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能受苦受難,才能救苦救難;不能受苦受難,就不能救苦救難

發布:如是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六十三頁,從倒數第三行看起。

  【解】(三)雲何名菩薩法忍。

  前面我們學過,這十種忍裡頭的“內忍”,“外忍”,第三,“菩薩法忍”。

  【解】佛於諸經說微妙義,諸法寂靜,諸法寂滅如涅槃相,不驚不怖,作是念言:“我若不解是經,不知是法,終不得菩提。”是故菩薩勤求咨問讀誦。是名法忍。

  這個意思說得很明白。那就是,佛法確實有它高深的一面,不容易懂,要不要學?要學。為什麼?不學不能成無上菩提,所以一定要學。學,要能忍,要有耐心,不是短時間能成就的。

  佛所說的經很多,並沒有全部傳到中國。古時候交通非常不方便,佛經幾乎全部都寫在貝多羅樹葉上,所以稱為“貝葉”。貝多羅樹葉,我們故宮博物院還有收藏,大家到故宮博物院去看,可以看一看,這個樹葉他給它裁得很整齊,長條的,通常寫四行,兩邊打兩個洞,用繩子穿起來,這是過去梵文的經典。現在印刷裝訂,比從前進步太多,攜帶也方便。這些經書,印度的法師到中國來,中國法師到印度取經,精挑細選,找最重要的,尤其迫切我們需求的,優先挑選出來,不是很重要的就不帶了,減輕行李。以前這些經書,都是馬匹、駱駝背到中國來的。從印度走路到中國,差不多要走一、二年的時間,很不容易。

  這裡頭有不少大乘經典,講的是菩薩法、大乘經,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所以佛隨順眾生的根性,說八萬四千法門、說無量法門。八萬四千對我們人間講的;無量法門是對遍法界虛空界講的。真有,不是假的。

  世尊示現成道是三十歲;十九歲出家,放棄國王的繼承權。他父親是國王,他是長子,他要不出家,將來繼承王位。十九歲他不要了,這是年輕的王子,深深體會到人間太苦了,他出去游玩的時候,看到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看到這些人間苦難,想到如何能夠離苦得樂。

  所以佛教的教學目的是什麼?有人問到我們,我們一定要能回答,佛陀示現教化眾生的目的,就是幫助一切眾生,從天堂到地獄,六道輪回裡面的眾生,還包括十法界,幫助這些眾生離苦得樂。離苦要離究竟苦,離得干干淨淨的,得樂要得到圓圓滿滿的快樂,佛一生給我們干這個事情。

  苦從哪裡來的?從迷惑顛倒,迷失了自性,從這來的。樂從哪來的?樂從開悟來的,對於宇宙人生一切諸法的真相明白了,樂就得到了。所以他用什麼手段?用教學,因為苦樂是果報,果上沒有辦法動,要從因上。因是什麼?因是迷悟,所以他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迷破了,苦就離開了;開悟了,樂就得到了。手段是教學。

  所以他老人家住世八十年,我們中國人講虛歲八十歲,外國人算實足年齡七十九歲,他七十九歲過世的。三十歲開悟之後就教學,三十歲開始,講經教學到七十九歲圓寂,整整四十九年。所以釋迦牟尼佛的身份,我們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他講的這一切經沒有人教他,他怎麼會講?我們用《六祖壇經》這個例子。六祖惠能是中國人,唐朝時候人,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年輕的時候砍柴為業,樵夫。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抗戰時候還有,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中國這個行業有,還有個行業挑水、賣水的,城市裡面的水要靠人挑,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燈,沒有瓦斯,煮飯要燒柴火,所以鄉下的農民專門有砍柴的,挑到城裡面去賣,叫樵夫。有挑水的到城市裡去賣,家家都需要,民生必需品。這種苦力很辛苦,賺錢很少,一擔柴只幾個銅板。那個時候銅板很值錢,大概一擔柴、一擔水,他拿到幾毛錢,一兩毛錢,他就能過一天的生活。所以那個時候城裡面打工的,一個月能賺兩塊錢,就可以養家了,四口之家兩塊錢就夠了。那時錢用銀元,不是鈔票,還沒有鈔票,錢是用銅板,銅板、銀元,一毛、兩毛的,好像也是銀的,都是銀,不像現在,現在用紙錢,就有這種行業。

  能大師沒念過書,他賣柴,柴火賣掉之後,那一天他是賣給一個客棧,客棧就是現在的旅館。那個時代的客棧,大概也不過就有五六個房間,有十幾個房間就很大的客棧,小客棧都是三、五個房間,住幾個客人?頂多差不多十個人,十個人、二十人就住滿了,小客棧,這些都是我們記憶得很清楚,我們經過這個年代。所以古書裡頭記載,我們能夠理解,能夠體會到。

  能大師離開客棧,出來的時候經過窗戶,房間的窗戶裡面有人讀書的聲音。那個時候的窗戶沒有玻璃,用紙糊的,所以能看得見,人看不清楚,聲音可以聽得見。這個人裡頭念《金剛經》,他聽了幾句聽懂了,就站在那聽一會兒,愈聽愈歡喜。一直等到他念完,然後他就敲門進去,這是一個住客棧的客人,就問他:你剛才念的是什麼?我聽得很有道理。這個客人感到很驚訝,《金剛經》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經典,他能聽得懂,這就不是普通人,所以就問起來,他干什麼的。他家裡只有母子兩個人,父親過世了,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砍柴為業,所以到這邊賣柴,問到這個《金剛經》,聽了歡喜。

  這個居士看到這樣的人才,覺得很難得,那一年他二十四歲,很年輕,就勸他到黃梅去參學,去見五祖。那他生活沒辦法了,這個居士就送十兩銀子給他,十兩銀子,他一生的生活費用就夠了;再有念佛的這些朋友、佛友,聯絡幾個人,代他照顧他的媽媽,這樣他就放心了。他到黃梅去參學,在黃梅住了八個月,五祖衣缽就傳給他了,所以他得衣缽,也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師,二十四歲。

  這講到要“忍辱”,能不能出來弘法利生?不行,為什麼?人家瞧不起你,別人不服。跟五祖修行的人很多,有幾百人,當中以神秀是大師兄,每個人都認為繼承五祖的一定是神秀,不可能是別人。所以五祖宣布要傳法,叫大家每個人作一首偈送給他看。三天沒有人送,為什麼?大家都認為是神秀的,我們都比不上神秀,作這個是白作了。神秀自己心裡也有數,大家不敢呈遞偈頌,都是為他,那他要不作,說不過去了。

  所以他是,真是也費盡心思作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作這首偈,也不敢送給五祖,把它貼在牆上,心裡盤算著:五祖要說好,贊歎,就出來承認,是我作的;如果說不好的話,算了,我就不敢認賬。這麼一個心態。

  所以有人告訴五祖,有人寫了一首偈貼在牆上,五祖去看,看了之後很贊歎,不錯,很好,囑咐這個寺裡頭出家、在家的二眾,應該依照這個偈子修行,有好處。然後五祖就召見神秀,神秀承認了,五祖說沒見性,過兩天再寫個偈子給我看。這個信息馬上就傳遍全寺,上上下下人都知道。惠能大師在碓房裡聽到了,有人念聽到了,聽到之後他也說,找個人帶他,貼在什麼地方,帶我去,我也想在那裡磕三個頭,禮拜、恭敬、贊歎、供養。

  這個地方裡面我們能看到,能大師老實、聽話、真干,在黃梅住了八個月,這個廟裡面,客堂貼了這,他不知道客堂在哪裡,你就曉得這個人老實到什麼程度。五祖叫他在碓房舂米,他就在碓房,大概碓房附近,其他地方他沒去過,人家成就,這是定功,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分別執著,不好奇,師父叫我干這個,我就天天干;不叫我干的,我就乖乖地把自己事情做好,在這個裡頭練功,真在那裡修禅定。沒有定,哪能開悟?!

  所以他就去了。去了,在那裡拜了幾拜之後,他告訴別人,他說你們幫助我一下,我也有首偈,我不會寫字,你們替我寫。他把神秀偈子改掉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偈子一貼上去之後,立刻傳到老和尚那邊去了,老和尚馬上趕來,把這個偈子撕下來,把它擦掉,告訴大家,沒見性,平息下來了。

  接著老和尚巡寮。巡寮,這是方丈老和尚他的事情工作,一個月總是一兩次,就是寺廟到處都看一看,了解狀況,這叫巡寮。巡寮干什麼?不能單單去找惠能,用巡寮的方法統統都看一遍,就到碓房,到碓房就問他,他舂米:米熟了沒有?惠能說早就熟了,還沒有篩,欠一道,還沒有篩,早就熟了。他們說話別人聽不懂。五祖在碓上,用他的拐杖敲了三下就走了,惠能知道,別人不知道,意思是什麼?三更到方丈室去見他,他懂。旁邊很多人,這個秘密不能洩露,他知道。

  三更果然他到方丈室,門是掩著的,沒有關,一推就進去了,見到五祖。五祖很歡喜,你果然來了,門關起來,用袈裟把他圍起來,給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開悟了,真開悟了,說了五句話,“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這第三句。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具足整個宇宙。宇宙從哪裡來?自性變現的。

  所以他後頭又說第四句,“本無動搖”,那就是自性本定,所以一定要修定,你才能見性;沒有定功,你的心是動搖的,見不到性。

  末後一句,“能生萬法”。“萬法”是全宇宙,全宇宙是自性變現的。五祖一聽,行了,衣缽就給他了,叫他趕快走。而五祖在房間裡三天沒出門、沒出房間,大家認為和尚身體不舒服,要多休息,實際上五祖是給他三天時間,叫他走得遠遠的,怕人家追,追不上。都清楚,什麼原因?嫉妒障礙,釋迦牟尼佛在世,有提婆達多、六群比丘,專門作惡,破壞釋迦牟尼佛的道風,讓人謗法,造業。

  惠能大師出現在唐代,那個時候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高僧大德太多了,還有嫉妒障礙,還有不服的。

  我們今天,你要是修得好、講經要是講得好,嫉妒障礙來了,要修忍辱波羅蜜;不能忍,那就沒法子了。好在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做出忍辱的榜樣給我們看。祖師大德真有成就的,緣不成就,要藏起來,他躲在獵人隊裡頭十五年,不是短時間。十五年這麼久,嫉妒障礙慢慢平復淡了,大家把這個事情忘掉了,也不放在心上了,他這時出來了,出來教化眾生,禅宗興旺起來了,興旺了一千年。在他手下大徹大悟的,四十三個人。達摩祖師傳來的,一代就傳一個,傳到第六代,六祖傳了四十三個,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真的是空前絕後。六祖以後,這四十三個學生,他們所傳下來的,一、二個的多,三、四人的很少。可是六祖傳得多,四十三個,一個人傳兩個,差不多就一百多個了,開悟的大德,所以禅宗非常興盛。

  他末後說的這句話,“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一句很重要!宇宙不是神造的,不是上帝造的,是自性變現的,自性能生能現,現的是什麼世界?《無量壽經》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自性現的,沒有例外。把自性現的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回,這是阿賴耶干的,自性裡沒有。自性只是能現,能生能現,不能變。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自性是真心,這是諸位要知道。這裡講的自性是真心,真心沒有生滅,真心沒有染污,真心沒有動搖。

  ……

  佛法,續佛慧命重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優越的文化。這個地球上這麼多年來,多少國家族群,包括宗教,都沒有辦法跟中國相比。

  創造中國文化這些古聖先賢,歷史上記載的三皇五帝、堯舜禹湯、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我總感覺到他們不是凡人,佛菩薩再來的,要不然怎麼能傳這麼好的東西傳下來?!在中國用了幾千年,至少用了三四千年,沒有出事情。近代滿清亡國之後,進入民國,民國把中國傳統都丟光了,出現了社會不祥和、群眾互相欺詐、沒有信用、社會的動亂,災難這麼多。古時候有,很少,這歷史上有記載,證明中國傳統這些東西管用。

  湯恩比博士說得好,整個地球社會動亂,他說中國人遇到困難,只要回頭找老祖宗問題就解決了,在全世界哪一個國家族群老祖宗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你去找,找不到,老祖宗懂得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只有中國這一個族群,沒有第二個。老祖宗留下來這些東西,這是真正的寶,其他的寶是假的,其他那些寶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身心健康、幸福快樂,做不到,頂多帶給你的是些財富。佛說財為五家共有,你命裡要沒有財,財再多,很快就散掉了,那不可靠的;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可靠,這個東西不會丟掉。

  “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法裡面“三皈”、“五戒”、“十善”,加上這一句“阿彌陀佛”,問題全解決了。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經,大乘經典很多,只要你有耐心,你肯去學習。現在找不到好老師了,有光盤,可以幫很大的忙,利用這些科學工具。科學工具也不太可靠,一個大地震,一個大海嘯,一個城市幾分鐘就沒有了。

  所以教育要從小扎根。小時候沒有學,年輕補習也還可以,二十歲到三十歲,認真去補習,把這門課補出來,一生受用不盡。這就是我們想辦漢學院,想為古聖先賢繼絕學、為千年萬世開太平,弘傳中國傳統文化,弘傳大乘佛法。這是湯恩比教我們的,他說得很明白,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社會問題,他說只有中國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孔孟學說在中國,大乘佛法也在中國。

  孔孟學說是什麼?四書,五經。大乘佛法,華嚴,天台,法相,三論,淨土,它東西太多,這五大類就行了。就能幫助社會安定,幫助地球化解災難,要真干。誰來干?菩薩來干,誰是菩薩?你要發心,發個大願,我要當菩薩,這才行。

  求人不如求自己。求人,人不肯,沒辦法;求自己。真求自己,三寶加持你,祖宗照顧你。發心要緊,不怕苦,經得起考驗。順境,遇到的環境好,對自己有利益,遇到的人也好,都是好人,會幫助我的,順境、善緣不起貪戀,要守本分;遇到惡緣,環境不好,很惡劣,想做事情,處處有障礙,遇到的人不好,都是騙我的,都是想占便宜的,都是來做障礙的,不是生怨恨。在這個境界裡頭把自己的心修到“清淨、平等、覺”,你就能夠實現代眾生苦,實現弘傳傳統文化,弘傳大乘佛法,你就能做到。

  不發大心、大願,不願意吃苦頭,這做不到的,決定做不到!真正要吃別人不能吃的苦頭、要忍別人不能忍的恥辱,功德才能圓滿。要效法祖宗。

  三皇五帝那個時代,上古時代,人民沒有房子住,住在洞穴裡頭,生活靠打獵。到神農,神農嘗百草,發現植物可以養生,所以他教人農耕、定居。游牧沒有定居,農耕的時候,田地在這邊,所以就定居了。定居,這就有了房屋,都是很簡單的,土牆上面蓋茅草。生活,一半靠打獵,一半靠農耕,我們祖宗能受得了、能忍。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人愈來愈聰明,發明許多機械,帶來很多方便,生活逐漸改進。改進,老祖宗所說的,一切受用都要適可而止,不要把福享盡,享福還要修福,你的福才永遠享不盡;你要不修福,福享完了,苦難就來了。所以享福要懂得種福。中國人,子子孫孫都遵守祖宗的教誨。

  所以這個地區,在各個不同的朝代,都會有太平盛世,這盛世怎麼出現的?教育出現的,我們對祖宗的教誨沒中斷,一直到清朝,罪魁禍首應該是慈禧太後,慈禧太後傲慢,不講理,不好學,宮廷裡面,清朝宮廷裡面,常常禮請專家學者,到宮廷裡講學,文武百官都是上課,像現在的黨校一樣,她把這個制度廢除了,不聽這些人的,她迷信,她喜歡扶鸾,所以,國家大事都請鬼神來指導,鬼神把她的國家滅掉了,清朝亡國了,民國起來了,中國社會都在動亂,軍閥割據,日本人的侵略,動亂不安,造成今天的災難。

  今天我們很感激習主席,他回頭了,找老祖宗,找到這一部《群書治要》,他跟唐太宗一樣手不釋卷,天天在讀,把這一門東西,定做黨校必修課程,這就是湯恩比說的,回頭找老祖宗什麼都解決了,外國沒有。我們現在幫助外國,希望把這部書翻成外國文,我們老祖宗的恩德,他們也沾光,這都是我們眼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業。最重要的是發心做菩薩。作菩薩要受苦受難,能受苦受難,才能救苦救難;不能受苦受難,就不能救苦救難。現在人真的太苦了,太可憐了!

  所以學弘法利生要記住,求學,經典很深,要有耐心,先讀誦,記住老祖宗傳給我們的,“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經選一種,不要選多,選一種,讀,先把它讀三千遍,一遍一遍讀。如果經份太大,念一千遍,不能少過一千遍。像《無量壽經》,我們用的這個本子,要讀三千遍,因為它份量不多,讀熟了,大概讀兩年,讀一遍只要半個小時,所以你一天讀十個小時,就二十遍,字念得准確,沒念錯,沒有念漏掉,這就扎根了,這是什麼?修戒、修定,用這個方法,讀書的方法來修戒定。因為你讀書,你不會胡思亂想,你不會犯戒,你想的都是經上的東西,這個世間東西,你已經不再想它了。這就真持戒。

  “一門深入”是修定,我不夾雜,我只一門。修多久?十年。十年之後我再去修別的東西,容易了,你的根扎下去了。沒有十年這個根、基礎,你學東西,學多了,樣樣都不會,都是一點皮毛,都不能深入。所以這一部經深入,入到底,然後看其他東西觸類旁通,全都通了。

  ……

  北京胡小林,他最近大概有六年,專攻《大乘起信論》,也是把這部經念上千遍,通了,大乘經論他看起來很輕松,統統能看得懂。他還得繼續干四年,滿十年,我給他講的十年根扎下去了。滿十年,這些人真正是傳法的菩薩。

  所以這個苦你要不能忍,你沒法子,所以求學要忍。一天十遍不能少,開頭很生疏,念這部書。這部經念一遍大概要兩個小時,半年之後,念一遍一個小時,你已經會背誦了,一個小時。那念十個小時,念十遍,現在開始十個小時念五遍;半年之後,十遍,十個小時十遍;兩年以後,十個小時二十遍。

  要真干,佛菩薩加持你,祖宗保佑你,十年之後你再去教學、弘法利生,無論教什麼經,你都沒有障礙。用《無量壽經》是很好的選擇,為什麼?自己往生決定有把握。對自己不操心了,可以專門幫助眾生,把佛法復興起來。復興起來,佛法八個宗派,大乘、小乘兩個宗派,統統要把它復興起來。你們有能力做得到,這個十年功夫值得。所以要忍耐。

  傳承國學也是一樣。中國傳統文化,也是要從扎根教育,扎根一定是相同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傳統東西,過去私塾教“童蒙養正”的,有十幾樣東西,像《千字文》,《百家姓》,這些東西都可以學。《百家姓》把每一個姓氏故事,來源,講清楚、講明白,小朋友對於他的姓氏、他的家就很愛護,好處多多;古籍裡頭可以選十幾種。

  所以現在不需要自己編教材,我們自己編,怎麼編都比不上古人。古人編的教材用了幾千年,不出事情,世世代代都用這個,咱們現在編教材出事了。用舊的好,不要找新的,舊的東西太多了,非常有價值。

  佛法,古人編的,明朝時候的《佛教三字經》,我相信有一些人看到過,那個做入門很好,文字不多,十個宗派都介紹到了,真的是一部初學佛教。認識佛教,或者是佛教常識,不需要我們編教材,我們編教材有爭議,每個人都想編,編的時候都不一樣。用古人東西好,在古籍裡頭去選擇,這就是要求學,這叫“法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