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佛一拜,罪滅恆沙!意淫的恐怖 !


發布:念佛拜佛
 

  第一步.禮佛大忏悔文!即禮拜八十八佛,禮佛拜佛的威力不可思議,佛經說:“禮佛一拜,罪滅恆沙。”我們拜佛,身口意,三管齊下,制心一處,五體投地,這樣忏悔,這樣消除罪業是最快的,老師說這事用火箭的速度修行。我們把姿態放到最低,依靠88佛的力量加持我們,消除罪業,增加福慧,恢復色身,得到定力,。我們每天堅持拜大忏,慢慢增加,千萬不要斷,有位師兄說,3萬左右,就可以斷除自渎,7萬完全斷除。而且堅持一段時間後,你一天不拜,就難受的不得了,會非常歡喜的去拜佛。昨晚我剛發覺,因為邪淫腰部有酸痛,睡覺覺得腰部被架空,睡不安穩,早上起來腰痛,酸麻,自從禮佛後,沒有再出現過。

  虛雲法師,宣化上人,都是禮佛學習的大德,南師說:一一拜中,佛光注照,黑去暗除;惡業即化,障礙何有?佛表光明,業表黑暗,拜佛乃引佛之光明,破除自己業的黑暗,如一室之黑暗,以一燭光尚可破除,況佛遍照,暗破無余。

  大禮拜時,我們一定要仔細挺清楚每一句話,每個字都要從心裡過一遍,深刻體會每句話的含義,這樣才能有質量,拜一個得到一個的利益。我們以身口意頂禮的方式,破除我執,調伏傲慢心。以無比謙卑之心,觀想自己化成百千萬身軀,想像大地微塵有多少,自己身體的數量就有多少。以微塵數身,和遍滿虛空所有一切眾生,一起頂禮。禮佛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專心。很多作大禮拜的人,雖然身體的姿勢在禮佛,但心念不定,雖然作完十萬遍大禮拜,卻很難產生出真正的信仰。因為他們大部分的念頭,是為了達成十萬遍的數目為目的。所以如果有人在左右交談或在旁走動,心念就會散亂,身體也會跟著左右晃動。這樣做大禮拜是徒勞無功,沒有任何意義的。

  五十三佛名見《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是婆婆世界的過去佛;三十五佛名出《決定毗尼經》,是現在十方世界的佛。從“ 南無普光佛”到“南無一切法常滿王佛”為五十三佛,出自《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藥上菩薩宣說了佛名,過去七佛於經中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宣說五十三佛。乃是過去久遠舊住娑婆世界。成熟眾生而般涅盤。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眾生。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若復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以是諸佛本誓願故。於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屍棄如來毗捨浮如來。拘留孫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亦贊是五十三佛名。亦復贊歎善男子善女人。能聞是五十三佛名者。能稱名者能敬禮者。除滅罪障如上所說。”有如是大利益故,末學推薦各位網友有緣念誦。

  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眾多因緣而化現與世,而本師所以與賢劫千佛出興與世,與往昔末法聞是五十三佛名大有關系,所以在本經中亦作是言: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學道。聞是五十三佛名。聞已合掌心生歡喜。復教他人令得聞持。他人聞已展轉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異口同音。稱諸佛名一心敬禮。以是敬禮諸佛因緣功德力故。即得超越無數億劫生死之罪。其千人者花光佛為首。下至毗捨浮佛。於莊嚴劫得成為佛過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拘留孫佛為首。下至樓至如來。於賢劫中次第成佛。後千佛者。日光如來為首。下至須彌相。於星宿劫中當得成佛。佛告寶積。十方現在諸佛善德如來等。亦曾得聞是五十三佛名故。於十方面各皆成佛。”

  第二步.發露忏悔。至誠忏悔,因為大禮拜的緣故,慢慢麻木的心有所改善,認識到造作都是惡業,果報嚴重。一定要發露忏悔,就是要大庭廣眾之下把自己最見不得人,最惡心的一面暴露出來,明白羞恥。對照五戒十善寫出自己的錯誤,不管大小,寫著寫著就會發現,錯誤罄竹難書,發覺自己是極惡之人。

  附錄一個故事:摘自《戒淫保命集》

  善證

  明朝正德年間,有一位少年姓趙名永貞,曾經有位相命先生對他說:“你前世的善根很好,今生廿三歲就可考中解元,如果更加力行善事,後福將不可限量。”但等到應考後,竟然落榜回來,於是自己去文昌帝君廟中祈夢。

  當夜夢見文昌帝君責備他說:“你本來應該考中解元,然而因為你曾偷窺侍婢,並誘騙鄰女,所以功名被削。”

  趙永貞辯論說:“雖然如此,但並未構成奸淫。”

  帝君說:“事情雖不遂而未成淫,但是也當作成淫辦罪。”

  又說:“你以為只有構成肉體上的交淫才有罪嗎?凡是淫心顛倒,惡意纏綿而胡思亂想,雖身體沒有行淫,然而‘心’邪思,‘目’邪視,也是邪淫,這樣功名就可一齊銷掉了。何況調情戲谑,拍著肩膀,拉著衣袖呢?且問你戲誘她們時,究竟存著什麼心?還敢再巧辨!”

  趙永貞聽後,大悔大悟,伏看痛哭,立願說:“從今日起,絕對眼不看邪色,心不動妄念。如果敢再絲毫放縱自己,寧願身首異處。”

  帝君見狀說:“你已真心悔改,如果再廣勸世人,當恢復你的功名,將來福澤必定無窮。”說完用筆指點他的心。

  永貞驚醒後,汗流夾背,從此戰戰兢兢,謹慎惕勵,萬惡俱斷,眾善奉行,廿六歲時,仍然考中解元。於是更加感懷帝君恩德,力行善事,刊印淫書刊流傳勸世,發行四年,又升為侍郎,後來升為“藩牧伯”,子孫瓜瓞綿綿。凡是遵守他的教誨的,都得以榮貴。

  悟一子作詩贊說:

  十惡一善事如何?原來忏悔最功高,

  忏悔不能重忏悔,再犯忏悔又如何?

  一犯不可重再犯,修功不怕再功多,

  決心痛改為君子,世代兒孫福滔滔。

  第三步.發願。認識到錯誤,發露忏悔,一定要在佛菩薩面前發願,既知錯誤嚴重,發願更不再造,寧捨性命,不再邪淫。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