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是兒戲,如何求婚姻?


發布:阿彌陀佛平和

  婚姻不是兒戲

  我們現在的心很小,兩個人都不能包容,夫妻兩個結婚,沒幾天他鬧離婚。什麼原因?不能包容,心量太小,在現前這個社會太多太多了。現在大家把結婚也不當一回事,隨隨便便的,為什麼?可以上午結婚,下午就可以離婚,簡直叫兒戲!社會動亂這是根本的原因。

  中國古代對這個婚姻之禮非常繁瑣,為什麼要搞這麼麻煩?沒有別的,就是叫這兩個人以後無論遭遇到什麼都不能夠離婚,所以禮節之隆重在五種禮的其它四種之上,婚禮是最隆重的、最繁瑣的,就是要認真,不可以當作兒戲,一定要負起責任起來。結婚最大的一樁事情就是要培養下一代,把下一代培養成聖人、成賢人,這是結婚唯一的使命,祖宗對你是這個期望,父母對你也是這個期望,社會大眾亦復如是,這不是兒戲。

  問:「已經結婚和正准備結婚的人,學佛應注意哪些方面?『拿得起,放得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句話說得很高,恐怕不容易做到,請問應該怎樣具體理解?這也是許多年輕人學佛的問題。請師父千萬不要打禅機,因為我們是下下根人,只能夠理解最簡單的世間語。」

  答:沒錯,你說得一點沒錯。結婚或者是准備結婚,在古時候有你的父母、兄長會教導你;今天的社會跟古時候的社會確實有很大的差距,已經沒有人教了。你要多多的請教年長的人,他們會把以往的經驗、教訓教導你們。世法跟佛法沒有差別,首先要了解事實狀況,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不但彼此要了解,最好還要了解彼此家庭狀況。家庭狀況包括上一代、再上一代,如果這個家庭三代,至少是三代,當然愈多愈好,都能夠修善積德,他們家的兒女一定有福。這是要重視的,因為雙方都有福報,你的根基就好。我聽到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先生,他們家裡四代積福行善,積功累德,所以他家裡能出一個人,不是簡單的事情!這不是偶然的,是祖宗積德,後代才能發達。古時候婚姻,對於這一點是第一個考量的事情。

  第二個考量,就是在這一生當中要有共同的目標,共同努力的方向,夫妻才能好合。他們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標,絕對不是感情用事;感情非常脆弱,說老實話是禁不起考驗。你看現在的社會,離婚率多高,他們為什麼會離婚?他們事先沒有考慮這麼多,都是感情用事,這是不能不懂的。學佛的,你找對象一定要找學佛的。為什麼?志同道合,兩個人對於修學的法門相同、目標相同。譬如說在我們這個道場大家修淨土,修淨土近程的目標,也就是現在的目標要心清淨,「心淨則佛土淨」。

  今天我們這裡有一位台灣同修,剛才他來看我,他學佛一年多了。我問他:「在哪裡?」他說:「在法鼓山聖嚴法師那裡。」聖嚴是我的好朋友,我問:「他最近怎麼樣?」他說:「身體不太好。」我就叫他傳話過去,我說:「你說我講的:身體非常重要!中年以後,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健康怎樣獲得?心要清淨,身體要放松,你就會健康了。」心裡頭煩惱多,事情多,身體緊張,他怎麼不會病?當然會生病。諸位,你們要求身體健康,要注意這兩個基本的原則,心要清淨,決定不能夠有心理的負擔,拉拉雜雜的事情不要去想,想它沒用處!

  有同修告訴我:「在大陸上邪知邪見的人很多,常常會影響自己的道心。」我說:「怎麼會影響?他說你不聽,你就不影響了。他說你喜歡聽,你當然受影響。影不影響都在自己!」你看我這一生經歷境界很多,我只聽老師一個人的;除老師一個人,什麼人講我都不聽,所以我就不受影響。你是東聽西聽,到處喜歡聽,不但聽還到處去打聽,那你就完了,你怎麼會成就?我是別人送到我耳邊,我都不聽,所以我不受影響。由此可知,說,是他的事情,受不受影響在我自己,這個道理要懂,你要會學習。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地清淨,知道妄想不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障礙智慧。

  常常保持心地清淨、身體輕松,工作就不會累。不要緊張,我看到有很多同修緊張,連我們出家同學也是的,常常好緊張,我看了很可憐。為什麼會緊張?緊張不能解決問題,身心都放松,這個人才有智慧,智慧才能解決問題。要成就,一定要靠努力,佛講「勇猛精進」,我們成就就快速了。所以這是年輕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懂得的。

  兩個人的結合,創造美滿的前途,一定是同心同德,志趣相同,這種結合是道義的,不是純粹感情的。感情是個媒介,後面一定是道義,才能長久;藉著感情的媒介,後面疏忽了道義,那是昙花一現,這是不會長久,這個道理要懂。

  問: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弟子可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婚姻嗎?姻緣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嗎?

  淨空法師答:是!是前生注定的。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可以去祈求。但是有的時候求不應,為什麼?非理,不如法,觀音菩薩不管你。如果你真正,你是個男生,希望娶到一個好太太,能像文王的夫人太姒一樣,將來能夠生出聖賢人。不但是榮宗耀祖,而且能夠幫助社會安定,幫助世界和平,那觀音菩薩就會幫你忙。你沒有這種大願心,菩薩不會管你的,那你就宿世的緣分是什麼樣的。夫妻是緣,有報恩的,恩愛夫妻;有報怨的,報怨的時候,結婚之後永遠不會和睦,會給你帶來家庭糾紛;有討債的,有還債的,總是四種緣。只有懂得佛法的人,無論是哪一種緣,都把它轉成法緣,大家在一起學佛,一起共修。過去不善的緣化解了,善的緣也轉變成法緣,這個好!現在在家學佛的同修,有幾個人懂這個道理?

  如果真懂這個道理,學佛同修家庭決定是和睦的,六和敬的家庭。那佛法在這個社會,形象就不一樣了,學佛的人家庭真的是美滿,這就是弘揚佛法,這就是利益眾生。如果學佛的人還是爭名奪利,還是自私自利,不但戒律不能持,十善也做不到,這就錯了。這樣學佛依舊隨業流轉,災難來的時候還是不能避免,為什麼?你不是真學佛,掛著佛的招牌,沒有認真學佛。我們現在把這個事情,學佛的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出家為什麼沙彌律儀做不到,在家十善業道做不到,從前人何以能做到?現在為什麼做不到?我們研究總結的是,從前人有家庭教育的根,所以他容易做到,現在人沒有了。二十幾歲、三十幾歲接觸佛法,他不善的習氣已經養成,斷不了,所以都不是認真學。認真學佛,在緣上,佛法是教育,認真學就是天天聽課,天天進講堂,天天學習。

  現在佛教的環境,寺廟現在是很多,沒有教學,都是法會、經忏佛事,這個不行,這個沒有用處。法會是像學校裡面舉行一個活動,活動的根還是教學。譬如一個學期舉行一、兩次學生成績展覽,這就像法會一樣,你平常沒有真正修功,那個展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起作用。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們道場有一點點小的感應,是長年講經,天天不中斷。我們拿累積的功德,在三時系念做為超度的根本依據。你沒有這麼多人平常的修功,這個超度效果就很薄弱。這個事實有幾個人能懂得?有幾個人明了?凡事都有理,有理必有事,理事搞清楚,你懷疑就沒有了。

  印光大師開示如何求姻緣

  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問,夫妻,兒女,皆是前生所作之業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則會過於前生所培。若有大罪過,則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認真修持,以轉前業也。

  汝欲得有學問,有才能,有德氣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這個福,則便不能滿汝癡心。楞嚴經謂,念觀世音菩薩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於菩薩,謂求菩薩加被,得其賢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極力念觀世音菩薩,當能滿汝所願。否則,縱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禍患等事,況未必能得好夫乎。

  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驕傲心。此心不息,便難載福。汝能谛聽我語,則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過前生所培多多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