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我們:看色情網站而垮掉的一代人


發布:芬陀利華

  救救我們:看色情網站而垮掉的一代人

  有專家和教師、家長這樣評價:我國的網絡產業確實造就了一群人的暴富,但也確實讓成千上萬的孩子染上了難以治愈的網瘾,而且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直接、間接地危害了一代人。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網吧老板恨不得讓孩子一輩子呆在網吧裡。

  登錄互聯網,記者隨意用鼠標一點,很容易就能打開各類涉黃圖片和激情聊天室,純情少女、激情少婦、日本學生、美國辣妹盡收眼底。除了需要下載一些軟件和用手機支付十幾元的視頻欣賞費用外,根本不用確認上網者的身份和年齡,未成年人很容易浏覽到這些不健康內容。

  在互聯網浩繁龐雜的內容之中,網絡游戲被一些憂患之士形容為電子鴉片。

  在北京軍區總醫院的接待室,記者看到了兩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一個眉飛色舞、不停地自言自語;另一個神情呆滯,一言不發。一門之隔,幾名家長滿面愁容、神色悲傷。一位醫生指了指那名看上去清清秀秀、文文靜靜的孩子,告訴記者:知道嗎?他因為家裡不讓上網打游戲,曾經自殺過6次,還用菜刀砍傷了父親。

  而網吧這個上網場所,正在成為集暴力網絡游戲、網絡有害信息等為一體的藏污納垢之地。除了西藏、青海以外,我去過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網吧,這些網吧裡煙霧缭繞、空氣憋悶、燈光昏暗、違規接納未成年人,雖尋釁滋事時有發生,但卻總是人滿為患。在網吧上網的人無非是打游戲、聊天、看電影,很少有人是去查學習資料的,而且很多網吧還提供折疊床、飲料小吃和包夜服務等,老板恨不得讓孩子進去之後一輩子都呆在裡面。陶然憂心忡忡地說。

  接受采訪的專家指出,由於網吧和網絡游戲等行業以新興產業的形象出現,看起來創造了巨大商機和財富,而網絡產業的負面影響得到人們極大寬容,它對青少年的潛在侵害也被嚴重低估。

  中國經濟導報社網瘾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張春良指出,網絡產業能夠滿足人們休閒娛樂的需求,也能夠為GDP增長做出貢獻,簡單取締不合理也不可能。但是,一個產業不能不承擔社會責任,更不能不講產業道德。當前的網絡產業單純追求利潤,放棄了起碼的社會道德,通過設置永無止境的游戲升級、賭博、色情情節來吸引青少年,使他們出現像毒品上瘾一樣的病態症狀。

  更讓人吃驚的,一些衍生出來的地下產業也在迅速擴張。比如雇用玩家組成網絡游戲隊伍,通宵達旦地打游戲積聚游戲中的虛擬物品,然後銷售給那些希望通過捷徑取得游戲成功的富有玩家。網絡游戲還吸附帶動了許多產業發展,最終形成了一條產業鏈:上千萬通宵鏖戰網吧的網民促進了香煙、飲料、方便面、眼鏡、網吧等行業的快速發展。

  張春良指出,這些所謂高速增長的網絡產業的確給一些地方的GDP帶來了貢獻,卻造成上千萬青少年沉迷上瘾,甚至精神崩潰犯罪自殺,導致無數家庭破裂,這是畸形的產業發展路徑,最終只是一小部分人實現了財富的快速積累,而讓社會和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這樣的產業發展越快,說明帶來的社會危害越大。

  救救孩子!網絡缺少社會責任正導致一代人垮掉

  張春良認為,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角度,網絡成瘾勢必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極大危害。

  從生理角度,網絡成瘾的青少年往往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眼睛緊盯顯示屏,精神完全沉浸於虛幻的游戲世界。據專家分析,網絡成瘾對青少年的視力、脊椎、語言表達功能與植物神經系統等都會產生危害,嚴重時會直接導致死亡。

  更為可怕的是對心靈的腐蝕。當前市場上流行的網絡游戲中往往充斥著暴力和色情的內容,對武力的崇尚和追求,以及強者通吃的原則,對於性的模糊甚至歪曲表現,諸如此類內容都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這種網絡游戲正日益成為潛伏在青少年精神中的魔獸,無孔不入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思維能力、道德意識與人格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尹韻公認為,毫不誇張地說,網絡缺少社會責任約束正在導致一代人垮掉。

  首先,網絡成瘾嚴重會造成青少年逃避現實、孤僻、抑郁、產生犯罪傾向性格,阻礙青少年正常社會交往。

  其次,網上不良內容灌輸的價值觀與我們教科書傳遞的價值觀存在沖突,甚至完全背離,青少年長期處於兩種價值觀的沖突之中,容易出現精神崩潰,或者盲從網絡,抵觸正常價值觀。這些問題無法隨著青少年年齡增長而自動解決,很有可能伴隨其成長並影響一生。更關鍵的是,我們的主流價值觀在向青少年傳遞過程中受到強力阻擊,造成這麼龐大的一個群體脫離主流價值觀,必然是持續一代人的危害。

  尹韻公告訴記者,歐盟專門建立了由網絡服務商、軟件供應商、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和教育機構參加的網絡熱線,及時對網絡和游戲內容進行監督管理,發現不適宜內容會馬上向消費者發出警告。同時,歐盟還組織專家對網絡內容和游戲軟件按照健康性進行評估,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的內容將被列入另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