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語:清淨心在什麼地方顯現?


發布:果梵

  清淨心在什麼地方顯現?在日用平常生活中,工作裡面,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在這個裡面看看你是不是生清淨心。清淨心不是找一個山洞裡頭打坐面壁生清淨心,那個不管用,那個佛不許的。清淨心應該在廣大社會人群裡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那叫真清淨,這就符合《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這是佛心,這是菩薩行。「生者,任運而生。」任運就是自自然然,沒有一絲毫勉強,有一絲毫勉強,就是攀緣,就是執著,自自然然的。「無住,無妨隨緣而住,雖住而實無所住。」

這個境界很深、很難懂,我們可以舉個比喻來說,來看無住的樣子。譬如我們在外面旅行,旅行每天都要找個旅館來住宿,這就是隨緣而住。雖住而無所住,旅館是別人的,不是我的,明天就走了,這就對了。我們要辦事,辦事心裡頭要不要放這個事?要,就像住旅館一樣的。事情辦完了,心裡頭干干淨淨的,一點牽掛都沒有,要把它放得干干淨淨。事情來的時候要辦事,事情去的時候就很干淨。

古人在這裡還有個比喻教給我們,教我們像照鏡子,我們的心,用心就要像鏡子一樣。鏡子有用嗎?我們照它的時候,裡面就現相;我們離開,裡頭就沒有了,它就不住。其實我們正照它的時候,它住不住?不住,諸位體會這個意思。我在生活當中不住相,工作上不住相,處事待人接物統統都不住相,像照鏡子一樣。一切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心地清淨沒有染著,所以是用的清淨心。

凡夫不會用清淨心,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就執著,他有分別、有執著,於是心裡面起貪瞋癡慢,這個他喜歡的,那個他討厭的,他起這個東西。如果是清淨心,面對這個絕對沒有這些七情五欲,六根接觸六塵不會生七情五欲,不會生妄想分別執著,不會。這就是你用心如鏡,像一面鏡子一樣,這個就對了。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三十二集)  199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