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密宗的四種灌頂


發布:南無阿彌陀佛

 下面「升灌頂階」,以下這幾句經文是授記成佛,你在修行道路上,諸佛護念你,這一句是授記。「見《唐譯》」,是《大寶積經.無量壽會》經文裡有這句話,「階者位也。灌頂者,印度古代國王即位時,取四海水,灌於王頂」。這是講形式上表法的意思,太子登基接受國王的王位,舉行這個儀式,就是灌頂的儀式。用四海水,我們知道印度是個半島,三面是大洋,取這個水給國王灌頂。「密教同之」,佛教裡面密宗有灌頂,「有灌頂法」。下面給我們解釋灌頂,灌頂有兩種,「灌頂有多種,簡言之,則為二種」,簡單的講它有兩大類就是。第一種是「結緣灌頂」,這個很普通,我們遇到一個上師,上師給我們做灌頂這是結緣,這不是真的,這是叫結緣灌頂。「行人乞法,為結佛緣,引入灌頂壇,授以本尊之印與真言,此後行人即可依教隨分修習,是為結緣灌頂」。在中國的密宗,要是皈依上師,行皈依禮之後,上師給你灌頂,大概是一杯水,這都供在佛前,用指頭沾一點水灑在頭頂上,這種儀式。最重要的,上師會傳給你一個咒語,叫你常常念著。這個咒語通常都是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都傳這個咒子。我那個時候剛剛學佛皈依章嘉大師,他也給我舉行這個儀式。我們皈依的人多,好像有三十多個人,而且他那個灌頂儀式就不是在一個人身上,他手沾著水就向空中彈指,那水就落在我們每個人頭頂上。傳授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讓我們常常念這一句咒語,就像我們淨土宗念阿彌陀佛一樣。

  我們年輕,真的初學也不懂事,不過老師很慈悲,他不責怪我們,我向他老人家請教,我說:唵嘛呢叭咪吽,是什麼意思?密宗通常是不給你解釋的,只教你念,我一定問清楚這什麼意思。他告訴我,咒語裡面的唵是講身體;嘛呢是蓮花,這是我們在經教裡面看到常常用嘛呢,而且嘛呢是梵文說蓮花的名稱,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心意。這是他們的文法,身、蓮花、保持、意,我就明白了。我們中國人應該怎麼講?肯定是保持身心像蓮花一樣。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這個咒的意思,保持我們的身心像蓮花一樣的潔淨。我聽了之後,這個意思太好了,這像格言一樣的,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身心清淨,這個意思。所以老師給我們說明,我們曉得意思,這個很重要。為什麼?密宗它講求的,口裡面念咒,心裡觀想,手要結印,叫三密相應,身口意。所以你不知道這個咒的意思,你怎麼觀想法?你無法觀想。所以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他沒有傳授我密法,告訴我,密法一定要有高等顯教的基礎,沒有高等顯教的基礎不能學密。所以我跟他三年,全部都在顯教上奠定基礎,我們了解密在佛法裡是屬於真正的高等佛法,你底下沒有基礎是決定做不到的。一定要鍛鍊成身心對於外頭境界一塵不染,才有資格學密,不容易。現在我們看到學密的,多半都是結緣灌頂,這個修不修,老師不負責任,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多半受灌頂儀式之後都沒有依教奉行,那就是說只有形式沒有實質,那真正的效果就得不到。

  第二種,「受職灌頂,於如法積行之士」,積是累積,行是修行,這真正修行,修行有成就,「傳授祕法,而作灌頂。得灌頂已,堪受師位,於密法中作阿闍黎,是為受職(或傳教)灌頂」。這個灌頂就等於接受畢業典禮的儀式,你在學校念書,你的科目念完,你得到個學位。譬如博士學位,校長把博士學位頒贈給你,這個典禮叫受職灌頂。這個灌頂是真的,不是假的,肯定你修學的成就,傳授密法做這個儀式。這個儀式告訴你,也告訴大眾,你可以作阿闍梨,阿闍梨就是老師,就是學校裡面講的教授,你有資格擔任教授,你有能力教導學生,這叫受職灌頂,這是你拿到學位。如果沒有拿到這個學位,你沒有資格擔任教授。所以密宗傳法的這些阿闍梨,都要通過受職灌頂,也才肯定你。

  現在在這個時代,真正高僧大德都不在了,現在整個世界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混亂的一個時代,我們真的是生於亂世,亂世造孽的人多,行善的人少。諸佛菩薩住不住世?在理上講,眾生愈苦菩薩愈要來,菩薩住世是救度苦難眾生,他總不能說見死不救,一定要來。但是來,我們都不會認識,他不以佛身分來,也不是以菩薩身分來,甚至於也不是以阿闍梨的身分來,他示現跟我們一般凡人一樣,你也看不出來。為什麼?真正示現佛菩薩、阿闍梨,你不相信。示現在民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所表現的,你細細觀察,他的存心、他的言論、他的行為肯定不是造惡的。細心觀察,他遠離十惡,他所表現的肯定是與性德相應、與十善相應,中國人講與倫理道德相應,我們講這是個好人。這個時代裡還有好人,那個好人很多是佛菩薩應化的,是大聖大賢再來的,他們來與眾生和光同塵。他所居住的所在,這個地方災難會比較輕,災難的時間會比較短,我們大眾沾他的光,這麼一回事情。佛菩薩不需要你恭敬他,也不需要你贊歎他,他什麼都不要,過很普通的日子,你無法覺察。要沒有這些人,這個世間的災難就不得了!他來緩和,不是做別的事情。

  下面說,「上乃粗分。若詳論之,則在上述二者之間,尚有常行之四種灌頂」。這是屬於常識附帶的說說,這四種灌頂,第一種,「瓶灌,得修習生起次第之自在」。這形式,淨水瓶,像觀世音菩薩一個手拿的是淨瓶,右手拿的是楊枝,這是用淨瓶來灌。通常都有修習生起次第,學人,這個修行人在佛法裡的術語叫行人,就是修行人,他有階段。像《華嚴經》上講的十住,到最高的第十住叫灌頂住,就行這個禮。十信位到灌頂位的時候,上去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每一個階層最高的,這就是修習生起次第。就好像我們學校念書小學畢業、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大學畢業有學位,這是沒有學位的,小學、初中、高中都沒有學位,這瓶灌。

  第二種,「密灌,得修氣脈明點之自在」。功夫比前面深了,這是以密咒,密咒它的性質很多,並不相同,有些密咒幫助你斷煩惱,有些密咒幫助你解除疾病,恢復身體的健康。在深山、在高原,一定要修這些法門,為什麼?居住在那些地方醫療非常不方便,這是用自己的能量,來幫助自己的身心健康。這個密咒是用一種音聲,把我們身體裡面的穴道讓它暢通無阻。病是什麼?氣血不通他就生病了。在中國多半用按摩的方法,讓它疏通;用針灸的方法,哪個地方阻塞了把它疏通,病就好了,是這麼個道理。最高明的方法,不需要用針灸,也不需要用按摩,用音聲。什麼地方出了毛病,用這一個咒語,我們稱它作咒語,實際上就是音聲,這個音聲發出來,把阻塞的地方振動,這一振動它就開了、就通了,就這麼個道理。所以《大藏經》裡,用密咒治病的很多咒語,現在我們拿咒語來念能不能治病?不能。什麼原因?我們念的音不准,那個音要很准確,它音還有長短強弱,振動在某一個部位。很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可惜失傳了,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了。在中國歷史上記載,唐朝時候,經典裡面講的這些治病的咒語都非常有效。在那個時候出家、在家學習都很道地,應用起來非常方便。它能夠叫自己的能量集中而不散開,所以身體健康長壽。能夠抵御外面的風寒,冬天穿很薄的衣服,他不冷;夏天穿很厚的衣服,他不熱,他有這種能量。學這個也得有相當功夫。

  第三,「慧灌,得具菩提心訣之修持自在」。這是智慧灌頂,也是上師對學生的加持。中國禅宗,祖師大德幫助學生大徹大悟所用的那些方法,在密宗裡面講就是慧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能看到這個學生現在功夫到了什麼時候,純熟了,就差那一點點。我們常常聽說禅堂裡面的棒喝,那就是一種手段。這個人在將開悟還沒開悟這個時候,就差那麼一點,老師高明,一棒一喝他好像一驚,他就驚醒了,他問題就解決,不需要言說,讓他在這裡豁然大悟。這個例子,宗門語錄裡面記載得很多,有大悟、有大徹大悟。

  第四是「大手印灌,得修大手印道之自在。密教重傳承,未經灌頂,不得擅自修習,經軌亦不得擅閱」。這是密宗裡頭,所以它稱之為密,這個密不是神祕、不是祕密,而是深密,它這個道理很深。一定要有老師承傳,沒有老師承傳,你就拿到這些經典,你也不會學習,你也學不到,必須有人指點。這個跟顯教不一樣,顯教可以無師自通,密教不行,密教一定要有上師。而且修學沒有成就不能離開上師,離開上師就不會成就,它是非常重視師承的。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他老人家圓寂,所以我佛法的基礎是在這三年當中奠定的,非常難得。如果沒有這三年基礎,我跟李老師學教十年也學不成就。這個三年基礎,所以在李老師那裡學教十年才奠下根基,才有這麼一點小成就,很不容易。想一想再遇到像這樣的老師,到哪裡去找?找不到了。找不到怎麼辦法?我常常勸勉同學,做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私淑弟子,學孟子、學蕅益大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還是有指望。那就是德行的基礎不能不奠定,沒有德行就不會有學問,這肯定的。換句話說,人都做不好,你怎麼能作佛、作菩薩?哪有這種道理?要想學聖、學賢、學佛、學菩薩,先把人做好。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一0集) 2010/8/12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