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霖:兒子強於我,留錢做什麼?兒子弱於我,留錢做什麼?

發布:清淨心
 
    
    

  台灣“長榮海運”張榮發,在大陸上也做的很大,張榮發在台灣也是我們大家很敬重的一位人物,道德非常高尚,還辦了一本“道德”雜志,在台北中山北路最熱鬧的地方,買下以前“國民黨”的辦公大樓,他買下來做為公益使用。他說他百年、就是往生後,他所有的財產都捐給公益事業,不留給子孫。

  台灣“潤泰集團、大潤發”等企業,在大陸也有投資,尹衍梁這個人也很了不起,他現在把頭發剃光了,這個人很有豪氣,他在大陸有一個“光華基金會”,早期去大陸投資,他就是專門去幫助那些貧苦的學生,我聽說許多後來苦學出身、現在在大陸上也是台面上的人物,都是他幫助出來的,拿他的獎學金。尹衍梁,我很佩服他。他也是說百年身後,所有家產幾百千億捐給社會。

  香港李嘉誠也是一樣。香港還有一位慈善家余彭年也是一樣,他有一次在北京講的話很讓大家贊歎。他總共捐出93億港幣給社會公益,他就說他一生想要捐到100億。他也不留給子孫,他在北京演講的話,讓我們非常省思——他說『兒子強於我,留錢做什麼?兒子弱於我,留錢做什麼?如果兒子有辦法,他會比我做得更好。如果兒子沒有辦法,留錢給他反而害了他。歷史證明如此,特別我要奉勸有錢的人。將錢捐給社會做慈善絕對正確。』

  接下來“營窟宅”這一生你會一直守著這房子,把它經營得很好,心中就只有這個窟宅,不就是只有睡覺的地方而己。台灣新聞有報導過,台灣有一富商住透天豪宅,過度裝璜。有一天在外應酬喝酒回來,大概是抽煙,煙蒂亂丟,家裡裝璜的都是易燃物,結果失火全燒光了。他自己沖出去,忘了叫醒家人,一家五口,妻子兒子女兒全部葬身火窖,他還告訴來采訪的記者說,房子不要裝璜的太豪華。

  台灣北部有一地方民意代表,豪宅很奢華,全鄉鎮最漂亮。因為太醒目了,豪宅大家都看得到,小偷當然也看得見,結果遭強盜二人侵入劫財,被歹徒用膠布貼嘴綁起,心髒病發死在自己的豪宅,才五十幾歲。這是“營窟宅”。結果這樣,如果你居陋巷,小偷也不會去光顧。

  “邀權貴。奢燕會”。我就舉我一位朋友,他已經往生了,我不要說他姓什麼。我還沒有學佛之前就認識他,也看他一路飛黃騰達,他從一個很普通的裡長,做到國大代表。他在這個過程裡就是“邀權貴、奢燕會”,每天出入大飯店啦!宴席酒家啦!每天就是在跟這些權貴交往,然後也苦心積慮的培養兒子接班。他給兒子制造機會,先到一個媒體去工作,有曝光的機會啊!結果他六十幾歲往生,我認識他廿幾年,就看他從裡長做到國家級的民意代表,在那個時候還認識最高當局,陪他們出國,很有面子啊!這就是“奢燕會、邀權貴”。

  他晚年時就不行了,我也比較少和他來往,他也聽不進去佛法,因為身份地位不一樣了。那時他要培養兒子選市議員,他兒子大概有用不正確的方法,就是賄選,有人告密,檢察單位就調查,兒子就判刑了。官司纏身,他晚年很可憐,還不知道去行善積德,還去代理了一個歐洲的紅酒。他當時兒子選議員被告賄選就是跟紅酒有關,你看酒實在很可怕,“奢燕會”有酒,賄選也是酒,他還去賣酒,就敗在酒上面。他六十幾歲往生,就是肝癌死掉,每天坐奔馳車,應酬都排的滿滿的。每晚絕對是趕三攤以上,從晚上六點喝到半夜兩、三點還在喝,再健康的身體也會拖跨,“奢燕會”。這是我看到的故事裡,讓我最感慨的。我“親眼看他高樓起,又看他高樓榻”。這個公案。老祖先告訴我們不要“奢燕會。邀權貴”,學佛的人實在沒有必要。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十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