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明華居士
我們從小到大,都有本能的嫉妒心理,我們在嬰兒時候都懂得,如果父母給快別的小孩一塊糖,如果自己沒有,心理都會很不舒服。嫉妒心,就是看不得比人過得比我們好,如看見別人住的房子比,我們大心理就不舒服;自小到大看到別人成績比我們好,心理就不舒服;看見別人賺的錢比我們多,我們心理就不舒服。
小孩子也一樣,看到別人玩具比自己好,就馬上有攀比心理,一定要回家讓父母買。還有種特別的情況,如看到比我們過得好的人,有什麼災禍,心理就幸災樂禍,如果他們遇到什麼困難,一般人都會避而遠之;而如看到比我們過得差的人出現困難,我們反而更能誠心給別人伸出援手。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的嫉妒心理在做怪。在心理學上,嫉妒指的是指人們為競爭一定的權益,對相應的幸運者或潛在的幸運者懷有的一種冷漠、貶低、排斥、甚至是敵視的心理狀態。嫉妒往往引起不必要的競爭和糾紛,對我們世人來說,嫉妒也是我們一個煩惱的根源,這也佛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也是相違背的。
由於嫉妒心的存在,所以當別人好的時候,我們心理不舒服,給自己帶來不明不白的煩惱,而且看不慣別人的好,甚至背後說人家壞話,想藉此來消弱對方,結果又給自己造成口業。所以學佛的人,如果有嫉妒心,真地不是一件好事,嫉妒讓我們產生煩惱,給我們帶來業障,也是地獄一條根啊。
那如何對治我們的嫉妒心呢?其實要從兩個方面來做。一方面,看見別人做好事、做善事,我們要學習人家,也要去做,人家放生,我們也去放生,人家供齋,我們也去供齋。比如人家拿1000元錢印佛經,我們自己雖然經濟能力不如人家,我們就拿10元錢和別人一起來做,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也一起參與;另一方面,看見人家做了好事,心理要生起恭敬心,贊歎別人,並隨喜別人做善事,做好事的功德。
有些佛友可能說了,“臣妾”做不到啊,大多數人開始都很難做到的,但我們先裝一下可以不,即使我們心理可能並沒有贊歎別人,並沒有隨喜別人。但裝一下,雖然暫時是假的,但我們是可以藉這個假修真的,時間長了,次數多了,我們嫉妒心真地就能慢慢消失了,心理真地可能會變得和做善事的人一樣高興,這個也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借假修真。
其實佛還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看到別人做好事、做善事,我們和別人一樣高興,並隨喜他人,我們能得到功德,並且這個功德和做好事、做善事的人所得到的功德沒有任何分別。隨喜也是佛教重要的修學法門,是幫我們積功累德,能消除我們嫉妒心和分別心的。
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