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道”與“德”的真正內涵


發布:悟悠  

  我提出讀古書須先理解“道”“德”“天”等字,以及“大人”一辭是什麼意思呢?這也與漢代文字學的“小學”“訓诂”很有相關之處。因為我們要研究從春秋戰國時期以來的諸子百家書籍,尤其是儒道兩家的書,對以上的幾個字,用在不同語句、不同篇章裡的涵義,並不可只作同一意義的理解。否則,很容易把自已的思維意識引入歧途,那就偏差太遠了。

  “道”字的五個內涵

  一 是道路的道。換言之,一條路,就叫作道。很多古代書上的注解,“道者,徑路也。”就是這個意思。

  二 是一個理則,或為一個方法上的原理、原則的濃縮之名辭,例如,《易經·系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在醫藥上的定理,有叫醫道,或藥物之道。用於政治上的原則,便叫政道。用於軍事,叫兵道。又如《孫子》十三篇中所用的一句話:“兵者,詭道也。”甚至自古以來,已經為人們慣用的口頭語,所謂“盜亦有道”。或者“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字,都是指有某一個特定法則的道。

  三 是形而上哲學的代號,如《易經·系傳》所說:“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是指物理世界、物質世界有形有相的東西;“器”字就是指有形相的東西而言。那麼,超越於物質或物理的有形有相之上,那個本來體性,那個能為“萬象之主”的又是什麼東西呢?它是實在唯物的,還是抽象唯心的呢?這是我們自古祖先傳統的答案,不是“物”,也不是“心”,心物兩樣,也還是它的作用現象而已。這無以名之的它,便叫作道。例如《老子》一書,首先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就是從形而上說起。其實“大學之道”的道,也是從形而上而來的理念,且聽後面慢慢道來。

  四 是講話的意思,這是古代中原文化習慣的用詞,你只要多看看中國古典民間通俗小說,就處處可見,“且聽我慢慢道來”、或是“他道”、“老婆子道”等等,真是隨手拈來,多不勝數。

  五 是漢魏時期以後,這個“道”字,又變成某一個宗教或某一個學術宗派的最高主旨,或是主義的代號和標志。例如“俠義道”或“五斗米道”等等。到了唐代,佛家(教)也用它來作代號,如“道在尋常日用間”。道家(教)更不用說,把它視為唯我道家獨有的道了。推而衍之到了宋代,非常有趣的,在儒家學說學派之外,卻另立一“道學”名詞,自以為在“儒家”或“儒林”之外,別有薪傳於孔孟心法之外的“道學”的道,豈不奇而怪哉!

  “德”字的內涵

  我們現代人,一看到“德”字,很自然的就會聯想到“道德”,而且毫無疑問的,“道德”就是代表好人,不好的,便叫他“缺德”。其實,把這兩個字聯系在一起,是漢魏以後,漸漸變成口語的習慣,尤其是從唐代開始,把《老子》一書稱作《道德經》。因此,道德便成為人格行為最普通,又是最高的標准了。但是,根據傳統的五經文化,又有另一種解釋,“德者,得也”。這是指已經達到某一種行為目的,便叫德。《尚書·皋陶谟》篇中的定義,共有九德——九種行為的標准:“寬而栗。柔而立。願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在《尚書·洪范》篇中,另外說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在《周禮·地官》篇中,又有講到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另外有關“德”字,在魏晉以後,因為佛教、佛學的普及,提倡“布施”,教導人們必須將自已所有,盡心施放恩惠,給與眾生,這樣才有修行的功績基礎。由此采用《書經》上一個同義辭,叫做“功德”。後代人們有時講到“德”字,就慣性地與“功德”一辭連在一起,所以附帶說明,以便大家的了解。

  我們了解到上古傳統文化對於“德”字的內涵以後,把它歸納起來,再加簡化一點來講,“道”字是指體,“德”字是指用。所謂用,是指人們由生理、心理上所發出的種種行為的作用。這對於研究《大學》一書,尤其是最重要的認識。不然,到了“明德”和“明明德”關頭,就很容易模糊、混淆不清了。因為古文以簡化為要,到了現在,中國人的教育,不從文字學入手,搞得自已不懂自已的文化,反而認為古人真該死,自已的傳統文化真糟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