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人活著錢沒有了,是痛苦的;人死了,錢沒花了,也是痛苦的


發布:學佛娃娃
 

  “捨盡則脫苦”:為什麼一切都要布施出去呢?因為若是做布施、修施捨,能脫離一切痛苦,獲得永恆的解脫。

  “吾心成涅槃”:可以成就究竟的涅槃——斷一切惑,證一切智。若是做布施、修施捨,最終其所斷——斷一切惑,所證——證一切智,能獲得圓滿的佛果。所以應該做布施,應該修施捨。

  解脫、成佛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先把自己度到彼岸,再想辦法幫助眾生到彼岸。成佛是自覺覺他,自己覺行圓滿了,再幫助眾生覺行圓滿。始終是不離菩提心的。

  “死時既須捨”:臨終面對死亡的時候,無論是做布施,還是不做布施,結果都一樣。尤其是自己的身體、財富和受用,是必定要失去的,你對此無可奈何。

  即使你猶如多聞天子一樣的擁有如寶藏般無窮無盡的財富,即使整個世界的財產都歸你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你一分錢、一根針也帶不走。身體也是如此,你自己特別喜愛、一直保護著的這個身體到時候也帶不走,只能留在人間,活著的人會把你的屍體帶到天葬台喂鳥。你看,最終有什麼?就是這個結果,就是這個下場。

  即使財產不離開你,你也要離開這些財產,都是痛苦的。就如電視裡演的小品中所講的:“人活著錢沒有了,是痛苦的;人死了,錢沒花了,也是痛苦的。”真的,感悟很深。當時雖然是看節目,但是感受很深,所以我經常在大眾面前講這個小品。真的,的確是這個結果,都要捨去的,都是痛苦的。

  “何若生盡施”:既然如此,還不如提前做供養,提前做布施。臨終的時候,不用管了,愛歸誰歸誰,愛誰拿誰拿,這個肉體是喂狗,還是喂鳥,都無所謂,因為已經給眾生了,鳥也是眾生,狗也是眾生。現在你們一聽到說要喂鳥,“啊?”心裡還是覺得不可想象。其實,這有什麼啊?真的,最後就是這樣的下場和結果,還不如之前把一切都捨掉。在心裡面捨就行,心裡把一切看淡了,看破了,就行了,布施就圓滿了,供養就圓滿了。若只是偶爾在表面上做做布施、供養,心裡沒有捨掉這一切,還貪著這些功德、福德,還是不行,還是屬於輪回。

  應該將一切都布施出去,能解脫,最終還可以成佛。如果你不做布施,到時候還是一樣要捨去,還不如做布施,這樣多有意義。如果不做布施,到時候心裡還是放不下,還是捨不得,這樣就會變成你的障礙,變成你的痛苦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