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法師:這是每個人都需要上的一堂課


發布:悟悠
 

  生命是由各種關系構成的一個大組合,我們幸不幸福就取決於所有關系的組成元素是否和諧。比如,我們跟父母、家人、周圍人、當下社會的關系等等。如果老板跟顧客的關系不好,顧客就會起訴,老板的生意就會很難做。和諧地處理關系很困難,所以想要真正的幸福也很困難。

  孩子教育中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我們從小學到大學並沒有學習如何處理關系。其實孩子的成績並不重要,當我們去改善關系時,他的成績會自動上升。

  曾經有一位女士,她的兒子上初一的時候數學成績不好,她就做了一點調整去改善關系。從那之後,她的兒子主動賣掉游戲賬號,戒掉游戲,然後班級的數學課代表還主動到她家來給她兒子補課。更奇跡的是,她兒子不久就拿到一個數學國際大獎,接著又拿了第二個,最後拿了五個國際數學大獎,並且考入全球最大的數學系——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數學系。

  她做了什麼工作呢?就是主動去改善和祖宗的關系,給自己的爸媽磕頭,還做了很多善事,改善了和眾生的關系,然後奇跡就誕生了。這個結果不是她主動去追求的,而是關系和諧之後自動呈現的。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關系,我們要去改善和周圍一切的關系。

  關系是什麼?就是感覺。我們對一個人感覺好,我們就會和對方禮尚往來,比如,我們送他一個蘋果,他送我們一朵花。我們並不在乎那些禮物,送禮物就是為了感覺。所以人跟人所有關系的來往,也是一種感覺的來往,只不過有時會通過物質、金錢、幫助他人的方法來傳遞感覺。

  感覺又是什麼呢?就是佛家講的六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比如,孩子過生日,我們會調整燈光,播放音樂,裝飾房間,噴撒香水,然後給孩子一個驚喜。我們凡人都生活在感覺之中,會跟著感覺走。比如在公園裡,有人在哭,有人在笑,為什麼呢?同樣的公園,同樣的物質世界,只不過大家的感覺不一樣。

  我們要去感覺他人的感覺,幫助並利益他們,然後才能建立良好的關系。所以如果一個人沒有使用感覺,或者感覺不靈敏,他就照顧不到別人的感覺,也無法和周圍人打交道。比如,如果一位媽媽感受不到孩子的感覺,孩子要睡覺,她卻端給孩子一碗夜宵,她和孩子的關系會好麼?

  怎樣才能去改善不好的關系呢?首先我們要感覺對方的感覺和需求。從這點來說,誰最厲害呢?是菩薩,他完全活在眾生的感覺中,能感受到眾生一點一滴的困惑和向往,所以他就直接把他感受到的給予眾生,使得眾生非常喜悅。我們的感覺要靈敏,比如我看到對方說要一支筆,就馬上去拿一支筆;看到對方在舔嘴唇,就趕快給他倒一杯水。

  經營生命就是經營一種感覺。如果一個老板感覺不到社會的發展、行業的趨勢、顧客的需求、員工的心態,這個老板還怎麼當?所以,對於沒有證入空性的我們來說,感覺就是真實的生命,我們無法超越感覺,生命的好壞、幸福都是用感覺去判斷的,比如口感、舒適感、幸福感、好感等等。

  我們的生活無法離開感覺,所以想要幸福,就要給生命創造一種美好的感覺。創造感覺的能力就是創造生命的能力,創造感覺的能力就是創造幸福的能力。我們可以把自己家變成人間天堂,然後就會發現老公或老婆改變了,孩子改變了,生意改變了,生命也改變了。所以我們以後要多贊美、鼓勵別人,給別人美好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