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機深的人禍深,心量大的人福大!

發布:妙音居士

 

  古人說“機深禍深,量大福大”,勸誡世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紅塵之中心臨百事,唯有寬大的胸懷才能成就萬物萬事並存的和諧與美好。

  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淨明道祖師許真君之“垂世八寶”中便有寬容,並認為“君子之致乎道者,八寶是也。”所謂“寬容”,指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

  道教所崇尚的寬容精神,源於道教尊奉的道祖老子之思想。老子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在老子看來,“容”(即寬容)者,符合於“道”。換言之,即“道”具有“容”的品格。蓋“道”為“虛無”之體,夫“虛”者,能“容”也。老子十分崇尚寬容。他老人家教人“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以達到“玄同”的境界,這其中便體現了“寬容”的思想,並認為人如果能夠做到寬容,便與大道相符合,從而終身不會遭受危險。

  由此可見寬容的意義和作用。後世道教繼承老子“寬容”的思想,以用於修持與處世。

  在寬容待人方面,道教謹記老子之教誨,力爭做到柔弱不爭、慈愛和善。

  道教持守柔弱的人生觀,對於培養寬容的人格是至關重要的。換言之,持守柔弱者,便已具有寬容之人格。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到守柔處弱而寬容待人,不要剛愎自用而盛氣凌人。

  中國歷代聖賢也都把寬恕容人作為理想人格的重要標準而大加倡導,《尚書》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說,《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載物”,荀子主張“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芸芸眾生,世事紛紜,人生不如意事時常有,因為在人生長河中,誰也不能離群獨居,不食人間煙火,所以每個人的榮辱禍福、得失成敗,都與周圍的人密切相關。

  對此,肚大量寬者,對榮辱得失處之泰然,對別人的過失差錯,常付之一笑退而避之,體諒包容,毫無怨言。這種人往往無心求福而得福,不求避禍卻無禍。

  有些淺腸窄肚的人,常同欲相妒、同利相殘,針尖對麥芒,各不相讓,這樣你越是費盡心機,越是好事難成。兩種人心胸不同,命運迥異,其間的道理非常淺顯,只有四個字:量大福大。

  量大福大,是古人傳下來的一句話,細品這四個字,確實充滿了哲理,引人深思,給人啟迪。

  器量狹小之人,除了與人爭名爭利,慾火燒心外,還會因為患得患失,急功近利而難以苦學深鑽,即使才華出眾,生存狀況亦難免步步下滑。

  相反,量大者能夠賢不責愚,巧不笑拙,貴不輕賤,富不嫌貧,盛德之下如春風化雨,使人受益。

  智者量大。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懷寬廣,大度能容。因為他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看得深、想得開、放得下;也因為他非常智慧地發現:“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仁者量大。富有仁愛精神的人,也必是有大量的人。他心存恕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苛求於己,也不苛求於人。

  所以,與刻薄多忌的人相比,大量的人必多人緣、多快樂,自然也就多長壽了。

  可以說量大者以自己的氣度襟懷,填平了人生路上的險井深溝,從而使坎坷變成大道,驚濤化為碧波。尤其在經濟高速發展,工作生活壓力巨大的今天,更需“宰相肚裡好撐船”的度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此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於人於己都是莫大的福焉。

  作為凡夫俗子,寬容大度的心量從何而來,或怎樣才能做到有量?一句話,心底無私,光明磊落。修練到了無私的境界,量也就能大似海洋,寬似天空。

  道教修煉的基本原則是“性命雙修”。這裡的性、命,通俗地講即我們常說的心、身。修命即修身,就是修煉身體;修性即修心,就是修煉心性品德。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

  毫無疑問,寬容是修煉心性的重要內容。道祖老子稱讚“上德若谷”。夫“谷”者,虛也;虛者,能容也。比喻人的胸懷象山谷那樣寬廣,以形容人十分寬容。即所謂“心若空谷”。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如果一個人能夠顧全大局,相忍為黨,他人對自己的損害或損失也不計較或不追究,說明這個人便具有了寬容的人格和品德。如果一個人,在受到污辱時,能夠鎮定不驚;面對“曲”、“枉”時,能夠泰然處之,那麼這個人也就做到了“寬容”。如此,則有利於修性也。

  寬容不僅有利於修性,而且也有利於修命,即有利於修煉肉體生命,換言之即有利於身體健康。人生在世,無論貧富貴賤,都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當人的內心矛盾衝突或情緒危機難以解除時,機體內分泌功能就易失調,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減少等,還常伴有頭暈、多夢失眠、倦怠無力、心緒煩亂等症狀。這些心理與生理異常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可誘發疾病的發生。”一位心理學家說得好:“人類要開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學會寬容。”由此可見寬容的重要性。

  道教的寬容精神,對社會的影響也非常廣泛。如有人感悟道:寬容就是洞察,即要求用寬容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寬容就是忍耐,相信“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後退一步,天地自然寬。寬容就是忘卻,忘卻過去的是非曲直,忘卻他人的無端指責。寬容就是諒解,對曾傷害過自己的人,不“記仇”;多理解他人,將心比心。寬容就是瀟灑,不患得患失,做到寬厚待人,容納非議。我們經常聽到的“宰相肚裡能撐船”,便是對“寬容”的形象化說法。我們十分熟悉的一句名言“有容乃大”,便是對“寬容”的讚美。

  總而言之,寬容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寬容有益於身心健康。毫無疑問,家庭成員之間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和睦與幸福;社會成員之間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團結與友善;人類社會對自然界萬物多一些寬容,將有利於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完全可以說:道教所崇尚的寬容精神,是人類社會永遠所需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