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的孩子上小學優勢在哪裡?

發布:妙音居士

  很多家長對兒童讀經的理解,都是片面的,要么把讀經當作無作不能的靈丹妙藥,忽略了讀書以外的其他生活上的教育;要么對讀經心懷質疑,敬而遠之或淺嚐即止。

  不能怪他們,整個社會的浮躁,讓大多數人都無法專注思考。那麼好,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個專注力的話題。

  你很專注地干過一件事情嗎?全身心地投入不想別的,心裡就一件事情那種感覺,有過親身體會才知道。專注的力量很大,它能把一個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一旦達到那種狀態你就沒有了自我的概念,所有的精力將會集中到一點。

  有一次,一個小學老師,請該校一位考上北大的學生為在校學生介紹學習經驗。宣講前,有如下的對話:

  老師:“你打算講什麼內容?”

  學生:“我就講上課要認真聽講。”

  老師:“這算什麼經驗?”

  學生:“您觀察一下,在您的課堂上,有多少同學能全神貫注聽講10分鐘,有多少人能認真聽講20分鐘......最後,一節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一定是個位數,這樣的同學,想學習不好都不可能。”

  這件事對那位老師的觸動很大,此後的幾年中,他有意每年都帶一個實驗班,再帶一個借讀班。

  上課時,他特別注意兩個班的學生的群體性差異:實驗班學生上課,大部分人都很專注。雖然他們專注學習的方式方法不同,如有的喜歡自己思考、看書、動手做;有的喜歡和別人一起討論,爭論碰撞中得到啟悟,不管怎樣,他們都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另外一個班,上課的前五分鐘是認真的,安靜的,五分鐘後就狀況百出了,有的聊天,有的玩遊戲,有的走神,還有的打瞌睡。經教師反复提醒,大部分學生能再收起注意力聽講5分鐘,5分鐘後就又開始出現狀況了。

  他還發現,這種注意力不集中情況似乎是個頑疾,無論教師怎樣管教,很大一部分同學就是改不了。長期觀察他得出結論:能否定心專注於一件事,是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重要原因,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能專注於某一件事。

  他與學生家長溝通,了解他們在家的表現。成績優異者在家裡做事都目標明確,有條不紊,都有固定的時間完成作業,而且在做作業時往往能一坐幾個小時不受外界干擾,直至完成。

  而學習困難的學生,則無論是家長盯、請家教,也不能讓他們認真地、安靜地做事情。所以,做任何事情,專注都是成功的基礎,不專注都是敗事之主因。

  再進一步與家長深入交流,探討上述現象的成因,他又發現,專注習慣大部分是從小養成的,如教師的多次激勵,自我亮點受到肯定後逐漸固化為一種優良的習慣;再如家長的最初嚴管,他律逐漸轉化為自律;還有從小愛讀書遷移為專注學習等等。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這一習慣養成的最重要的時期。

  導致孩子不能專注學習的觸發點儘管多樣,但有一點都是普遍的,那就是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教師的教育沒有及時跟上。孩子好比小樹,什麼時候澆水、施肥、剪枝都是有很強的時效性的,過期再補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說到這裡,我們不難看出,讀經的孩子,在專注力的培養上,具備了非常大的優勢。播放專業播音員的配音,培養了孩子聽覺上的專注;誦讀經典,培養了孩子閱讀的專注;大量反复讀經,培養了孩子持續學習的專注;有規律的學習,培養了孩子學習習慣的專注。

  不要怪孩子沒有專注力,那是你沒有找到培養他專注力的方法,現在告訴你了。你想讓孩子從小樹立人生的格局,讀經吧;你想上小學開始就少為孩子的學習操心,讀經吧!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專注力就已經不好了,那就更要讀經了,因為只要你做了,一切就都還來得及。讀經這個辦法已經用了兩千多年了,並且現在還在用,何不試試看呢?也許你能找到更好的辦法,但你有時間找,孩子有時間等麼?

  老子說“不貴難得之貨”,心靈的智慧五千年所流傳下來人類最高的智慧您讓孩子去讀,讀真正的經,讀最高明的智慧。

  只要一個人把任何一本經典讀一百遍,他必能從經典中提升其為學的能力必定能從經典中領悟其為人處世之道,必定能變化其氣質,開闊其胸襟,啟發其智慧,並且這一百遍經典必將影響其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