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甘露116:內在的無明煩惱得到調伏,就有智慧了
發布:青燈古衣
次第是什麼意思呢?比如我們蓋一座樓,先要把地基打牢固,然後慢慢壘牆壁、架樓板、鋪地磚等等,有它的前後次第。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沒有做地基,直接就在泥土上面壘房子,等到蓋得高的時候,房子就會倒塌。
修行也是這樣,它有相應的次第———目標是什麼,下手處在哪裡,先修什麼後修什麼,前後怎麼配合等等,都要在善知識的指導下認識清楚,按照次第去修,才不會走彎路、錯路,才容易成功。
次第沒有弄明白就盲目去做,很容易出偏差,要麼事倍功半,要麼半途而廢,都是因為對修道的次第不甚明了所致。
所有的佛菩薩、善知識,都要引導我們成佛。怎麼成佛呢?
就要按照次第一步一步去學,一步一步去修。學
的內涵是明確目的地,認清道路和方向;修的內涵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走。學跟修,就是我們所談到的見跟行。
有了次第之後,還要有方法。
好比我們對造房子的次第一步一步弄明白了,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實際的經驗和操作方法,這個房子依然蓋不起來。
學佛修行也是一樣,還有一個具體怎麼修的問題。
有人認為自己知道了次第就能夠修得上去,那也未必,如果沒有方法、不得要領,依然修不了,所以方法就非常關鍵了。挖地有挖地的方法,煮飯有煮飯的方法,炒菜有炒菜的方法,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
這種方法是一種經驗的傳承,有修行的人必定有修行的經驗,才有辦法對我們做指導跟引導。
反過來說,如果不是在修行上面累積了很多的經驗,是不足以去指導人的。
比如說,你掌握了很多醫學常識,但是沒有實際的臨床經驗,依然是不敢給人看病的,看病也容易發生誤診。
一個看了幾十年病的醫生,他只要眼睛稍微看一下,手摸一下脈相,就知道患者得了什麼病,就可以開藥,並且是很准確的。
我們常常講學佛要種正因,意思是知道了學佛的目標是成佛之後,就要在因地上去努力,因正才能果圓。但是如果不明修道的次第、方法,那又如何種成佛的正因呢?就猶如播種一樣,你究竟怎麼來播種呢?、
如果沒有挖地、平地,沒有把地裡的石頭、雜草去掉,我們的種子種下去,最後的收成肯定會受影響,甚至也可能沒有收成。因為土質太差,種子種下去不能生根發芽。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如果太僵硬了,都是煩惱發生現行,都是雜草石頭,善法的種子種下去就會被埋沒,無法生根發芽。
因此學佛一定要把基礎先打好,怎樣依止善知識,怎樣親近善友,怎樣聽聞佛法,怎樣讓自己成為一個具相的弟子,這些基本條件要先具備。
基礎不穩固就想去種這個正因,就如同地沒有整好就去播種一樣,最後不僅沒有收成,甚至連種子也浪費了。
很多人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比較好奇,發心很大,用功也很猛,但久了之後,就發不起來了,退心了,堅持不下去了。
其原因就是基礎性的修習沒有做好,沒有集聚學法的資糧,條件不具足,就像土地沒有墾好一樣。
這是很多人學佛過程當中常常發生的問題,想用很快的時間修出一個什麼模樣、境界出來,結果不僅沒有修成,最後連學佛法的興趣都沒有了,對佛法的信心都動搖了,會覺得佛法不是很靈驗啊!
這些都是由於不知道次第,又沒有正確的方法,盲修瞎練造成的。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成佛的途徑。怎樣按照這條路一步一步去走,走好走穩,最終成佛,是有它的次第和方法的。
我們依止善知識修學佛法,其目的就是要對學修的路越來越明晰和笃定,越來越有方法。
有沒有方法的表現在哪裡呢?在於能不能調伏自心。
調伏自心是要調伏心中的煩惱,學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要對治煩惱。如果不能調伏自心,就說明沒有方法;如果能夠調伏自心,就是有方法。內在的無明煩惱得到調伏,就有智慧了。
有人說,我不生氣,也不罵人,是不是煩惱調伏了呢?單單不生氣、不罵人還不夠,還要看內心有沒有光明?有沒有力量?有沒有承擔心?內心中有力量去面對各種境界的考驗,承擔利他的責任,就是有智慧,就是煩惱真正得到了調伏。
我們要調伏自心,就要觀待好心和境的關系。
在學佛修行之前,我們的心都是隨著境界轉———看到好的境界,就起貪心;看到不好的境界,就起瞋心。
因此剛剛開始用功的時候,需要遠離外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防護根門,遠離外境”。
遠離外境才能防護根門,才能有辦法轉心。
但是遠離境界之後,慢慢地,內心跟外在的境界中間就會有距離,雖然我們看到各種人事物,或者聽到別人反映的問題,但是實際上自己內心當中會產生一片空白的境界,覺得這些東西好像跟自己沒有什麼關系。
這是大部分有用功的人會有的一種感受,這就是我們離境修的時候,沉空滯寂所造成的問題。
比如我們要觀空、證悟空性,要達到觀空證空而出有才可以。
如果我們一直在觀空,而卻少慈悲心等法類的修習,一旦證悟空性,就會在這個境界中出不來,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為內心中有這麼一塊空白地帶,就接受不進外在的境界。
佛世的時候,須菩提的舅舅長爪梵志非常自負,他喜好辯論,去找釋迦牟尼佛辯論時立了一個宗:一切法不受。
釋迦牟尼佛就問他:一切法不受的這個說法你受不受?其實這也是一個受。
受有三種:苦受、樂受、捨受,如果一切法不受,就落到捨受中去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不領受境界、拒絕境界時也有受,它就是捨受。
當我們落到捨受中,而自己又不知道的時候,就是處於無明的狀態。
如果我們的心長期遠離境界、拒絕境界,對外境逐漸就不敏感了,面對具體的人事物時,常常無法判斷現在應該怎麼辦?這件事情怎麼處理?
最後,我們的心就會喪失面對境界的能力,不能面對日常生活中種種境界的挑戰,這就是沒有承擔心的表現。
沒有承擔心就不可能發菩提心,大乘行者要發菩提心,在廣大承擔中面對種種境界去歷練。
菩提心是心心念念不捨有情,如果不能面對境界,就與菩提心相違背了,也有違我們調伏自身煩惱的本意。
沒有承擔心、沉寂偏空是一個將佛法學偏而導致的比較大的問題,是由於沒有把握住修行次第和方法中的關鍵點所致,只有依靠具量的善知識的引導,才能避免這類問題。因此,修學佛法對善知識的信心是根本,次第和方法就是決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