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傲慢就折福

發布:果梵
    

  為什麼會傲慢?原因當然有很多。我們剛好《群書治要》課程有講到“度量”這個章節,對傲慢有比較多的探討。這裡就舉幾個比較普遍的心態,就是“高下見”,慢就起來了,我高,人家低。所以我們學聖教,假如肯領納於心,就調伏傲慢。像《弟子規》講“聖與賢,可馴致”,大家都可以成聖賢,有什麼好傲慢?《弟子規》說“凡是人,皆須愛”,我們對人都沒有友善的態度,就沒有落實《弟子規》,有什麼好傲慢?“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勿谄富,勿驕貧”,不要人家沒有錢你就驕傲,或者沒有學歷就驕傲,這樣不好。

  人很容易因為外在的條件比人家好,傲慢;或者覺得自己的學問、道德比人家好,傲慢。坦白講,傲慢對人就沒有學問,也沒有德行了。有句話叫“文人相輕”,那已經是給文人戴高帽了,是吧?相輕的人就不是把書、把經典真正讀進去了。首先“毋不敬”就沒做到,那是什麼?有名無實的讀書人,那要折福的。所以假如我們告訴別人,“我是學傳統文化的。”你已經告訴別人了,不可以傲慢,一傲慢就折福,名不符實。名者,“名亦福也”,我們沒有這個名,沒有做那個實,福報就在花掉。所以像我要調伏得快,不然因為我虛名在外,所以就長不胖,要趕緊實修,德行要趕緊跟上。

  所以這個“高下見”,包含頭發比較烏黑亮麗也會傲慢,不然女孩子怎麼一直要給人家欣賞一下?學聖教的人所在之處,要讓人家生歡喜心。你一頭烏黑亮麗的黑發,假如遇到我,我白頭發都好幾根,我不就很自卑嗎?包含身高也會傲慢、學歷也會傲慢、雙眼皮也會傲慢,是吧?所以人在這種攀比的社會不傲慢,你真的不是普通人。你學了以後一直觀照才能慢慢把它去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清清白白的來,干嘛染這麼多惡習?真是對不起自己,要慢慢善觀己心,把它放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