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喜法師:“臘月二十三祭灶漫談,俞淨意公遇灶神”,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肯定自己的文化


發布:妙音居士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中華民族傳統習俗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小年,俗稱“送灶神”,或說今天就是灶神升天給玉皇大帝送報表的日子,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年來監察人間廚房裡的工作情況。這天,灶神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家人的善惡,玉皇大帝會據此賞罰,所以才有祭灶時要用甜品之說,希望灶神爺多多美言。

  ——那我們這一年下來,造的善業多還是惡多? 世間素齋館,屈指可數,葷菜店數得過來嗎?素齋店和葷菜店比起來是九牛一毛。

  我們佛教稱“監齋菩薩”,其實每家每戶都有監齋菩薩。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食”跟“天神”是聯系在一起的。佛教裡說“未供先食,這是有罪的。”在傳統的中國百姓家庭裡,燒出的飯要長輩先吃,我小時候家裡就是這樣,爺爺奶奶先吃,我們再吃;逢年過節,也要先供祖先。

  監齋菩薩

  —— 我們佛教裡至今還保留著這些傳統,以前在岱山極樂寺,臘月二十三晚上,要搭衣一起到齋堂裡上供,干果等供奉很豐富,尤其在監齋菩薩面前要供一碗糖水,意為拿糖水把灶神爺的嘴抹甜一點,在民間叫“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到天上要跟玉皇大帝多多美言。

  最後我們唱偈頌:

  監齋使者 火部威神 調和百味薦惟馨

  災耗永無侵 護命資身 清眾永蒙恩

  南無焰慧地菩薩摩诃薩 摩诃般若波羅密

  師父們念完供,大家坐下來吃些點心,喝杯糖水,外面還放炮仗,送他

  上天。這個傳統應該是來自民間吧。

  大家看過《俞淨意公遇灶神》的故事吧?裡面就有這個情節。

  俞淨意公遇灶神

  故事很簡短。這個姓俞的是江西人,生來就很聰明,讀書時老師講什麼,他幾乎都能領會,在鄉裡他也是出名的聰明,早早就中了秀才。可到考舉人時卻屢試不中,無奈就自己開辦私塾教學生,勉強度日。

  及至娶妻生子,4個男孩夭折了仨,剩下一個聰明伶俐的三子,可在8歲那年,有一天出去玩就再沒回來,這唯一的兒子又丟了;接著又生了5個女兒,死了4個僅剩下一個。他就帶著哭瞎眼的老婆和這個女兒艱難度日。後來和以前的同窗又結了文昌社,倡儀做善事,包括珍惜字紙、戒殺、放生和戒淫,這樣一直努力在做,心中卻依然愁苦淒涼。

  到47歲那年,年三十除夕夜,家裡窮得連燈都沒點,他跟妻女一家三口淒淒慘慘地呆在黑黢黢的屋子裡。

  每年,他都把家裡的經過寫成文稿,在灶神升天的日子,把這些文稿付之爐灶,呈報給玉皇大帝申說委屈。

  —— 他說:我這個人這麼多年來結文昌社,在社會上提倡善法,為什麼我的命還那麼差呢?這年他更抱怨,甚至把文稿也撕掉扔了。

  正在哀歎之間,忽聽有人敲門,只見有位六七十歲,花白頭發,身穿深色衣服,頭戴罩巾,彬彬有禮的長者,自稱遠道而來,路過此地,看到你家這麼愁苦,便前來慰問。

  俞先生一看,只覺此人不凡,連忙請進家門,鄭重還禮“感謝您能來慰問”。

  言談間,他就一五一 十傾訴了自己的遭遇。

  長者回他:“你不用說,你的事情我都一清二楚。”

  “那為什麼我的命運還那麼差?”

  “因為你做的都是表面功夫,無非圖個好名,其實你內心是虛偽的。”

  —— 這時,俞老先生還辯駁:“為什麼?”

  “你說要愛惜字紙,你那樣愛惜,可你的學生拿紙擦桌子,拿有字的紙包東西,你從沒指責過你的學生,僅僅在外面走路時看到字紙撿起來丟火裡燒掉,這就是在做表面的功夫。”

  講得他一時沒話說。

  長者接著又道:“在戒淫上,你雖沒跟第三者發生過關系,可你心裡並非沒想。見到有姿色的女子,你還禁不住要多看幾眼,有時內心也會動搖,只是沒有機會而已,若有機會你早就犯了。”

  —— 俞老先生聽到這裡,就低了頭,都講到他心裡去了。

  長者又言:“你們結文昌社,你們自己制定的這些規矩,你尚且都這樣犯,其他沒制定的,你犯得更多,都不在話下,你寫給灶神的那些文書都呈給玉皇大帝了;玉皇大帝還專門派了幾個神來,日夜觀察你。

  結果很長時間看下來,你不單單沒有善,甚至還看到了你更多的惡,所以,沒懲罰你就已不錯了,那你的命怎會改好呢?”

  —— 一聽這個,他怕得不得了,心想:這個人怎麼什麼都知道?

  這時,他就更不敢將這位長者當常人看待了,立時生起了恭敬之心,慚愧的眼淚紛紛落下。

  —— 長者繼續說道:“看你這個人尚有慚恥之心,你看到別人做善事也會跟著做,別人放生你也跟在後面,若別人不去,你也不會主動發心,說明你雖有善心但並不勇猛、不堅定,還是動搖的。幸虧你還有點慚恥之心,所以我今天才有機會登你的門。如果你能真實去做、去實踐的話,自然不會辜負你的。”

  長者講完,就起身:“我要走了。”

  俞老先生就跟在後面送他,可他不往門邊走,徑自朝廚房間去了,剛走到鍋灶邊突然間就不見了。

  這時,俞老先生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灶神爺來過了!

  從此後,他開始回光返照看管自己的“心”,他覺得自己身上那些習氣不好除,就在家裡供了一尊觀世音菩薩,實在除不了,回家就在觀世音菩薩前叩頭,叩得頭上流出血來。

  他這麼嚴格地把持自己,使自己的心越來越清淨。他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號“淨意”,所以,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俞淨意公”,即自己清淨自己的意念。

  這樣過了一年、兩年、三年,這時有位宰相游訪民間,同時也想給自己的兒子找個有道德的好老師。巡訪到此的時候,人人都贊歎推舉俞淨意公:這個人非常注重道德,是個老秀才,雖然沒有太高的學問,但在鄉裡他修道德人盡皆知。

  這宰相就真的登門來訪了,一看,家境這麼貧寒,可談話間感覺這個人,不單滿腹文采且很有正氣,果然是個有道德的人。

  宰相就非常恭敬地把他帶至京城教他兒子功課,還把俞淨意公分配到國子監(國子監是當時國家的最高學府)裡去學習,雖已年屆五十,經過深造的俞淨意公,不僅僅豐富了知識,再讀這些書很快就通達了,後來又中了進士,可以做官了,他的道德精神在京城也隨之出名了。

  一天,宰相帶他到一位太監家裡去串門,這位太監人品好,還收養了社會上的那些孤兒做養子。俞老先生到了,他就把5個干兒子叫出來禮拜老先生。其中的一個,俞老先生看著特眼熟,就問:“你是哪裡人氏?”

  “我是江西人。”

  “你怎會到這裡來?”

  “我小時候跑出去玩,不小心爬到別人家船上,結果這糧船一開就把我帶到京城來了。”

  “你還記得你家裡姓什麼嗎?”

  “我家裡大概姓俞吧?”

  俞老先生一看,“哦”,都對上了,這就是自己走失的兒子呀!

  —— 一個人心態一轉,命運馬上轉變。

  父子倆抱頭痛哭一場,這老太監一看: 算了,這兒子還你吧,你們父子團圓吧。

  俞老先生高興得不得了。

  ——他妻子因兒子走失傷心,眼睛都哭瞎了。他帶著兒子急忙趕回家,瞎眼的媽媽抱著兒子又是一場痛哭。兒子看到媽媽哭出的不是淚,眼裡流出來的都是血!

  這兒子非常孝順,就捧起媽媽的臉,用舌頭去舔媽媽眼睛裡流出來的血淚;正是兒子的這個孝心,舔掉了媽媽的血淚,媽媽的眼睛竟也復明了。

  —— 俞淨意公,回光返照修正自己,不出三年功夫,整個命運改變了!

  自47歲遇到灶神,到50歲命運已徹底改變!

  —— 面對這些改變,俞老先生對人世感慨萬千,盡管考取了進士,馬上有工作分配了,但俞老先生卻跟宰相說:“謝謝你的厚愛,我已心滿意足,做官就不必了,我願意告老還鄉。”

  這老夫妻帶著一兒一女,要返回家鄉。

  宰相一看,這老先生確實道德超群,考中進士竟辭官不做,就厚禮相贈,親自送他。俞老先生回到了鄉裡,他的這個獨子後來又生了7個兒子,他的這7個孫子讀書都得到了功名。

  俞老先生活到88歲,子孫滿堂,富貴一方,為人敬仰。

  平生五福

  —— 這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教育最真實的內涵,試想世間若喪失了這種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失去了這種優良的傳統美德教育,那人將是非常可怕的!

  中國人講“文以載道”,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被世界各民族所公認? 就是擁有我們祖先留下來的這些財富,老祖先太偉大了!可惜我們並沒有好好享用,平時不僅書讀得少,內觀的這種修證我們也做得不夠,今天我們坐在這裡相互勉勵,要心生慚愧,好好思考。

  —— “俞淨意公遇灶神”,這個故事過去年輕人都是要學習的,與 《了凡四訓》 有異曲同工之妙,像我們台灣省還成立有專門弘揚《了凡四訓》 這樣的機構。我們自己應好好體驗老祖先留下來的這些優秀文化。時下,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講好我們的中國故事,傳播好我們中國的聲音,首先我們自己要肯定自己的民族,肯定我們自己的文化。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