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對待萬事萬物決不加一點自己的意思在裡頭


發布:心源

  《無量壽經》佛說,「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佛菩薩的心量大慈大悲,看到這樣的人很感歎的說他的父母、他的長輩無知,不懂道德,沒有人教他,所以他變成這樣子,不能怪他。從這個地方我們能看到菩薩慈悲心腸。我們看看現前的社會,不要看別的地方,就看眼前我們自己這小道場,住在這個地方四眾同學人數不多,我們這個道場還不足五十人,四十多個人。這裡面同學有沒有不如法的?有,偶爾也有人來告訴我,我聽了之後,就常常念這句經文給他聽。他做錯事情,他不懂事不能怪他,他沒有學過,他很可憐,所以要像菩薩一樣用憐憫心看他。

  那我們以善心對他,他會不會感激?不會,他要會感激的時候他智慧生了。他迷惑,你待他再好他不以為然,換句話說,這種人不知道恩義。你要完全用菩薩心腸來看,你就心平氣和,你不為外境所轉,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至於他能不能覺悟是他的善根,是他的緣分,不能勉強。要勉強,那我們把意思加進去,我們就錯了。一定要像諸佛菩薩一樣,對待萬事萬物決不加一點自己的意思在裡頭。那我們幫助他,幫助他怎麼幫助?天天講經就是幫助他,他聽懂了,他回頭,他覺悟,他聽不懂隨他去。今年聽不懂還有明年,明年聽不懂還有後年,這一輩子聽不懂,還有來生,還有後世,往後日子長了,不急在一時。急在一時我們自己錯了,為什麼?我們自己把意思加在裡頭,就錯了,我們的心就不清淨了。

  一定要記住,我們今天的修學要提升自己的境界,純淨純善,落實在五種菩提心。真誠心,不論別人用什麼心對我,我們只有一味真誠心對待一切人事物;一味清淨心,一味平等心,一味正覺心,一味慈悲心。這大菩提心,我們養這個。所以對於一切人事物絕對不能有一點意思加在裡頭,什麼都好,你善很好,你惡也很好;你上天堂也很好,你墮地獄也很好。墮地獄不救嗎?我天天在救,問題就是你信不信?你懂不懂?你干不干?大經上講的信解行證。

  每天在跟你講,如果你真正是學的,你是真在學,「這個話是對我講的」;你不是在學,「這個話是對他講的,與我不相干,不是對我講」,那就是你什麼都沒有學到。哪天,佛菩薩講這麼多經典全是對我一個人講的,我得受用。給諸位同學說,這個事情我在過去講過,還不止講一次。記得我在早年,在景美華藏圖書館就講過,我心目當中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是對我說的,整個《大藏經》是對我說的。這就是說我能承當,我能把佛法接收過來。佛是對我說的,確確實實是對我說,佛八相成道是表演給我看的,我在這裡面看出苗頭了。然後我真正懂得,除我之外,所有一切人,所有一切物,所有一切事,都在表演給我看的,學生就是我一個;除我一個之外,統統都是諸佛菩薩在我面前示現,我在這裡頭學習。這是我自己修學的心態,你們有沒有?我的煩惱習氣,真的,我不敢說天天少,我敢說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少,智慧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增長,快樂無比。這些雖然是本來的,本來的,但是迷了,如果不是老師的誘導,自己能信,能解,能干,能體會到,你怎麼能夠契入境界?

  這句經文講得好,「隨其所宜無妄說故」。諸佛菩薩、老師、善友他們所表現的,他們所說的,我們要會看,要會聽,這就是隨其所宜。這是什麼?從我們做學生的立場、心態來看,你會學會看,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全是善知識。像五十三參裡面所說的,全都是善友,這是從我們會修會學,真正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讀《華嚴》,要不開這種智慧,你真叫白讀了。我們為人,在事相上掉過頭來,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隨一切眾生之需要。隨現前眾生他所迫切需要的利益,我們做出樣子給他看,給他啟示。言沒有妄言,動作沒有妄動,沒有妄作,點點滴滴無不是教化眾生,無不是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斷惡修善。至於他自己能學多少,是他自己的事情。世尊當年在世,僧團如是,歷代祖師大德的僧團亦如是,我們怎麼能例外?這個道理要懂。

  所以在境緣當中成就自己,才是真正成就眾生。不知道成就自己,那你就是不懂得教化眾生,教化眾生是自己做出樣子給人看。我們看別人的樣子,善的樣子我們學習,不善的樣子,我們反省自己有沒有;天天改過,天天自新,天天煩惱輕智慧長,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你怎麼會不歡喜,這裡頭就是不亦樂乎。夫子講得一點都不錯,他得到了,我也得到了;你不能契入的話,那他得到,你得不到。他說不亦樂乎,我們問樂在哪裡?苦不堪言,樂在哪裡?真有樂趣。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二二八卷)  2004/1/13  澳洲淨宗學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