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哪裡有佛法,哪裡就有安樂


發布:學佛娃娃
 

  在偉大的佛陀快要圓寂的時候,珍達居士祈請佛不入涅槃,佛因此延續住世六個月,這期間利益了無數眾生。我們也應該向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祈請不入涅槃,因為有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的住世,就有佛法的光明;有佛法的光明,才有眾生的安樂。所以佛講:“哪裡有佛法,哪裡就有眾生的安樂。”這是一句真言啊!誰的相續中有佛法,誰就會有真正的快樂。佛法有教法和證法,證法才是真正的法,“戒定慧”三學才是證法。戒定慧三學應該在眾生的相續中,眾生的相續中應該有戒定慧三學的功德。

  像法時期的時候,有教法,但是沒有證法,表面上有佛法,實際上沒有佛法,外表上有大寺院、大法師,但是大寺院、大法師的相續裡沒有真正的證法,沒有戒定慧三學的功德。現在快到像法時期了,已經有征兆了,道場裡沒有道,修行人包括出家人的相續中沒有戒定慧三學的功德。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我也受戒了……”受戒了不一定有戒的功德。戒是淨,若是你內心相續不清淨,就沒有戒的功德。

“我天天也在打坐啊……”雖然你天天打坐,姿態很如法、端正,但你內心沒有安住,妄念滿天飛,想這個,想那個,跑到這,跑到那……如果內心不能安住,就沒有定的功德。“我也在學顯密的經典,我也懂很多道理啊……”但是聰明不等於智慧,若是法沒有真正入心,內心裡沒有真正生起智慧,即使你懂得再多,統統都是知識,不是智慧。修行人就是要轉識成智,盡管你現在能講很多大道理,滔滔不絕,但還是沒有真正的智慧啊!真正的智慧是對治煩惱,對治習氣的。

如果煩惱減少了,習氣減弱了,說明你有智慧了。有人雖然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不明白那麼多佛理,但是人家有智慧。修行的成就不是靠學問,而是靠信心。若是有信心,一樣能成就;若是沒有信心,即使你的學問再高,理論再好,也許都會變成障礙,不會變成智慧,雖然能明白一些,能講一些,但不一定有智慧。

  “我受了大戒。”“天天打坐修禅定。”“我明白了這麼多,懂得這麼多佛理,還能給別人講,可以引導別人。”覺得很了不起似的……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吧,到時候你會後悔的!戒是淨,若是相續清淨,就有戒的功德。內心裡有戒定慧三學的功德,才可以說是有佛法;有佛法就有安樂,這個人的內心絕對是快樂、自在的。若是受了戒,覺得苦,就不是受戒。因為“哪裡有佛法,哪裡就有安樂。”若是你真正受戒了,真正有戒學的功德了,內心絕對是快樂、自在的。這是鏡子,我們都應該照照自己。以佛法對照自己的時候,才能真正明白自己,才能真正照出自己的面目。我們現在裝的,不但能欺騙別人,還能欺騙自己。自己覺得自己很好啊,很了不起啊……別人看你也覺得:“這人這麼好,講得這麼好,這麼清淨。”欺騙別人。

  大家要拿佛法對照自己,改變自己。你看清了自己,才能看清別人;你改變了自己,才能改變一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一切掌握在自己手裡。

  這是祈請佛不入涅槃。佛趨入涅槃也是因為眾生沒有善根、福德,如果眾生有善根、福德的話,佛也不會趨入涅槃的。哪裡有善根,哪裡就有佛;哪裡有正念,哪裡就有佛。究竟的佛是善,純善就是佛。哪裡有覺性,哪裡就有佛。為什麼說“色身佛不是真佛,法身佛才是真佛”?就是這個原因。覺性才是真佛,純善才是真佛。所以,如果眾生的相續中有善根,內心有覺性,佛無處不在,佛是不會趨入涅槃的。若是眾生沒有這個善根,沒有這個悟性,即使佛在眼前,你也不一定能認識得到,不一定能感覺得到。所以,祈請不入涅槃,也應該是在自己內心下功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