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把最恨的把他慢慢變成最尊敬的,你的忍辱度就修得差不多了

發布:心源
    
    

  【發大心。】

  『大心』要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具體說明的就是四弘誓願,所以諸位要知道,四弘誓願是具體的大菩提心。第一個要發度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一定要發這個心,你才能與大乘相應。如果說這個眾生我討厭他,那個眾生我看不順眼,我不願意度他,這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平等心,你看我們剛才念的憍陳如,憍陳如是什麼人?大家都念過《金剛經》,《金剛經》我想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學佛的,大概沒有說是沒有念過《金剛經》的。懂不懂是另外一回事情,我想大家都念過。《金剛經》上有一個故事,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歌利王就是憍陳如的前身,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釋迦牟尼佛在沒有成佛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作忍辱仙人的時候,遇到這個暴君(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邪惡,我們中國人講暴君),被他割截身體,凌遲處死。忍辱仙人有沒有瞋恚心?沒有,當時就發願,我要成佛,一定第一個度你。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個度憍陳如,憍陳如就是歌利王。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凡夫修行證果為什麼障礙重重?就是不平的心沒有辦法把它拉平,這是我們嚴重的業障。佛在《金剛般若》裡面,雖然講六度,但是特別強調的是布施跟忍辱,布施、忍辱講得最多。而忍辱非常重要,佛說「一切法得成於忍」,無論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你要想成就都靠一個忍字。小忍得小成就,大忍得大成就,我們中國古人也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辱要怎麼個修法?過去我遇到不少同修來找我,問我忍辱怎麼個修法?我教他一個方法,你們家裡不是供著有佛像,天天做早晚課不是拜佛嗎?你想想你這一生當中最恨的那個人,最討厭的那個人,給他供個長生牌位在佛像旁邊,你天天拜他。希望把最恨的把他慢慢變成最尊敬的,你的忍辱度就修得差不多了。有人照我這個話去做,拜了一段時期,他來告訴我:法師不行,我看到那個人還會生氣。我就告訴他,你的功夫不夠,再拜,一定要拜到見到那個人的時候不生氣,而且生尊敬心,你的忍辱有成就了,對你就有很大的好處,真正消除業障。冤親債主很麻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都是菩提道上的障礙。眾生修行難成就,原因在此地,不能不修忍辱波羅蜜。所以一定要發大心,要發度一切眾生的心,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發心之後,發心度眾生,你看第一個要做的、下手的,是斷煩惱。煩惱當中,自己要想想,哪一種煩惱最重,從最重的地方下手。這是每個人不一樣,有些人貪心重,有些人瞋心重,貪心重的,從貪心下手,瞋心重的,從瞋心下手。哪一種煩惱重,先從這個下手,先把最重的煩惱斷掉,其余的就很容易斷。千萬不要搞錯,最重的煩惱放到後面斷,先斷輕的煩惱,那永遠斷不了。那就是搞錯了,先從最重的煩惱下手。煩惱輕了之後才能學法門,廣學多聞。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斷煩惱是成就自己,自利;學法門是幫助眾生,不是自己用的。自己了生死成佛道就好了,要學那麼多法門干什麼?學法門是大慈大悲,為了普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用的方法就不一樣。學法門是為度眾生,不是為度自己,為度自己,只要斷煩惱就行了。你看,見思煩惱斷了,六道輪回就超越;塵沙煩惱斷了,再能破一品無明,十法界就超越;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了,你就已經成佛了。

  這一個斷煩惱,就幫助你成佛道,哪裡要學法門!大勢至菩薩是個最好的榜樣,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什麼也不要學,他就能圓成佛道,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所以,學法門是為了廣度眾生,自己沒有得度,決定度不了眾生;要度眾生,先度自己,這個順序決定不能夠顛倒。最後一條要成佛道,為什麼成佛道?成佛才能度等覺菩薩,度盡眾生。你不成佛,你是菩薩的身分,你只能度比你程度低的,你不能度比你程度高的,一定要成佛才圓滿普度,要發這個大心。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四集)  199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