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佛門教學目的是教你開智慧,決定不主張多聞

發布:清淨自在

  佛經看不懂,要不要研究?現在人,要。實在說,研究沒用!研究也不懂,不需要研究。只要去念、只要去讀,恭恭敬敬地讀,忽然有一天自然就蹦出來了,就全都明白了,那就是古人講的“其意自見”。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外來的需要學習,這不是外來的。那佛告訴我們,外頭根本就沒東西,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變現一切法,“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只要你用真心,你就明白了。

  麻煩的是,麻煩是我們用的全是妄心,不是真心,那就曉得,惠能大師用真心。真心是什麼、什麼樣子?眼見色、耳聞聲,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你看,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他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心;沒有這個東西,沒有妄心。沒有妄心,那個作用就是真心。真心就一切通達,你不問他,他不知道,他心清靜什麼也沒有;你問他的時候,隨問隨答,答出來是妙慧、絕妙的智慧,沒有一樣不知道,給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一定定功功夫的人聽到了,他就大悟、就大徹大悟;沒有定功不行。定功要到差不多跟他相等,還差那麼一點點,他一提起,你就突破了,你也徹悟了。這些理論跟方法非常重要,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每一個都想求智,就是學不到,求了一輩子都還是迷惑顛倒,什麼原因?不懂理論,不懂方法;用錯了心,用錯了方法,所以一生智慧不開。

  佛門的教學,目的就是教你開智慧,決定不主張多聞。佛家主張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意自見”,這是佛法主張的。一定要你“自見”、一定要大徹大悟,這是修行、讀書的目的,不重記問之學。你說記得很多、念得很多、很廣、很博,佛法不重視;佛法重視“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今天早晨定弘師從台灣打個電話給我,他在那邊學戒律,現在已經三個星期了,一般講,習慣了、已經很熟悉了,非常歡喜。我祝福他,他問我們大家好。學佛,不從戒律上扎根,是假的,不是真的。釋迦牟尼佛反對躐等,贊成循序漸進。好像念書一樣,一定小學、中學、大學,要循序,這是對的;躐等,佛不贊成。經典裡面有文,世尊說“佛子”,叫著大家:“佛弟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是經文,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佛不承認你,不承認你是他的學生。那麼佛的基礎是戒律,不從戒律上下手,佛不承認你是他的弟子。

受戒,那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我在初學佛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那換句話說,形式有沒有,沒關系!譬如持戒,老師告訴我,“不殺生”這條戒你真正做到了,對於再小的動物你都不會去傷害它,那這條戒你沒有受,但是你已經受了,佛那個地方承認你受了,你並沒有在出家人面前受戒,佛承認你受了;你在出家人邊上受了戒了,沒做到,佛不承認你,這就是佛“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是干什麼用的?是表演,像舞台表演,給一般不信佛的人看的。

  摘自《淨土大經科注》第233集 2013年3月26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