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之門警示集:不惡口利益

發布:無量壽  

  二、不惡口利益

  ○“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佛說十善業道經,大乘律,龍藏第67冊797頁)

  ○佛陀對龍王說,如果遠離惡口行為,便能成就八種清淨的善業。究竟是哪八種呢?

  一、言不乖度①。遠離惡口者,懂得說話的藝術,所說的每句話都能把握得恰如其分。這一點非常重要,若不具備這一能力,往往會處處碰壁。有些人之所以能走到哪裡都深受歡迎,和善於表達有莫大關系。因為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能和顏悅色地與人交流,語言文明禮貌,語氣溫和親切,更不隨意將自我觀點強加於人,自然令人願意和其往來。反之,那些平時習慣粗惡語的人,往往帶著嗔心說話,這就很容易出口傷人。

  二、言皆利益。遠離惡口者,能夠本著愛心、慈悲心和他人交流,言語柔和親切,凡有所說,必能利益他人。而從嗔心發出的語言,則像佛經所說的“夫士之生,斧在口中”。粗暴的語言,就像藏在人們嘴裡的斧頭。事實上,用語言傷害他人,有時甚至比刀槍更具殺傷力,更令人痛苦。因為刀槍只能給人帶來外在傷害,而語言卻能造成內在的、難以愈合的創傷。

  三、言必契理。遠離惡口者,所說的每句話都是合情合理、恰如其分的。而處於嗔心狀態下所說的惡言惡語,往往是失去理智的,毫無邏輯可言。當人們冷靜下來,回顧憤怒時所說的話,時常會感到驚奇,不相信這是自己所說的話。

  四、言辭美妙。遠離惡口者,是在愛心、慈悲心的狀態下說話,不僅發出的聲音柔和婉轉,使用的詞匯也美妙動人,使聞者歡喜。而惡口則是那些髒話、粗話,及一切能對他人構成傷害的語言,誰聽了都不會覺得歡喜,都不願欣然接受。

  五、言可承領。遠離惡口者,所說的話,更容易被對方領會並接受。反之,即使所說的也有一定道理,如果不懂得方式方法,以粗暴的口氣和語言進行表達,對方也往往不願接受。

  六、言則信用。遠離惡口者,是在冷靜的狀態下說話,自然能言而有信,受人信賴。而由嗔心說出的話,因為失去理智,往往出爾反爾,把握失當。

  七、言無可譏。譏,即言辭中出現的漏洞,為人譏笑。遠離惡口者,說話相對嚴謹,有條不紊,不易為人垢病②。在惡口情況下,往往由於失去理智而邏輯混亂,詞不達意,甚至自相矛盾。

  八、言盡愛樂。遠離惡口者,所說的話,聽者往往備感舒服,備感歡喜,為大眾喜聞樂見。而那些惡毒傷人的語言,誰也不願聽到,誰也不會因此歡喜。正相反,這些話就像毒藥、利劍那樣,令人痛苦,令人煩惱。

  “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梵音聲相,為佛陀所成就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的聲音有五種清淨之相,分別是正直、和雅、清澈、清滿、周遍遠聞。

  以上所說是遠離惡口帶來的八種利益。如果我們將這一善行回向無上佛果,那麼,將來成就佛道時,就能具足與佛陀同樣圓滿的微妙音聲。 (濟群法師:十善業道經的啟示)

  【注釋】①乖度:失當;違度。②垢病:指責。

  三、不惡口實例

  1、他罵別人

  ○宋朝的名臣富弼(音必),訓誨他的子弟說:“忍這個字,實在是微妙極了啊!一個人若是能夠清廉節儉之外,更加上這個忍字修持的功夫,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啊!”富弼在少年的時候,有人在罵他,旁邊的人就跟富弼說:“喂!有人在罵你啊!”富弼回答說:“他恐怕是在罵別人吧!”旁人又說:“他是指名道姓的在罵你啊!”富弼則說:“天下之大,難道沒有同名同姓的人嗎?他不是在罵我啊!”罵富弼的人聽到之後,感到十分的慚愧。 (集福消災之道)

  2、官至宰相

  ○陳瓘(音慣),字此錫,個性很謙和,不與人計較、爭斗。談論別人時,多取人家善的一面去談。發現別人有缺點或有過失時,也不曾當面指責,而是婉轉地點到為止,聽的人多會回去自我反省,而心生慚愧,自然佩服他所說的話。陳瓘特別喜歡獎勵晚輩,他們的一言一行只要有可取之處,他就向別人表揚傳播,並說:“這點我實在不及這個人。”最後他做到宰相。 (《德育古鑒》白話,清·史潔珵 輯,譯者不詳)

  3、不言僧過

  ○關於中國佛教制度是否需要改革的問題,他老的意思,以為一個人做好了,慢慢地去感化一般的僧侶,不必提出什麼“整頓僧伽制度”的新鮮花樣。大寺、叢林規模不整,也可以勸說。勸說不行,則是他們的業障。

  因為他老這樣說,我就說:“老法師安住普陀山二三十年,我看普陀的僧眾能受感化的就很少,而且普陀在香會期中不應有的僧侶行動也實在太多,老法師為什麼不加以勸導他們?”他老人家總以眾生業障深重答之。

  隨後又請問他對於上海寺院做經忏佛事那樣十足的貿易化,感想如何?他說這是沒有辦法的。如果認為這是救濟一般出家人的生活問題,倒也罷了,而其實做老板的腦筋卻是為的飽其私囊。印光大師是看不出的人嗎?世出世法,他無一不知,況乎此事?不過老人是大善知識,素以道德修養為重,不願意言僧過耳,只得以“沒有辦法”一語了之。

  ○記不清楚是不是十六年的秋冬之間,第二次在上海拜訪大師……他始終不責備僧眾的自身,這一點非常奇怪。比方說,談到一般的出家人或叢林寺院的制度應該要改良等等,他老總聽不入耳,總是說出家人不肯發心念佛求生淨土,從來好像沒有說過出家人太不學好,應該要加以整頓的話。

  ○十九年夏天,我在蘇州定光寺休息了幾天。這時,印光大師閉關報國寺,我決定了某一日上午去作第三次的參拜。……談到現代的佛寺制度是否需要改良,以及青年僧徒是否需要教育等問題,他老又並不一定執著主見。但是,佛寺制度應該如何改良,青年僧徒應該如何教育等等,請他老發表意見,他又不願意指示。說到末後,他說:“你就是罵死了他們,他們仍舊不能把叢林改好。罵之無益,枉造口業。”在我心坎裡領受到他老的意旨,喚不醒人,自己省些力氣,而又免得造下了口業。

  此次參訪大師,記得是與文濤法師同去的。臨行拜別,他老尤殷殷教誡:“以後寫文章不要罵人。造了口業,趕快忏悔。”所以,我的別號曰“僧忏”者,乃紀念領受大師之訓示的誠意,又不但我的拙作名《口業集》而已。 (以上摘自《印光大師永思集·拜識印光大師的因緣及其印象》)

  第四章 妄 語

  第一節 何謂妄語

  ○妄語:十惡之一。以欺他之意,作不實之言者。智度論十四曰:“妄語者,不淨心欲诳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妄語在佛教中說,分為三大類: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最重要的是犯大妄語罪。

  大妄語具備五個條件,即成重罪不可悔:

  (一)所向是人——對人說大妄語。

  (二)是人想——認定對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生。

  (三)有欺诳心——蓄意要使對方受欺騙。

  (四)說大妄語——自己未證聖果聖法,而說已證聖果聖法,乃至實未得四禅定,而說已得,實未見天來、龍來、神來、鬼來,而說見到天來、龍來、神來、鬼來。

  (五)前人領解——對方能領解所說的內容,如對方是聾人、癡人、不解語人,及向非人、畜生等說大妄語,不犯重罪。

  妄語的定義是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聞言聞,聞言不聞。

  妄語的方法是自妄語、教人妄語、遣使妄語、書面妄語、理相妄語(現異惑眾,表示已非凡夫的身行威儀,又如默認、暗示、點頭、手勢)等。凡是存心騙人,不論利用何種方法,使得被騙的人領解之時,不管能否達到妄語的目的(如求名聞利養),即成妄語罪。

  故意的互相標榜,甲說乙是聖人,乙也說甲是聖人,以期求得第三者的恭敬供養,而實則皆非聖人者,也算大妄語罪。如果不以大妄語騙人者,一切欺诳,皆屬小妄語。若為救護眾生,菩薩可作方便妄語,比如有醉漢要殺某人,實見某人而騙醉漢言未見某人者,無罪。

  大妄語具足以上所舉五個條件,成重罪不可悔;雖作大妄語而言詞不清或對方不解者,中罪可悔;向天人作大妄語,天人解者中罪可悔,不解,下罪可悔;向畜生作大妄語,下罪可悔;欲說已得阿羅漢果,錯說已得阿那含果,凡是類此心口不相應者,雖作大妄語,使人領解,皆得中罪可悔。說世間妄語诳他者,皆為可悔罪。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

  ○假定有人說你這個人很了不起,你證了什麼果了,你不一定說:“是,我是!”只要你不否認,心裡默然接受,人家就會認為是這樣,所以沒有開口,也可能犯妄語。世間上就常常有這種狀態。只要內心當中有騙人的欲樂,出聲是犯,不出聲還是犯,這一點我們要注意。而且不論你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別人的利益,只要是有意騙人,你就犯了。(日常法師著《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 《地藏十輪經》上說:透過修持十善業道最後能夠成佛,假定有人乃至命存以來(就是在生前),連最起碼的一個善業道都不曾好好地努力防護過,卻說:“我是大乘,我是求無上菩提的,這個都是小乘、下士的,不要去管它。”如果這樣說的話,這個人是“至極詭詐”,他是騙人,說大妄語,因為世尊很明白地交代我們必須這樣努力。 (日常法師著《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 妄語包括四種:妄言、绮語、兩舌、惡口。妄言就是說謊話,绮語就是低級下流的俏皮話,兩舌就是挑撥是非,惡口就是罵人。這四個方面都不要去做。這個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不罵人是可以做到的,不說低級下流的話也是可以做到的,不挑撥是非完全可以做得到,不說謊話也應該做得到;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往往我們把這個謊話的范圍無限地擴大了。

  比如說,我們有許多年輕的朋友還不是家長,在家庭裡僅僅是一個小字輩,在工作單位也是小字輩的。我們想去廟裡參加一個活動,那麼你能不能這麼說呢:“今天廟裡有什麼活動,我去參加,要請個假。”這要看情況,如果家裡人都認同,這樣說完全沒問題,如果家裡的人還不認同,你就要方便地說,今天串個門。那是不是妄語呢?那不是妄語,那是一種功德語,護持自已的功德,是一種方便,是一種智慧。那麼在單位也同樣如此,你不能到處長科長那裡去說,我今天上廟裡去燒香。科長也好,處長也好,當時可能會批評你一頓,最後還要在檔案裡寫上,那你就比較麻煩了。最後提級和獎金都沒有你。這是說你要方便地護持自己的戒,方便地來護持自己的信仰,保證自己的宗教生活、修行生活能夠很順利,這就是方便。象這樣說我去串個門,或者說家裡有個什麼事,這些都不是妄語。 (淨慧法師2004年第十二屆夏令營三皈五戒開示)

  ○五戒中所要戒除的妄語,主要是指大妄語,不是普通一般騙人的話,那是小妄語。 (妙蓮老和尚《五戒是良師》)

  ○“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法相,謂證果等,名增上慢。”像我在前面舉的例子,我遇到這個老人,念佛念了很多年,自己認為證阿羅漢,她不是騙我,她是誤會,功夫稍稍得力。 (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466集)

  第二節 妄語果報

  一、妄語十罪

  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口氣臭。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五者常被誹謗。丑惡之聲周聞天下。六者人所不敬。雖有教敕(音赤)。人不承用。七者常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大智度論卷十三,龍藏78冊365頁)

  “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這一句經文,《智度論》上引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所以是經文。我們要記住:

  第一個“口氣臭”。喜歡绮語、妄言的,你走近一點你就聞到他口臭,確實有。我在沒有學佛之前這個绮語不知道造多少,喜歡開玩笑,喜歡挖苦別人。年輕不知道,有意無意得罪很多人,以後造成很多障礙,學佛之後才明了。

  第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那在今天這個社會就多了,善神是護法神,護法神走了,不護持你。

  第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縱然他講的真實話,沒人相信他,他說的好話、說的真話,為什麼人不信?先世造的口業重,這一生當中沒有人相信。

  第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世出世間重要問題都會找一些人在一起商量,征求意見來解決問題。這些事情人家不邀請他參與,這是什麼?這也屬於口業,心口不善自然感召。

  第五,“常被誹謗,丑惡之聲,周聞天下”。這第五種常常被人毀謗,毀謗這些人未必有事實,所謂造謠生事,現在這個社會特別多。

  第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這也是妄語的業,包括四種。社會一般大眾不尊重你,雖然你有很好的教誨,別人不相信,別人不會依照你的教誨去落實。人到沒有信用的時候,這個現象就產生。

  第七,“常多憂愁”。憂慮多,也就是妄想多、雜念多,心不清淨。心不清淨身體就不健康,肯定有連帶關系。

  第八,“種誹謗業因緣”。毀謗是果報,毀謗有因,因是什麼?因就是口業。常造口業,喜歡造口業,你帶來的也是種種毀謗,什麼樣的因,感什麼樣的果報,這也是一定的道理。

  第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口業太重,地獄裡面所說的拔舌地獄。造口業,讓我們立刻就想到拔舌地獄,拔舌地獄是他必須要受的。他的口業,不善的影響,影響的面有多大,就是受害有多少人,影響的時間有多長,這裡頭有受不同的罪報。影響大的全都在無間地獄,拔舌地獄度過之後再到無間,可見這個事情非常可怕。

  第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過去喜歡毀謗別人,這一生當中,這是從地獄出來還有余罪在,余罪帶給你的果報,就是有很多人有意無意的毀謗你。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淨土大經科注》第464集;有的條目僅節錄了其中要點。)

  二、墮三惡道

  ○一切業中。破僧妄語最為極惡。彼得阿鼻地獄。經一劫住。十三聚火圍繞其身。 (法勝阿毗昙心論卷二,小乘論,龍藏104冊79頁)

  ○未曾有經雲。妄語有二。一重。二輕。為供養故。外現精進。內行邪濁。向人妄說得禅境界。或言見佛。見龍鬼等。名大妄語。墮阿鼻獄。復有妄語。能令殺人。破壞人家。或違失期契①。令他瞋恨。名下妄語。墮小地獄。其余戲笑。及諸理匿禁事。有言無。無言有。不犯。 (沙彌律義要略增注卷上,卍新纂續藏經第60冊)

  【注釋】①違失期契:譬如借錢,給人定的有約,時間到了不還錢。這屬於欺騙,而且裡頭有盜罪。(淨空法師講錄摘要)

  ○若人妄語說。口中有毒蛇。刀在口中住。炎火口中然。口中毒是毒。蛇上毒非毒。口毒壞眾生。命終墮地獄。 (正法念處經卷五十,龍藏56冊806頁)

  ○若人離實語。一切善人捨。今世猶如草。後世惡處燒。 (正法念處經卷八,龍藏56冊126頁)

  ○佛告諸比丘言。若復有人虛詐妄語。诳惑世間希求財利。養活身命及奴馬等。以此因緣命終之後。必墮地獄受焚燒苦。猛炎熾然相續無間。苦惱燒煮而無窮盡。彼獲如是暴惡之苦皆由業牽。不得遠離地獄諸苦。 (妙法聖念處經卷二,龍藏59冊319頁)

  ○ 未受戒人,犯大妄語,其罪極重。受戒之人,則更加重。如外道每謂彼等得佛法之真傳,六祖亂傳法,法歸於在家人,僧人皆無法,彼師乃某佛某祖師一轉,說此法者,總為求名聞利養故。受戒之人,亦有好名,或求利養,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是人縱有修行,以心地不真,必不得佛法之實益。而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之罪,不知何年何劫,方才消滅也。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常逢春居士書九)

  ○此事勿道不能悟,即能悟亦難了生死,以仗自力故也。若不知妄說,則其罪極大,名為妄談般若,報在地獄。以其能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故也。切戒切戒!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復卓智立居士書三)

  ○ 今之口談大乘,自命悟道。謂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煩惱即是菩提,何必斷煩惱。淫怒癡即是戒定慧,何必斷淫怒癡。由是之故,出言則高於九天之上,行事則卑入九地之下。如是之流,名為佛怨。比之不知佛法而謗者,罪深萬倍。其曾研究佛法,非全無利益,但作未來得度之因。其以身謗法之罪,不知經幾何劫量,在三途中受諸罪苦也。(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鄧新安書)

  三、若生人中

  ○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诳。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龍藏第26冊138頁)

  ○ 若彼妄語樂行多作。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一切眾生不信其語。諸善眾會善長者眾。剎利等眾及妻子等。不信其語。口常爛臭。齒亦不好。面皮無色。一切世人妄語枉謗。常生怖畏。親友兄弟知識不固。一切所作不得果利。於一切人不得饒益。如是妄語。是不可愛。非是可樂。非是可意。成就如是不善業果。 (正法念處經卷一,龍藏56冊第10頁)

  四、妄語受報實例

  1、羞愧至死

  ○《感應篇匯篇》中說:唐朝有位姜撫,他穿戴道士的衣冠進入京城,無人認識他,他就說自己有幾百歲,有長生不死救度世人的方術。在他侍奉唐玄宗時,得到皇上的恩寵而名聞一時。後來,有一位太學生①荊巖去見他,問他說:“先生是哪個朝代的人?”他說是梁朝人。荊巖又問他:“當時你作官了沒有?”他說:“曾經作了西涼州節度使。”荊巖呵斥說:“豈能這樣诳妄,上欺於天子,下诳惑世人,梁朝是在江南,哪裡去找西涼州,只有四平、四安、四征、四鎮將軍,哪裡來的節度使。”姜撫無以應答,慚愧得無地自容,幾天之後就死去。(益西彭措堪布《因果明鏡論》)

  【注釋】①太學生:太學,即國學,我國古代設於京城的最高學府。太學生是指在太學裡就讀的學生。

  2、東坡被屈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天資聰穎,過目成誦,出口成章,被譽為“有李太白之風流,勝曹子建之敏捷。”蘇東坡官拜翰林學士①,在宰相王安石門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蘇轼②(音式)自恃聰明,常常出言多有譏诮之意。

  蘇東坡在湖州做了三年官,任滿回京。想當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貶的結局,這次回來應投門拜見才是。於是,便往宰相府來。此時,王安石正在午睡,書僮③便將蘇轼迎入東書房等候。蘇轼閒坐無事,見硯④下有一方素箋⑤,原來是王安石兩句未完詩稿,題是詠菊。蘇東坡不由笑道:“想當年我在京為官時,他寫出數千言,也不假思索。三年後,正是江郎才盡,起了兩句頭便續不下去了。”把這兩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呀,原來連這兩句詩都是不通的。”詩是這樣寫的:“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在蘇東坡看來,西風盛行於秋,而菊花在深秋盛開,最能耐久,隨你焦干枯爛,卻不會落瓣。一念及此,蘇東坡按捺不住,依韻添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待寫下後,又想如此搶白宰相,只怕又會惹來麻煩,若把詩稿撕了,不成體統,左思右想,都覺不妥,便將詩稿放回原處,告辭回去了。第二天,皇上降诏,貶蘇轼為黃州團練副使⑥。

  蘇東坡在黃州任職將近一年,轉眼便已深秋,一日忽然起了大風,風息之後,後園菊花棚下,滿地鋪金,枝上全無一朵。東坡一時目瞪口呆,半晌無語。此時方知黃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對友人道:“小弟被貶,只以為宰相是公報私仇。誰知是我的錯了。切記啊,不可輕易譏笑人,正所謂經一事長一智呀。”

  蘇東坡心中含愧,便想找個機會向王安石賠罪。想起臨出京時,王安石曾托自己取三峽“中峽”之水用來沖陽羨茶,由於心中一直不服氣,早把取水一事拋在腦後。於是便想趁冬至節送賀表到京的機會,帶著“中峽”水給宰相賠罪。

  此時已近冬至,蘇轼告了假,帶著因病返鄉的夫人經四川進發了。在夔(音葵)州與夫人分手後,蘇轼獨自順江而下,不想因連日鞍馬勞頓,競睡著了,等到醒來,已是“下峽”,再回船取“中峽”水又怕誤了上京時辰,聽當地老人道:“三峽相連,並無阻隔。一般樣水,難分好歹。”便裝了一瓷壇“下峽”水,帶著上京去了。

  蘇東坡先來到相府拜見宰相。王安石命門官帶蘇轼到東書房。蘇轼想到去年在此改詩,心下愧然。又見柱上所貼詩稿,更是羞慚,倒頭便跪下謝罪。

  王安石原諒了蘇轼以前沒見過菊花落瓣。待蘇轼獻上瓷壇,取水煮了陽羨茶。王安石問水是從哪裡取的,蘇東坡說:“巫峽”。王安石笑道:“又來欺瞞我了,這明明是“下峽”之水,怎麼冒充“中峽”的呢?”蘇東坡大驚,急忙辯解道誤聽當地人言,三峽相連,一般江水,但不知宰相是怎麼辨別出來的。王安石語重心長地說道:“讀書人不可道聽途說,定要細心察理,我若不是到過黃州,親見菊花落瓣,怎敢在詩中亂道?三峽水性之說,出於《水經補注》,上峽水太急,下峽水太緩,惟中峽緩急相半,如果用來沖陽羨茶,則上峽味濃,下峽味淡,中峽濃淡相宜,今見茶色半天才現,所以知道是下峽的水。”蘇東坡敬服。王安石又把書櫥都打開,對蘇東坡說:“你只管從這二十四櫥中取書一冊,念上文一句,我若答不上下句,就算我是無學之輩。”蘇東坡專揀那些積灰較多,顯然久不觀看的書來考王安石,誰知王安石竟對答如流。蘇東坡不禁折服:“老太師學問淵深,非我晚輩淺學可及!”

  蘇東坡乃一代文豪,詩詞歌賦,都有佳作傳世,只因恃才傲物,口出妄言,竟三次被王安石所屈,從此再也不敢輕易譏诮他人。(商謀子《做人做事做領導》)

  【注釋】①翰林學士:官名。唐初常以名儒學士起草诏令而無名號。德宗以後,翰林學士成為皇帝最親近的顧問兼秘書官,有“內相”之稱。唐代後期往往即以翰林學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學士仍掌制诰,即承命草擬诏令。②蘇轼(1037-1101):即蘇東坡,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為“唐宋八大家”之一。③書僮(音童):在官府協助抄寫或辦雜務的少年。④硯(音燕):硯台,筆硯。寫毛筆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數用石做成。⑤素箋(音素間):箋,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寫書信。素箋即白色的箋紙。⑥團練副使:官名。團練使,唐至元年間設置的地方軍事長官。有都團練使﹑州團練使兩種。至宋代,團練副使是散官官階之一,是一種級別的象征。散官與職事官相對而言,是有官名而無固定職事之官。團練副使實際上這個官銜是專門安置政治上失勢貶職暫不用的官員。

  3、造謠慘死

  ○ 御史佛倫公,是先父姚安公的老朋友。他說有個富貴人家雇了一個奴僕,因為游手好閒且不務正業,被主人辭退了。不料他對主人懷恨在心,從此便制造種種流言蜚語,誣陷主人家庭生活淫亂,男女亂倫,而且說得繪聲繪色,有根有據,這謠言一下子就傳開了。這家主人對此也有耳聞,但無法鉗住這奴才的嘴巴,又不能跟這樣的小人去爭辯。婦女們只好燒香磕頭,求神靈來制止,澄清這種謠言。有一天,這奴才正在和他的狐朋狗友坐在茶館裡指手劃腳,胡說八道,四座客人正聽得入神,忽然這奴才一聲怪叫撲在桌上死了,也找不出他死亡的原因,只好以痰厥①報官。官府出錢把他草草收殓掩埋。可憐棺薄土淺,竟被一群野狗扒開,吃得個血肉狼藉,只剩下幾根骨頭,人們才明白這是他負心的報應。 (紀曉岚寫的因果故事)

  【注釋】①痰厥(音絕):中醫病症名。指因痰盛氣閉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症。

  4、不識說識

  ○從前有一個朋友,在大庭廣眾中,談及一位貴客,此人說與那位貴客交誼最深厚。沒多久,那位貴客偶然來到,此人居然不認識,與他作揖推讓,還悄悄問旁人來者是誰,旁人說:“這位就是你剛才所說與你交情最好的人啊。”滿座的人都看著他鬧笑話。 (演蓮法師《安士全書》譯白)

  【按】編輯到這一段時,筆者想起多年前在公司上班時,一次與領導談話,領導順便談及基層某經理在酒桌上出丑,與此事簡直沒有區別,真是無獨有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