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凡夫的工作為什麼會有疲厭?著了我相,人相

發布:心源
    
    

  【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要學習發大願,發利益一切眾生的大願,不要想到自己。這是佛在經典上,真是千萬次的叮咛囑咐,不要去想自己。佛的這些學生,無論在家出家,自古以來,這麼多的學生為什麼他們不能成就?原因就是沒有把自己捨掉。雖然修學佛法,修學大乘,修學一乘,這裡頭還有個我,我在修學。長期在講席當中參學的同修你就明了,我執沒有斷,我相天天在增長,不但沒有斷,它天天在增長,念《金剛經》就曉得,四相四見沒破。而佛說得很明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不是真的菩薩,不是真的修菩薩行。真正修菩薩行沒有別的,從哪裡下手?破我執下手。而大乘用什麼方法破我執?起心動念想一切眾生,不要想我,起心動念想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好,我也是一切眾生之一,當然我也好,何必單單要想我?這個國家好,我是國家一分子,我當然也好;這個社會好,那我當然也好,這個方法妙極了。所以,大乘稱之為妙法,不想自己、不想我,我慢慢就淡忘掉,它用這個方法來破我相、來破我執。起心動念要想到眾生的利益,如何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佛法,這是對一切眾生的真實利益,究竟圓滿的利益。

  上面講的這十條、十願,願願都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願願都是幫助眾生成就究竟圓滿的利益。所以這稱之為『大願』,這個願心『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一句非常重要。世間人偶然也發這個心,但是心不長遠,常常間斷。特別是在境界現前的時候,把自己的願心忘掉了,還隨順煩惱,還要造作惡業,障礙眾生,所作所為跟菩薩道完全顛倒。這是前面講過,煩惱、習氣太重,所以業障現前,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

  『身語意』三業,三業精進不懈,『無有疲厭』,疲是疲倦,厭是討厭。世間人做一個工作,做久了他就有疲厭的現象,菩薩無論做哪個工作,做的再久他都沒有疲厭的現象。你要問,他為什麼無有疲厭?因為他無我相、無人相。凡夫的工作為什麼會有疲厭?著了我相、人相,所以耐力不及佛菩薩。由此可知,覺、迷的利益、好處的確是不相同,覺悟的人沒有疲厭,迷惑的人容易疲厭。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三十一集)  199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