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凡事不能做絕,留一點路給人家走

發布:清心


  孟子曰:“仲尼不為已甚者。”孟子表達孔子的修養,孔子總是留一點路給人家走的,凡事不會做絕。孔子對人的做法,總是留給別人一個轉圜的餘地,絕不把人家逼到牆角轉不了身。孔子教人不做絕、不過分,凡事都有所謂“有餘不盡”之意。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吳大有,程頤、程顥兄弟,以及週濂溪等理學家,還有研究《易經》有成就的邵康節。其實邵康節和蘇東坡兄弟是好朋友,和程氏兄弟也是好朋友,而且是表兄弟。可是程氏兄弟以及那些講理學的迂夫子們與蘇東坡之間,相互都感到頭痛,不甚融洽。當邵康節臨終快斷氣的時候,程氏兄弟去探病;此時蘇東坡也突然來了,而程氏兄弟卻吩咐家人不讓他進來。

  當時程氏兄弟問邵康節有什麼遺言,邵康節見程氏兄弟學問修養如此好,而度量還是狹隘,由於邵康節已不能說話了,只舉起雙手來,而掌心遙遙隔空相對地比了比。可是程氏兄弟還不懂他比手勢的意思,問邵康節可不可以說明白一點。邵康節到底是有修養的人,提起元氣來,對他們兄弟說:“前面的路,留寬一點給別人走”,這就是人生的道理。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缺憾的世界。但是也有人通了的,曉得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個缺憾的世界。像曾國藩在晚年,就為他的書房命名為“求闕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圓滿。太圓滿就完了,作人做事要留一點缺憾。

  如宋朝的大哲學家,通《易經》而能知道過去未來的邵康節,和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弟兄是表兄弟,和蘇東坡也有往來。二程和蘇不睦。邵康節病得很重的時候,二程在病塌前照顧,這時外面有人來探病,程氏兄弟問明來的是蘇東坡,就吩咐下去,不要讓蘇東坡進來。

  邵康節躺在床上已經不能說話了,就舉起一雙手來,比成一個缺口的樣子。程氏兄弟不懂他作出這個手勢來是什麼意思,後來邵康節喘過一口氣,他說:“前面路徑須令寬。窄則自無著身處,能使人行乎!”然後死了。把眼前路留寬一點,讓後來的人走走,這也就是說世界本來缺憾,又何必不讓人一步好走路!

  換言之,邵康節深切知道程氏兄弟的學養,尤其對程伊川過於師心自用的個性更清楚,因此,便告訴他前面的路道要留寬一點,大窄了,會使自己沒有站的地方,怎麼好叫別人走得過去呢!

  在教育上,我接觸過各式各樣的個案很多。不過要改造一個人的劣根性,那幾乎不可能。即使人的學問知識進步了,個性還是個性。老朋友當中,地位高、學問兼備古今中外的不乏其人。但是我常跟他們說笑,因為不好直接評論,當然包括自己也一起批判。

  我說,像我們這種人,說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中間不懂人事。這就是說,罵人也要懂得方法,只能用“我們”,不能光說“你”,否則便不妙了。先把自己罵進去,別人就沒話講,即使要發作,也不好意思。像這樣的朋友也很多,尤其學問越好的,一生的習性越解決不了,想盡辦法都不行。

  一些受過高等教育,學問地位都很高的人,乃至歷史上許多有成就的名人,一生到老始終改不了個性中的弱點。宋代名高望重的理學家二程夫子,還有其他幾位大儒,他們的思想差不多影響了中國民族文化七、八百年。可是二程夫子的氣量很小,當他們的表親邵康節先生要死的時候,蘇東坡也趕來探視。結果二程夫子很討厭蘇東坡,將他擋在房外。

  這時邵康節快要斷氣,躺在病床上,但知道這件事。二程夫子問他,你還有最後的遺言吩咐嗎?邵康節把兩手比作放寬形狀,二程兩兄弟一時不懂,便說能不能講講看。邵康節修養很好,雖然面臨死亡,仍慢慢把氣順一下,然後說:“面前的路留寬一點,好給別人走。”這就是告訴二程做人的道理。人生在世,做人不要太絕,別那麼小裡小器。

  由這類歷史名人的故事看來,他們的學問不能說不好,修養也不能說不高,但是講了一輩子的仁義道德,那些令人難以消受的個性依然故我。

  整理自《孟子與離婁》《解決青年問題的我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