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放不下,就入不了佛門


發布:心源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谕眷屬和敬」,和敬這兩個字重要。佛法非常講求六和敬,僧團裡面,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離開六和敬就不是僧團,佛不承認。四個人在一起共修,佛家稱四個人叫一眾,就承認這是個團體,依六和敬,佛承認這是僧團。真正能夠落實六和敬,這個僧團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一個地區出現這樣一個團體,這個地區人有福報,這地區沒有災難。六和是諸佛如來尊重的,一切龍天善神守護的。

  為什麼這麼難?難在什麼?每個人不能放下自私自利,就難在這裡。今天這個社會,到哪裡去找到一個真能放得下的人?實在說,誰能放得下誰就得大自在。只有放下的人,他才能入大乘;放不下,天天學大乘也不得其門而入。為什麼?大乘頭一個條件就是放下身見,身見最明顯的就是自私自利。完全沒有自私自利,與大乘自然就相應了。實在小乘初果就把身見破了,入門了。身見破了,不再執著身是自己,能像世尊當年在世,三衣一缽,他真放下了。放下邊見就是放下對立,邊是二邊,人我是二邊,真妄是二邊,邪正是二邊,二邊這個念頭沒有了。那是什麼?一體,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所以他沒有對立。

  從小乘初果,大乘十信菩薩裡頭的初信位,這是真正佛弟子。十信等於是佛教的小學,小學一年級,是這麼個條件。還有自私自利這個念頭,沒有入小學,一年級沒進去。這是佛門的標准,無論是大乘、無論是小乘,初入佛門,條件完全相同。大小乘差別在哪裡?大小乘心量大小,大乘心量大,自己放下之後完全為別人服務,愛一切眾生;小乘自己雖然放下了,不能夠平等的博愛眾生,這個他做不到。他還有情執,喜歡的,他愛他,不喜歡的,那個就要差一等,不平等。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三五集)  2012/7/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