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所謂的上師竅訣的攝受是什麼?

發布:迷覺

  三大弟子再次問道:“所謂的上師竅訣的攝持,總的來說,也就是清淨守持三戒,三門勤修善法,之外沒有別的吧?”

  所謂的上師竅訣的攝受是什麼?就是清淨地守持三戒(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三門(身、口、意),勤奮地、努力地去修這些善法,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吧?

  尊者回答:“清淨受持三戒,但若對三界輪回沒有生起出離心,還會成為輪回之因。”

  “清淨地受持三戒”:“清淨”指表面上清淨;“三戒”是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這三戒都守持得特別好,但若是對三界輪回沒有生起出離心,即使再清淨,也會變成輪回之因。

  “我修的是大乘法啊!我修的是密宗啊!這都應該是出世間的吧?我修的不是世間法。”不一定!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看你有沒有生起出離心。若是生起了出離心,有了出離心的攝持,都是出世間法。包括看似是世間法,其實都是出世間法。若是相續中沒有生起出離心,這些出世間法,大乘法,還有密法,到你這裡都變成了世間法,也是六道輪回之因。只能得到一些世間的福報而已,根本無法能夠超出世間。

  所以我經常講,最基礎就是出離心。現在有很多修淨土的,根本就沒有修這些基礎法。有些修大圓滿法的,根本不修加行,有的修加行,但是只修五內加行,不修四外加行。

  在2006年第一屆百日共修中,我最強調的就是四外加行,對五內加行不是很強調。那個時候我講過一句話:“修加行比修正行還難,修四外加行比修五內加行還難。”為什麼這麼說?其實基礎是最難的,有了基礎修什麼都不難了。像現在的孩子們學習一樣,若是有了一定的基礎,學什麼都不難;否則學什麼都非常得難。

  學佛修行也是這樣,基礎是最難的,出離心是最難的。有的人五內加行修完了,還修了好幾遍,但是相續沒有什麼變化啊,出離心沒有生起來,菩提心沒有生起來。這是什麼原因?自己想一想。

  “我要修加行了”,然後先念皈依的四句偈頌,就趕數量,十萬遍完成了。接下來修發心,念偈頌,也趕數目,十萬遍完成了。然後要修除障法了,念百字明,十萬遍完成了。然後就開始修曼茶羅,擦啊、念啊、擺啊,十萬遍完成了。開始修上師瑜伽,磕大頭。整天磕啊磕啊,把膝蓋磕破了,額頭也磕破了,覺得自己很精進、很虔誠。五內加行都完成了,相續還和以前一模一樣,煩惱一點都沒減少,習氣一點都沒改變,也許煩惱更多了,習氣更怪了。“我可了不起了,五內加行都修完了。”到處宣揚,在這也說,在那也說,宣揚自己的善根。這也是毀壞善根的四因之一。

  我們修加行這麼多年,我為什麼一直沒有要求數量?就怕都趕數量。數量不重要,質量最重要。所謂的皈依、發心,說得都好聽。慈悲心、菩提心,也都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有真正的慈悲心嗎?

  真心想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一切眾生安樂,這叫慈心和悲心,它是沒有分別的。我們特別分別。“這個人很善良”,開始要發慈悲心了。“這個人太惡毒了,不能給他發慈悲心”,開始要嗔恨了。“這個人對我很好”,開始要發慈悲心了。“這個人對我不好”,就嗔恨,就不發慈悲心了。佛法裡講的慈心和悲心不是這樣的。無論是對親人還是對仇人,無論是對善人還是對惡人,都是一樣的。對惡人、仇人更應該發慈悲心,因為他們更可憐嘛!這些惡人正在造惡業,將來還要遭受痛苦,更應該慈悲他們。這些仇人現在來嗔恨自己,傷害自己,將來他們要感受痛苦、果報,應該更慈悲。

  認為自己很慈悲。對窮人發慈悲心,對富人就不發慈悲心。“沒有事,不用我發慈悲心,他條件挺好。”對那些乞丐、殘疾人發慈悲心,對那些領導,有權力、勢力的人,根本就想不到發慈悲心。窮人也好,富人也好,殘疾人也好,健康的人也好,有勢力的領導也好,普通的人也好,都是一樣的愚癡,一樣的顛倒。我們為什麼要發慈悲心?眾生最可憐的地方是什麼?就是無明與顛倒。你應該知道,誰無明?誰顛倒?誰需要可憐?誰需要發慈悲心?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一樣,無論是健康的還是殘疾的,都一樣。什麼叫慈悲心,什麼叫菩提心?是不是發自內心地在發?自己看一看自己的相續。

  我們現在強調的就是四外加行,就是出離心。你把四外加行學好修好,對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這些道理有甚深的感受和體會,有一定的定解的時候,才會產生真正的出離心。

  一講無常、輪回的痛苦,都不願意學,不願意聽,更不願意去觀想,去思維。現在的人膽子太小了,逃避心太強了。一講地獄,一講輪回,“別講了!別講了!”講一些極樂世界的功德,講一些行善的功德和利益,怎麼發財,怎麼健康,都特別愛聽。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們現在一講六道輪回裡的這些痛苦,一講地獄、餓鬼,就覺得太可怕了。一講善惡因果,就覺得太復雜了。你現在沒學,沒明白,所以害怕。若是你真正懂得了,真正明白了,輪回並不可怕,因果並不復雜,就是個轉念。自己一轉念,就不是輪回了。你現在是在輪回,但是你通過修行,心態、念頭一轉,就不屬於輪回了。

  我們就是不專心。你吃飯是很簡單容易的事,到齋堂盛好飯,端過來“呼噜噜”地喝下去了。修法的時候若是真正能專心,超越輪回比吃飯還簡單、容易。輪回也好,涅槃也好,就是個轉念。念轉不過來,就是輪回;念轉過來,就是涅槃,就這麼簡單。輪回並不可怕,因果並不復雜,因果也是種自然規律。若是懂了因果、輪回的實相和真理,心裡的煩惱、痛苦自然就解開了,自然就消失了。這是你解脫、快樂的一種方法。

  出離心是要超越的。心要超越世間,不要被世間法控制自己的心,要由自己的心來控制世間法,這叫出離心。不要讓煩惱來控制自己的心,要由自己的心去控制煩惱,去解脫煩惱。不要讓業力牽引自己,讓一切緣法都成為自己成就的助緣,利益眾生的助緣,這叫出離心。

  很多人都不明白,一講出離心,都覺得“我是不是要離開家庭?是不是要放棄工作?是不是要放棄這一切?”不是!出離心是心要超越,心要自在。心超越了,心獲得自在了,這叫出離心。若是沒有出離心,都屬於是世間法。所以四外加行非常重要,出離心非常重要。四外加行修好了,出離心生起來了,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都很容易。

  這幾年講百日共修的時候,給大家仔細地講過出離心的重要性。若是沒有生起出離心,無法能生起慈悲心;若是沒有生起慈悲心,無法能生起願行菩提心;若是願行菩提心生不起來,無法能生起證悟空性的智慧,更達不到那種大光明的境界。所以大家按次第來,不要著急,不要小看最基礎的這些法。

  也許有人說:“我看過《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也看過《百日共修開示》,我現在都明白了。”這不叫明白。明白和明白不一樣,聞思修也是有次第的。先聞,然後認真去思維,用心去體會,就又不一樣了。聞慧、思慧、修慧都不一樣。看一看就覺得自己明白了,也許還沒有明白,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這樣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般地學修,是不會真正明白的。若是真正聽明白了,看明白了,這是聞慧。然後要更深入、認真地去思維觀想,這叫思慧。最後用心去體會,落實到實際行動上,親自去體驗,就更不一樣了,這叫修慧。

  真正有聞慧、思慧,在相續中生起修慧,生起定解的時候,才會產生真正的出離心。你的心可以超越世間法,你的心才能獲得自在,這叫出離心。出離心是基礎。

  我這次為什麼給大家講這些教言呢?這些大德的問答都是實實在在、真真正正的竅訣,句句都是竅訣,大家有沒有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