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


發布:大福報  

  印光大師:“人在少年時期,血氣未定,一定要嚴戒色欲。”但古代聖賢並非只強調青少年時期要注意,在人生的整個階段都要慎重色欲。《禮記》說,古時平民百姓,不是到了五十歲還沒有生兒子的話就不會娶妾。由此可知,古人一般不娶二房。又說,男子到三十歲方才娶妻。古人的不貪色,可想而知。又說,諸侯不娶自己境內的女子為妻。

  古人不因貪美色而奪人之妻,這也可想而知。古時的帝王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子都閉關修行,古人重視清心寡欲也可想而知。可是孔子,對這些一概不說,卻特別提出,人在少年時期,血氣未定,應當嚴格戒除色欲,可見他非常重視青少年的這個問題,也非常畏懼這個問題萬一處理不好,對個人乃至民族的延續十分不利。

  因為少年時期,和草木剛開始生長萌芽以及蟲類正在潛伏冬眠的狀態一樣。當草木剛萌芽時,就去折斷幼苗,那是沒有不干枯的;當蟲類在冬眠期間,去挖掘它蟄伏的洞穴,蟲類沒有不死亡的。

  聖人提醒少年之人,要他們竭力控制色欲的念頭,目的是讓他們知道利害關系而能夠自我珍惜,從而保護正在發育成長的稚嫩身體。

  若少年時期,能夠對色欲一關,把得固,截得斷,則成年之後,由於精神沒有受到虧損,則能浩氣充塞天地,能精神飽滿地經國治世,建功立業,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

  這些高尚的道德,廣博的學問,都是仰仗於少年之時嚴戒色欲打好的基礎呀!退一步說,即使不能有多大作為,也必定會盡享自然壽命,不會半途夭折。青少年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啊!

  色欲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戰兢自持,干惕在念,則亦難免不被所迷。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固足為聖為賢。

  祗由打不破此關,反為下愚不肖。兼復永墮惡道者,蓋難勝數。楞嚴經雲,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即念佛門,雖則帶業往生。然若淫習固結,則便與佛隔,難於感應道交矣。

  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

  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姊妹女。則理制於欲,欲無由發矣。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以貪愛故,廣造諸業”),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鸩毒,烈百千倍。於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不淨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發,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

  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華瓶盛糞,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華瓶。皮內所容,比糞更穢。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裡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戰兢干惕,痛除此習。則唯見其姿質美麗,致愛箭入骨,不能自拔。

  平素如此,致其沒後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猶可。入畜女腹,則將奈何。試一思及,心神驚怖。然欲於見境不染心,須於未見境時,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否則縱不見境,意地仍復纏綿,終被淫欲習氣所縛。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方可有自由分(清淨解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