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現代人都為這個活著,跟古人不一樣!

發布:王習訓


  出家人不能收供養。釋迦牟尼佛供養只有四種:托缽,吃飯,供養一缽飯,這個可以接受;生病的時候需要醫藥,供養醫藥可以接受;穿的衣,衣穿破了,換一件衣,可以接受;臥具,就是晚上睡覺,鋪在地上一塊布,墊在底下,只有這些可以接受,錢財不能接受。“沙彌十戒”裡面就有不接受錢財,手上不要碰到錢財,把這個放下。

  現在不行了,現在佛教也商業化了、教育也商業化了,商業現在是行政機構裡頭最重要的一環,教育最下面,顛倒了,這個顛倒可怕。今天社會為什麼這麼亂?用什麼方法都治不好,什麼原因?爭名逐利已經變成每一個人腦海裡頭頭一個問題,他要什麼?活著干什麼?就是為這個。不為這個我為什麼?跟古人不一樣。

  學儒,為什麼要學儒?孔子給我們答案,《論語》頭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學,學聖、學賢。

  學聖賢,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什麼人?聖賢人,要落實,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行業,他是聖人。像《善財五十三參》一樣,你看《華嚴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是菩薩。他們過的什麼生活?人生最高的享受。“不亦說乎”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人生最高的享受與做大官發大財沒關系,窮秀才可以過聖賢生活,好人!

  來到世間來干什麼?學好人,學做好人。我們提倡的“四好”,與這個很接近,一生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沒有人不贊歎你,沒有人不歡喜你,你並沒有地位,你也沒有財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