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不能只看一時、要看得很遠

發布:果梵
    

  《了凡四訓》對這一段,提出的是子貢跟子路的故事。子貢在其它的國家,把自己魯國被抓的國人(去被人家當奴隸),他把他贖回來。按照國家規定,國家會給他贖金,可是他不領,非常清高,結果孔子罵他;子路有一天在路上看人家溺水快滅頂了,他奮不顧身跳下去救他,那個人感他的恩德,把自己的牛送給他,子路收了,孔子贊歎他。

  收了人家的牛,一般人說,“哎呀,你付出還拿收獲。”那子貢贖人不拿收獲,反而人家會覺得他很高尚。孔子的看法不是這樣,他看得很遠,子貢贖人不拿錢,以後每個要贖人的人,想到這件事他有顧忌,“哎呀,我贖回來還拿錢,比不上子貢,會不會讓人家笑話?”他有猶豫,就有可能錯失救人的機會。一個人沒救回來,他可能是一家之主,這一家人就靠他活,可能就誤了一個人、誤了一個家。但是他假如把贖金拿回來了,這些罣礙、這些擔憂就沒有了,就不會猶豫了。子路奮不顧身去救人的命,接受了那頭牛,這個社會上大家就傳,“哎呀,善有善報,善有善報,以後要多救人。”那風氣不就帶起來了。不能只看一時、表相,要看得很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因果報應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