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發大悲心,行放生業,愛惜物命,放生吃素

發布:淨山

  江慎修先生者,乃前清一代之經學大家,婺源明道潛修之隱君子也。博學多聞,無書不讀。而且一一皆悉探其精微,入其阃奧。唯以教育英才為樂,不以富貴利達為事。當六歲時,甫受庭訓,日記數千言。父奇其敏,以十三經注疏遍授之。先生自是精心研究數十年。舉凡經史百家,天文地理,音韻翻切之學,無不融會貫通。遂以著述發明義蘊為己任。所著近二十種,幾二百卷。當時國家,及名人著述,多皆取為依據。至乾隆三十七年,先生沒已十一年。國家開四庫全書館。凡先生所著,悉皆采入。共一十三種,一百五十余卷。其余數種未入者,或撮取綱要於他書中,或其稿甚多,彼此借觀,致令遺佚而不得也。噫,先生可謂學研天人,功參造化,窮理盡性,優入聖域之人傑焉。殆漢鄭康成,宋周濂溪,邵康節之流欤。世之博學多聞,不講躬行實踐,唯以詞章進取為事者。聞先生之風,能不愧死。而且愛惜物命,深信因果。故於放生吃素善報,殺生食肉惡報。隨所見聞,錄以勸世。其裔孫易園居士,擬欲鑄板廣布,冀挽殺劫,囑光作序。光心如背鏡,學等面牆。唯學愚夫愚婦之老實念佛。何能發揮道妙,令拘墟者徹見天日,因茲以生正信而獲實益耶。然以事關劫運,義不容辭。勉為序曰,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人物雖異,心性是同。舉凡三乘六凡,如來視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三乘且置。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鬼地獄,雖則高下懸殊,苦樂迥異。總皆未斷惑業,未出生死。天福若盡,即便下降。獄罪若滅,仍復上升。猶如車輪,互為高下。

  我今幸得人身,理宜委曲設法,護惜物命。體天地好生之德,全吾心恻隱之仁。良以諸物與我,同生於天地之間,同受天地之化育。而且同知貪生,同知畏死。仁人於枯骨,尚且掩而埋之。於草木,尚且方長不折。況肯為悅我口腹,令水陸諸物受刀砧烹煮之苦哉。

  須知此等諸物,從無始來,亦曾高居尊位,威權赫奕。不知借威權以培德,反致仗威權以造業。竟使惡業叢集,墮於異類。口不能言,心無智慮,身無技術,以罹此難。雖弱肉強食,於事則得。而怨恨所結,能無生生世世,圖報此怨之念乎。人縱不念諸物被殺之苦,獨不懼怨業深結,常被彼殺乎。又不懼殘害天物,天將奪我福壽乎。

  人惟欲眷屬團聚,壽命延長,身心安樂,諸緣如意。正應發大悲心,行放生業。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愛物之誠。則向之所欲,當可即得。若仗我有錢財,我有智力,設種種法,掩取諸物,以取悅我口腹,不計彼之痛苦。尚得謂與天地並立為三之人矣乎。

  然我與彼等,同在生死。從無始來,彼固各各皆為我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亦各各皆為彼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彼固各各或於人中,或於異類,皆被我殺。我亦各各或於人中,或於異類,皆被彼殺。為親為怨,相生相殺。靜言思之,愧不欲生。急急改圖,尚悔其遲。況肯蹈常襲故,仍執迷情,以為天生異類,原為供人食料乎。

  然我尚具足惑業,固無由出於輪回之外。萬一彼罪已滅,復生人道。善根發生,聞法修行。斷惑證真,得成佛道。我若墮落,尚當望彼垂慈救援,以期離苦得樂,親證佛性。豈可恃一時之強力,俾長劫以無救乎哉。古有高僧,行步不跨蟲蟻。人問其故。答曰,彼此同在生死中,或彼先成佛道,尚望其垂慈度我,何敢輕慢乎。

  是知佛視眾生皆是佛,眾生視佛皆是眾生。佛視眾生皆是佛,故多方化導之,種種折攝之。縱令絕無信心,亦不棄捨。曲垂方便,令種善根。待其因緣時至,自然發生增長,依教奉行耳。眾生視佛皆是眾生,故聞佛之言,不生感激,反以己之邪知謬見,多方毀謗。甚至拆毀塔寺,焚燒經典。固結魔黨,破壞清修。殆至正智稍開,則便愧悔無及。由茲遂復歸命如來,興崇佛法者,古今來比比皆是。

  須知父母於逆子,尚生棄捨之心。佛於逆惡不信之流,愈生憐愍。何以故。愍其惑業深重,失本心故。以雖則現時背逆於佛,而即心本具之天真佛性,仍復絲毫不失。如焦模中金像,敝衣中寶珠,蒙塵之秦鏡,在璞之荊璧。愚人但見其外相,而不知其內容。佛則遺外相而論內容,故無一眾生或生棄捨也。

  然佛尚不輕眾生,眾生何可輕眾生乎。故凡一切水陸眾生,必令各各得所,常得飛走游泳於自所行境。以各樂天真,各盡天年。則此書所說之種種善報,當可具得矣。人既如是,物尚不欲令其失所,何況於人。則互相親愛,互相扶持。自然俗美人和,必致風調雨順。其有不物阜民康,時清國泰者乎。

  又祈凡我同人,切勿自輕。當思我與如來,同一心性。彼何以惑業淨盡,福慧圓滿,安住寂光,常享法樂乎。我何以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輪回六道,莫由出離乎。心性是一,苦樂天淵。若猶以佛性功德,獨讓如來親得受用者,尚得名為大丈夫哉。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三》:“江慎修先生放生殺生現報錄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