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心清淨才是真福

發布:慧芝

  佛常常教給我們修福,大福德要怎樣修?心要清淨,心地光明,清淨光明,你就能修大福報。佛說五欲六塵的享受是苦不是樂,是禍不是福,為什麼?會帶來災禍。心清淨才是真福,清淨心多快樂!世間有錢的人、有地位的人,雖富不樂,他苦,不算有福。快樂是福,離苦得樂是福,所以我看現在做官的人很可憐,在議會裡被人家指著鼻子罵,太苦了。

  我有一個同學傅樂成先生,是台大很有名的教授,成功大學請他去做文學院院長,做了一學期就不干了,回來告訴我:教書很清閒,做院長,人情請托、交際應酬,麻煩就來了,這不是人干的事情。這樣的人,你要請他去做官,他決定不會去的。

  清淨是福,快樂是福,不見得要富有,富而苦不如貧而樂,要懂這個道理。要想得到真正的快樂,要想人生有價值、有意義,沒有清淨心你得不到。佛說“人身可貴,人身難得”,心地清淨,你才能體會佛這句話的意義;心不清淨,你讀這個句子,你不懂。

  我們今天講,修行的功夫,從什麼地方看?從你的念頭看。你在一切法裡頭,還有沒有得失?還有沒有取捨?只要有得失取捨,你決定是凡夫。

  如果你對於世出世間法沒有取捨得失,給諸位說,你念佛、拜佛、誦經、觀想是樣樣得力。這個得力也就是六祖所講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常生智慧就是功夫得力之相。

  真正修行的功夫在什麼地方?就在訓練清淨心。我們這個法門講訓練一心不亂,這是真正功夫,而功夫最方便的,就是執持名號。

  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把自己的覺性念出來,聲聲喚起我們的覺性,覺而不迷,這叫做執持名號。佛常教給我們修福修慧,求福求慧,只要我們持名功夫得力,福慧就圓滿。

  求福求慧,這個“福”是不是世間名聞利養?不是的。你要是把世間名聞利養看作福,求這個,你把佛的意思看錯了。福是什麼?福是定,就是清淨心。心清淨才是真福,清淨心多快樂!

  世間有錢的人、有地位的人,雖富不樂,他苦,不算有福。快樂是福,離苦得樂這是福,所以清淨是福,快樂是福,不見得要富有!富而苦不如貧而樂,要懂這個道理。要想得到真正的快樂,要想人生有價值、有意義,沒有清淨心,這些統統得不到。

  唯有清淨心,才能覺察得出人生的價值。佛說“人身可貴,人身難得”,你心地清淨,才能體會佛這句話的意義;不是清淨心,你讀這個句子你不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