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2017/5/1!新任務來了,我想再延壽至少五到十年!
發布:妙音居士
淨土大經科注(第四回)(第435集) 2017/5/1首播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435
諸位同學,諸位法師,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八十二頁第五行看起,第五行,科題,「誨谕勸行」。請看經文: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
我們今天讀這個經文,就能想象到世尊當年在世,他在講經教學,慈悲到極處。佛已經證得究竟圓滿了,為什麼還要教化眾生?而眾生又不聽話,讓我們深深感觸到,古時候老師喜歡教學生,為什麼?學生好學,學生肯學,學生知道感恩,現在不然了。
我學佛那一年我二十六歲,接受方東美先生的教誨。我跟他的緣也非常特殊。我是從小,可以說長大了,都在失學當中,沒有正式進過學校。這一般學校只念到初中畢業,高中念半年,因為戰爭又失學了,以後再也沒有讀書的機會了,苦不堪言。年輕喜歡哲學,認識了方老師,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知道是家鄉一位大德。他是桐城人,我的老家在廬江,我們相距很近,不遠,我的老家跟桐城是鄰縣。我寫一封信,寫一篇文章,向他請教。緣就是這麼結上的。方老師召見我,在他家裡見面。我是想到學校去旁聽他的課程,他告訴我,現在的學校,現在,指六十六年前,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我聽了這個話,以為老師完全拒絕我了,心裡當然很難過。老師也看到了,最後老師告訴我,這樣好了,你真想學,你到我家裡來,每個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我給你上兩個小時課。我的哲學是在他家學的,學生只有我一個,老師也只有一個。
我這一生第一個就是感恩他,沒有遇到他,可能我早就不在世間了。為什麼?我自己曉得自己短命。很多人給我看相算命,都告訴我,我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我很相信,我不迷信,那個時候我年輕,我認為是遺傳,最近的三代,我的祖父四十五歲過世;伯父,我父親的大哥,也是四十五歲過世;我父親四十五歲過世,這三代壽命都短。我相信,我一點不懷疑,我也不害怕。能有機會學到一點是好事,老師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講佛經哲學。那個時候我很懷疑,我們概念當中認為佛教是宗教,宗教等於是迷信,迷信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你還年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這個話我從來沒聽說過。他告訴我,我不懷疑,我相信,老師不會欺騙我。告訴我,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這樣跟他學佛了,他是我學佛第一個老師,把我們以前錯誤的觀念(想法、看法)洗刷清除了,建立一個新的觀念,向佛學習,因為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
我們這部哲學概論講圓滿了,我非常感謝老師。接受老師的教誨,我認識了章嘉大師,離開方老師大概兩個月,時間不長,緊接著認識章嘉大師。所以我佛學的根柢,章嘉大師奠定的。我跟他三年,我跟方老師大概是四、五個月,時間不長,跟章嘉大師三年,基礎他老人家給奠定的,學習的理念方法都接受老師的指示。老師圓寂了,我跟他三年,三年之後他老人家六十八歲,我跟他的時候他六十五歲,六十八歲他老人家圓寂。我一年之後辭掉了工作,親近台中李炳南老居士,這是個在家的佛弟子,通宗通教,顯密圓融,稀有難逢的大善知識,我們有緣親近了。我跟他十年,經教是在他的會下成就的。在台中第二年我就出家了,三十三歲。三十二歲親近李老師,三十三歲出家,三十五歲受戒。受戒之後我還住在台中,一直跟到李老師滿十年,我才離開。講經,我出家的那一天,就等於開始講經,白聖老法師邀我到三藏學院,給學生們上課。這是剃度的第二天。可以說,我的一生從事於佛陀教育工作。以後遇到韓館長,這一家人的護持,照顧我三十年,根深蒂固,她往生了。我離開,我們這樣子離開分手,我走向了國際。在國際上那是旅游,那是跟大家廣結善緣,提升自己,終於明白了,明白之後發願學釋迦牟尼佛。這也是章嘉大師的教誨。
我的壽命也只四十五歲,所以我相信。在仁王護國法會上,我見到了甘珠活佛,也是老朋友,但是很久沒見面,承蒙他告訴我,跟我講,你的命運轉變了。我說怎麼轉變的?他說你這些年講經。那個時候我講經十二年,也就是出家十二年。章嘉大師教給我,走釋迦牟尼佛的道路,現在沒人講經,要發心講經,因為發心講經壽命延長。延長多久我不知道,甘珠大師告訴我,很長,他說你的壽命很長,福報也很大。那個時候談不上福報,只可以說是免於饑寒,能吃得飽穿得暖,也沒凍著。
我們這才想通了,因果的教育,這個事情重要,沒人做,我發心來做,可是沒有壽命,佛菩薩把壽命延長了,延長了一倍,四十五加四十五,九十。我今年九十一了,應該走了,今天第二個任務來了,也是大事,不是小事。大家都不學文言文了,實際上我也沒學過,只是有老師上課我聽過幾堂,真正聽課是在台中,李老師一個星期講一篇古文。我在台中住了十年,《古文觀止》從頭到尾聽了一遍,沒下功夫,沒有認真學習,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經典上,只是上國文課去聽聽,對於這方面的知識有一點,功夫完全沒有,一篇古文也沒背過。有講過,自己沒有背過。
所以讀到這個經文,我的感觸很深,佛菩薩太慈悲了,模范老師,老師對學生『苦心誨喻』。教給我們什麼?給我們講經說法。『經法』是教材,是教科書。經是智慧的承傳,法是修行的門徑,讓我們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只要肯依教奉行,『思之』是經教,『奉行』是佛教給我們的方法,這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個經文對我來說,我很感興趣,不知不覺也做了六十六年。這六十六年,真的是經上所說的「如貧得寶」。
現在又有一樁事情給我做的,培養繼承人,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哪有這種能力?我有這個心願,所以多少年來看看有沒有緣分。前年到英國訪問,遇到威爾士大學校長,緣遇到了。我們兩個談得很投緣,第一次見面就談了三個半小時;第二次他到香港來看我,在我這住了五天;第三次我到學校去訪問。我們認識一年三個月,就真正簽署了合辦漢學院的合同。漢學院這個月正式開課了,這一次的開課,是對老師的師資培訓班;對學生開課,招生,對學生開課,預定在今年九月。這是一個使命,還走不了,壽命還得延長。我想至少五年到十年,這一批學生才能培養出來。我的目標不大,只希望培養三十到五十位漢學的老師,承傳中國五千年文化,不能讓它斷層,把中國儒釋道三教都恢復起來,我的願望就足了,一心一意歸心淨土。
歸心淨土,過去李老師勸過我,忏雲法師勸過我,我都沒有接受。什麼時候真正發心修淨土?講《華嚴經》,講《四十華嚴》,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讀到文殊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這才受很深的感動,把經教放下了,一生最喜歡的《華嚴經》、《楞嚴經》放下了,來學《無量壽經》,真的講《無量壽經》,讀《無量壽經》,依照《無量壽經》所說的修行,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就是我的一生。
這一生當中,誠如章嘉大師所說,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章嘉大師教給我,最高享受的入門,你怎麼樣才能得最高享受?放下,看破。妙!放下,你就入門了;看破,你就享受了。看破是智慧,放下是戒定,戒定後面就是,有戒有定,後面智慧就現前了。佛沒欺騙我,老師沒欺騙我。我真干了,真得到了。所以現在展開經卷看經文,有很深的感觸,就像佛在我面前講經說法,有這樣的感受,字字句句都有不可思議的能量,幫助我提升。
我們看念老的批注,「世尊重重誨勉,唯願大眾奉持經戒」。經文上講的「經法」,那個法就是怎麼落實,怎麼得到真正的受用。念老好,念老把法字換了一個字,換了一個戒,原來方法就是持戒。持什麼戒?戒律太多了。我在三十年前,講經勸勉大家持戒,淨宗學人無論在家出家,認真受持五科就夠了,這五個科目,第一個,淨業三福;第二個,六和敬;第三個,戒定慧三學;第四個,菩薩六波羅蜜;第五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夠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離開這五科,你的戒就圓滿了。從哪裡做起?從淨業三福做起。那三福第一福,孝親尊師,從這下手。沒有一尊佛是不孝父母的,沒有一尊佛是不敬老師的。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重要,要從這裡開始。父母、老師不在了,念念不忘,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在的時候有錄像,常常回味看看。沒有錄像,供養照片,每天能夠跟他見面,每天見面都想起他的教誨,好學生。
讓我們深深感觸到,方老師為什麼說,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學生沒有把老師看作是老師,老師也沒有把學生看作是自己傳人(傳法的人)。老師學了他要沒有傳人,他對不起他的老師,為什麼?傳到這一代就完了,下一代就沒有了,這是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老師傳給我的,我至少要有一、二個傳人,在一生當中修學跟我差不多的,最希望的是比我更好的,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對學生的愛護,把學生拉揚起來,讓學生比我更好,我才對得起老師,才對得起學生。如果吝法教學生,我所知道的東西我教他一半,不完全教給他,為什麼?怕他將來超過我,這是莫大的悲哀。他不知道,他要懂得因果他不敢做,為什麼?這個因果是無間地獄。吝財,貧窮;吝法,愚癡,怎麼可以這麼做法!真正的好老師,好的父母,希望子孫一代比一代強,家庭興旺;好的老師希望自己的學生,一個一個都超過自己,自己的榮耀,不能不知道。
所以念老批注第二段裡頭,『吾哀汝等』,吾,釋迦牟尼佛。佛看到我們,六道凡夫,可憐憫者,沒有智慧,造作惡業,在三途受苦。他也沒辦法,也無可奈何,講經教學天天給大家回向,希望大家有一天能回頭,能接受大法。能遇到佛緣,佛菩薩保佑你,讓你有機會接觸真善知識。因為你能「奉持經戒,如貧得寶」,是對於經戒比寶還要貴重,寶只是財富,經教是給我們智慧德能,我們有智慧有德能,就能幫助苦難眾生,這個功德多大,真的是寶。
批注第二段裡,念老引《會疏》上說:「吾哀,如來大慈」。顯這個意思。「汝等,所哀之機」,這就是六道輪回裡面的一切苦難眾生。「五時調機,半滿垂教」,調,調教,就是教導。機就是六道眾生。佛講經分五個階層,看學生程度有淺深不同,有利鈍差別,所以他教用五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華嚴時,最後法華時。也就像我們分等級,辦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研究院。半滿垂教,半,凡是沒有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都叫半,你學到佛的一半,沒有圓滿。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叫圓滿。這兩句話都是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學。四十九年有五個階段,叫五時。五時所講的不一樣,前面講得淺,後面講得深。阿含好比小學,方等好比中學,般若好比大學,法華、涅盤好比是研究所。這是佛的恩德,「故雲苦心誨喻」。
佛用的這些方法,佛過世了,不在世間了,我們要想把佛教興旺起來,都要懂得這些道理,懂得這些方法,也要辦學。要跟這個時代配合,我們要辦小學,要辦中學,要辦大學,要辦研究所。幫助這些眾生覺悟,覺悟就離苦了。離苦不是發財,離苦不是升官,升官、發財那是兩碼事情。孔子沒有做過大官,也沒有財富,但是他最快樂,顏回連每天三餐飯都有問題,貧窮,沒有地位,快樂不亞於孔子。所以歷代相傳,提起快樂都說「孔顏之樂」。用佛法來講,佛菩薩之樂。成佛了,證得菩薩果位了,不必到法身菩薩,就能享受到快樂。快樂是心裡頭沒有牽掛,沒有憂慮,沒有煩惱,處事待人接物沒有對立,快樂。別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別人毀謗我,我贊歎他。不但沒有報復,有感恩的心,他毀謗我的,指責我的,我要反省,我有沒有做這些事情,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好!沒有做,時時刻刻在提醒我,不敢作惡;真有這些惡的時候,要改過自新。他是好人,他提醒我,我怎麼能夠跟他對立?你這個念頭一轉,孔顏之樂,佛菩薩之樂,你就得到了。所以一個人成功失敗,成功是講德行,道德學問,佛法裡面講證果,全在自己,不在外緣,外緣幫助你提升,無論是善緣惡緣,統統幫助你提升,你得大自在。只有感恩,沒有毀謗,沒有報復,你多快樂。
「苦心誨喻」,這前面說的。底下念老說,「蓋謂如來大慈,哀憫群機」,不同根性的人,「苦口婆心,開示教導。五時說法,以調應諸機。教分半滿」,半滿是比喻,半就是沒有完全教給你,你程度還不到;滿是圓滿了,你肯學,喜歡學,佛不離開你,「而隨緣度脫。故雲苦心誨喻,授與經法」。
下面佛又說,「如是所聞經法,悉應持思、奉行」。這句話非常重要,你能不能得佛法,你能不能享受佛法,佛法快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首先救自己。自己的災難沒有救到,你怎麼能幫助別人?諸佛菩薩,大阿羅漢,都是成就者,密宗所謂大成就者,樂在其中,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我們學了不能落實,沒有把它變成我的生活,沒有把它變成我的思想,你怎麼能有佛菩薩的快樂?怎麼樣才能得到?做到就快樂。不要說太深,極其淺顯佛教初學的經典,教初學什麼?《十善業道》是教初學的,我們學《十善業道》,有沒有把十善業道落實?不殺生有沒有做到?不偷盜有沒有做到?不邪淫有沒有做到?身三業。你真能做到,清涼自在,一塵不染。塵是什麼?煩惱,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六塵指的色聲香味觸法,法裡頭還包括佛法。佛法變成我的生活,經典變成我的思想,你多快樂,你對於宇宙人生,跟佛菩薩一樣的看法。落實在日常生活,過的什麼日子?佛菩薩的日子,永遠離開煩惱,離苦得樂。
末後佛又說,持思是思惟,想佛的教誨,這就是聽經。經聽一遍不夠,我們現在根性不行,聽了會忘記,年歲大了,記憶力衰退,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在中年的時候,記憶力都不錯。跟李老師那個十年,記憶力非常好,聽老師講經,聽他一個小時,我要把他所講的重復講一遍,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五,有這樣的能力。現在不行了,現在記憶力衰退了,好在現在專心念佛,這個不會忘記。經典常常溫習,跟大家、同學們分享。你們要學我的東西,我在以前所講的這些經論要重視,現在聽我講經的,我們多半著重在怎麼樣落實,怎麼樣得到真正的效果,著重在這方面。也就是持是保持,不能失掉。思是思想,想想佛教給我的我要怎麼落實,怎麼樣幫助別人。奉行,把佛所講的變成我的生活,變成我的思想,變成我的工作,變成我處事待人接物的標准,這就對了。
「持者受持,思者思惟。奉者信奉。行者修行」。修,修正。行,行為。我們舉大的來說,身,殺、盜、淫決定不能做,那是不善的行,那是造作無間地獄的行,這個身的三業,殺生、偷盜、淫欲,殺、盜、淫,果報在無間地獄,決定不能做,不能不知道。口,妄語、兩舌、绮語、惡口,意,貪、瞋、癡,統統要斷,要斷干淨,把它轉變成智慧,就對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