心
本文由中國廣東省汕尾市覺源寺首座法師、靈峰佛陀教育弘化基金會董事主席定弘法師發表於斯裡蘭卡科倫坡聯合國衛塞節研討會。
幸福收入悖論
西方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個人幸福度(效用)會隨收入增加而增加。這一假設曾被整個經濟學界所接受,並不斷推動每一個經濟體(個人或企業)不知疲倦地積累收入,人們傾向於用貨幣收入來評價他們的幸福水平。政府領導人也普遍認為,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不斷地提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而使人民變得更幸福。企業領導受大多數商學院教科書誤導,認為企業的目標是使財富最大化。但結果是,在上個世紀,當人類財富大幅增加時,環境破壞和經濟危機所引起的痛苦,抵消了財富增加所帶來的微不足道的社會幸福度。
理查德·伊斯特林(1974年)提出的著名悖論稱,在美國,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沒有因財富的增加而變得更幸福。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當一個人的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在2005年的價格為20,000美元)時,幸福度只會有少許增加。經濟學上稱這種現象為收入的邊際遞減效應,意味著不斷增長的經濟不會提高社會的幸福度。
但這並不是說,經濟增長是絕對不必要的,只是不應當在破壞社會和諧、經濟穩定以及全球生態系統和世界氣候的情況下,追求經濟的增長。心理學家反復觀察發現,同那些不重視高收入的人群相比,通常太過重視收入的人群反而缺乏快樂,同時也更容易受到其他心理疾病的影響。也就是說,雖然高收入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幸福感,但人類對收入和財富的執著,實際上會降低人的幸福感。
佛陀主張在禁欲苦行和追求物質享受之間尋求中道。收入對幸福而言固然重要,但在滿足基本需要之後,對幸福度的貢獻而言,內心的平靜與和諧比增加收入更重要。佛教教育為幸福度與收入悖論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
教理闡述
根據佛教教義,苦來自於不斷地追求物質欲望的滿足。人類所有的罪業都源於執著有“我”。 小乘佛法教導我們,人的身體是四大元素的假合: 地(代表骨、肉等)、水(代表體內血液)、火(代表體溫)、風(代表呼吸)。
大乘佛教指出,整個宇宙,包括我們生活的環境及我們自己本身,就像一個夢,從未發生過,而明了這個事實的過程叫做覺悟。一個覺悟的人會自然地放棄自私自利的行為,而去做完全為大眾(利他)的事業。因此,西方經濟學中所謂的“理性行為”,目標指向利己主義,在佛教看來,反而是“非理性”的行為。
解決辦法
尋求真正的幸福,不僅促使2561年前釋迦牟尼佛放棄王位,而且也是上世紀西方經濟學蓬勃發展的動力。當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人們需要通過獲得更多的收入才能獲得幸福時,釋迦牟尼佛采取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最終獲得了終極幸福。佛陀在三十歲時解脫所有的苦難而成就道業,之後他傾其一生,教導所有眾生如何獲得最終的幸福。他教導世人,一個人通過摒棄貪、嗔、癡,可以解脫並獲得真正的幸福,即離苦得樂。
釋迦牟尼佛勸誡我們用“三學”來訓練我們的行為和思想,即戒律、禅定(三摩地)和智慧(般若)。持戒有助於從根本上鏟除惡因。
禅定修習指一個人通過正思維清除不善念,例如,當我們坐禅時,可以先觀照我們的呼吸,以提高我們的專注力。然後觀照身體、情緒和念頭的變化。通過不斷的練習,我們可以體悟到無常、苦、空的真義。欲望和執著也會逐漸消除。
智慧能幫助我們看透宇宙真相。宇宙是我們自心所變現的,它就像鏡子,原本空無一物,只因人的業力不同而顯示不同的境界。所有事物現象都隨著我們的念頭不斷變化,即境隨心轉。因此,宇宙中一切有情與無情在一瞬間,只是人的心念的顯現。一切即一!
大乘佛法勸導我們,應當培養對眾生無條件的愛心與慈悲,應該努力幫助眾生離苦,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普世的慈悲情懷,是大乘佛教所倡導的菩提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通過不斷地貢獻社會、服務眾生,可以逐漸去除我執,獲得至高的幸福。
覺悟和修行水平決定了幸福水平的高低。因此,佛教在幫助人們認識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和如何追求真正幸福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佛教教義得到正信地傳播,利他主義的價值觀就能夠成為主導,無論貧富,幸福感都會得到增長。
案例分析
中國廣東省東莞市泰威電子有限公司已在利他主義價值觀方面做出了一個成功的嘗試。2015年開始,董事會通過了一項名為51-25-24股利分配方案。該公司將公司51%的分紅捐贈給內部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會有以下用途:(i)改善公司職工的生活水平,如提供免費有機素食,(ii)做社會慈善工作,及(iii)弘揚佛教與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其余49%的分紅會按51:49比例分給公司的員工和所有人。剩下的49%的分紅中的51%,也就是總分紅的25%,會給予員工。公司老板只收最後24%的分紅。通過給予員工財務獎勵,公司的所有者成為了放棄自己利益的模范領導者,其工作主要是為了員工和社會謀取利益。因此,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願意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一份子。
公司讓員工享受免費有機膳食,員工感受到真正的關懷和家一般的溫暖,員工工作也更加有責任感、更加自律和主動,公司的管理成本大大降低。通過這個新的紅利分配方案,2016年泰威電子有限公司的利潤增長了50%。如今,這項51-25-24股利分配方案已被中國許多公司復制。這一案例表明,當企業家踐行愛心和慈悲濟世的理念,公司內部和外部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會受益並變得更快樂。這樣的利他主義的框架一旦構建成功,將會產生一種低成本、和諧和環保的經濟效果。
結論
經濟學家已經觀察到的這一悖論,即當人們的收入超過某一基准時,繼續增加的收入並不能增加人們的幸福度。如果過分追求收入,最終會使人失去幸福,同時也會惡化人際關系、自然環境。佛教崇尚少欲知足,這是改善幸福度的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當我們心懷愛心並擺脫自私時,就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內在幸福,並不需要依賴於收入。如果佛教教育在整個社會盛行,社會將獲得極大的幸福度。
參考資料
伊斯特林·理查德:1974年,“經濟增長改善了人類的命運嗎?”出處:《國家和家庭的經濟增長:摩西阿布拉莫維茨紀念論文集》,作者:保羅·A.·戴維、梅爾文·W·瑞德,紐約學術出版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