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見善,必以自存也。見不善,必以自省也
發布:果林果梅
【見善。必以自存也。見不善。必以自省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賊也。】
經文一開始講到,『見善,必以自存也』,看到善行,觀察到別人的優點,馬上把它記在心上,進而去效法,進而去對照自己,一絲不苟的自我對照、自我要求,進而學習效法,這是很懂得下功夫的人。歷史當中舜王做得非常好,孟子贊歎舜王,他就是這麼做的。孟子講到,舜王當時候住在山林當中,他也是個農夫,走在這個森林裡面,跟一般人差不多,可能走著走著旁邊還有一只母豬,都是跟他們為伍。可是為什麼他後來他不平凡,成就智慧德行,成為天子?因為他的差別就在,舜王「聞一善言」,聽到一個好的教誨,「見一善行」,看到別人一個好的行為,他就全心全意去做到,「若決江河」,他那個力行的態度、力量就好像江河潰堤一樣,誰都不能阻止他依教奉行。所以他能有這麼高的成就。我們也以舜王為榜樣,從當下看的每一句教誨,轉自己的心念、態度,要把它做到。
剛好師長有一個墨寶,「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這一生真正要跟人相處,讓人生歡喜心,不讓人怨恨自己,如何做到?師長在墨寶裡面講,引了這些聖王的榜樣,「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莊子曰: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發生任何事情,「是我不對」;有好事了,成就好的功業了,都說:「是別人的功勞」;團體裡有做錯誤了,馬上,「還是我做得不夠」。都是讓功於他人,然後一有事情都是自己先反省,這樣的人人家不可能埋怨他,他又沒有去指責、要求別人,「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自己還不正,就求於人,就不可能人家不埋怨他。
接著經文講,『見不善,必以自省也』,《弟子規》講的,「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見到人家的不善,一定戒慎恐懼的反省、檢討,警惕自己不要跟他一樣。確實人要反省自己不容易,當局者迷。往往從看到別人過失,他能隨時反觀自省,就能很好的洞察自己的缺點、不足。
接著說道,『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所以批評指正我非常恰當的人,是我的好老師,是我的貴人。因為我們不知道過失,這一天就蹉跎了,就浪費掉了,「一日無過可改,一日無步可進」。而且這個過不改,下一代被我們教壞了,身邊的人受我們不良影響。所以真的人家指出我們的問題、過失,感恩戴德。『是我而當者,吾友也』,這個「是」就是肯定、贊歎、贊同我很恰當的人,是我的好朋友、益友。因為稱贊得當,我們受到鼓勵,更有信心去提升自己,去把事情做好。這個尤其信心不夠的人,常常能得到身邊人的鼓勵,這對他來講也是很重要的。
接著經文講,『谄谀我者,吾賊也』,谄媚、奉承我,只會講好聽話給我聽的,是賊害、禍害我的人。因為聽好聽話聽多了,真話聽不進了,正直的話聽不進了,那麻煩了,德行就會出大問題。春秋時候有一個人叫高缭子,他在晏子的底下做事,結果經過幾年,晏子請他離開。身邊的人就說到:「晏子,你這樣太過分了,這麼多年下來,你並沒有推薦他去當官,他在你底下這麼久了,你怎麼這麼無情?」晏子就說了:「他在我身邊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指出過我的過失,從來沒有說我哪件事做得不妥當,那他根本就沒有盡道義,那很可能其實都是講些好聽話,不是真正要為國家、為自己所跟隨的人盡一分道義。」所以他對我很好,什麼才是真正的好?這個好歹得要分得出來。他都巴結、谄媚你,你說他對你好,那是好歹不分,沒有智慧。所以我們看每個朝代那個國君,能聽正直的話,興盛了;都聽谄媚的話,這個國家就要亡了,那真的是「賊也」了。
摘自:《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七十九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