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的教子經,閱讀讓孩子抵御物質誘惑
發布:悟悠
物質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只有心靈的快樂才是真實而恆久的。
工薪家庭的孩子如果硬要跟富裕家庭的同學攀比,會輸得很難看,所以不應給孩子過多的物質滿足。
讓我們祝福別人的富有,坦然接受自己的境況,愛本來的自己,愛簡單的生活。
在耶魯讀書,天天面對一個美國富二代室友,普拉達與麻布包相安無事,女兒活得很坦然。
從我們的孩子走進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的那一天開始,從眾心理便開始伴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長,到青春期就更加強烈了。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校園攀比風愈演愈烈,讓很多孩子迷失其中,更讓工薪階層的家長們苦不堪言。
當我聽說有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為了買一個蘋果手機而不惜賣腎,有的少女為了貪圖享樂而去當“援交女”時,真是感到無比的心痛!健康和人格尊嚴不勝於那些名牌奢侈品嗎?我們的社會究竟怎麼了?
作為工薪家庭的孩子,如果硬要跟富裕家庭的同學朋友攀比,會輸得很難看。特別是今天,我的女兒在耶魯讀書,絕大多數同學的家境都非常富有,甚至來自豪門。如果陷於失望、慚愧,總想著攀附,她擁有的是怎樣的大學生活?好在,從小我們夫婦就對她說:“讓我們祝福別人的富有,坦然接受自己的境況,愛本來的自己,愛簡單的生活,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你的人生便會有滿滿的喜樂。”
破手機為啥不能用?物質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
記得10多年前,我女兒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在一次小區的頒獎活動中,一位五年級的媽媽問我女兒用什麼牌子的手機,我說女兒沒有手機,外出時為方便聯系,我們會給她一個爸爸淘汰的舊手機用一下。那位媽媽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然後自豪地說:“我女兒用的都是最新款最貴的手機,她在電視台培訓班的同學都用和她一樣的手機,我用的是她換下來的手機。思琳怎麼能用那麼破的手機呢?”那語氣,仿佛我犯了虐童罪似的。
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們不是買不起一部最好的手機,而是不想給孩子過多的物質滿足,用她爸爸的話來說就是不能“玩物喪志”。我希望在女兒小的時候引導她去追求知識和真愛,讓她在學習文化、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獲得快樂和滿足,讓她在父母滿滿的愛裡獲得自信和平安,更想讓她明白:物質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只有心靈的快樂才是真實而恆久的。
巴菲特那麼有錢,他要捐出460億美元給世界,自己卻一直開著老舊的汽車,住在儉樸的房子裡。這位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資家說:“我其實和所有人都一樣,我可能比你有錢,但錢並不會讓我們變得不同。當然,我能買得起最奢華的手工制套裝,但衣服穿在我身上卻顯得廉價。比起100美元的大餐,我寧可吃冰雪皇後的冰激凌……”他對物質的需求如此的簡單,那是因為他內心富足強大。他把自己當作禮物奉獻給世界,實在值得我們深思: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閱讀讓孩子有了抵御物質誘惑的底氣
“你要明白仁義、公平、正直,你要以知識為美。”
在女兒思琳很小的時候,我和先生便這樣反復教導她。書是女兒成長中最好的朋友,我們給她的生日禮物經常都是書,每天晚飯後去散步,都要在小區的書店裡看一會兒書。她5歲時有一次表現不好,我生氣地表示要把她的書扔掉。只見小妞緊緊地抱著她的書哭著哀求:“求求你,不要扔我的書啊!”那情景至今歷歷在目,我當時眼圈就紅了。
從小培養的閱讀習慣,對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大大降低了女兒對物質的欲望。女兒不挑吃不挑穿,抱著本書就快樂得不得了。長大後還常常說:“媽咪,我特別喜歡我們家到處都是書,茶幾沙發哪哪兒都有書亂亂的那種感覺,我看到別人家整整齊齊沒有書就覺得怪怪的,太沒有生活氣息了。”
我一個朋友說:“思琳特別容易滿足,請她吃飯好開心。”其實一個人讀的書越多,越能看到自身的渺小,越容易謙卑和滿足。當我們幫助孩子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鼓勵他們專注地向著標桿直跑時,孩子就能抵抗住各種物質的誘惑。
不介意穿二手衣一樣能獲得美國富二代的尊重
思琳不喜歡逛街,也沒有時間逛街,因此在考上大學之前幾乎沒有自己去買過衣服,都是我買啥她穿啥,或者是我的朋友和干女兒送給她的衣服飾物,無論新的舊的,都高高興興地穿著。最近女兒還告訴我,她耶魯的同學問她是否介意穿二手衣服,女兒很坦然地說“不介意,只要合適就行,我經常穿親戚朋友送的衣服”。
思琳剛去美國留學時,我最擔心的就是她不會花錢,因為她對錢沒有概念,在家時只會在樓下市場買菜和水果。雖然每次出國旅行都是她負責在各大網站搜廉價機票和性價比最好的酒店,但對生活用品卻沒有購買經驗。留學後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和我的遠程指導,現在她已經很有經驗和主見了,知道貨比三家,也會享受一個人在紐約逛街買打折衣服的感覺。
女兒大一時的室友艾麗是個歐裔美國人,三代耶魯生,爺爺奶奶和爸爸都是耶魯畢業的,家住紐約曼哈頓大都會博物館附近,高中曾在瑞士留學並修過時裝課程。女兒對我說:“艾麗用的包包都是普拉達和LV這樣的大牌,她拿起來是那麼的自然和隨意,一點兒都沒有顯擺的意思,不像中國的同學。”而我最開心的是,女兒竟然說得那麼自然和隨意,完全沒有一些同齡人羨慕嫉妒恨的表現。要知道,我給女兒帶去耶魯上學的幾個包是在淘寶用每個15.9元買的手工作坊出品的麻布包。
女兒留學前,背著那個15.9元的布包去大名鼎鼎的北京四中跟耶魯新同學聚會,回來說有同學說她包包好看;女兒背著它去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鋼琴老師家道別,張老師對那個廉價的包包愛不釋手。我告訴女兒:“這就是個性魅力!當你穿出自己的風格特色,當你擁有自己獨特的氣質時,無需追趕潮流,你就是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
一個來自中國工薪階層的女孩,天天面對一個美國富二代室友,普拉達與麻布包相安無事,女兒活得很坦然,因為她知道“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的豐厚”。女兒說,有時室友在衣服搭配上會征求她的意見,女兒就會笑:“你這個時尚女魔頭還用問我?”室友便回答:“我知道你有品位。”
活出真實的自己,無需名牌,一樣可以贏得富二代美國同學的尊重。因為,那個自尊自重自愛的孩子本身就是名牌!
上天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計劃,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發現自身的天分和優勢,做獨特的自己,而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外在的物質追求上,“你就是最高貴的奢侈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