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尊重不只在心境上,而且自然表現在行為上

發布:果梵
    
    

  “敬重尊長”,就是尊重長輩。而在《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話,把這個“尊長”做了一個延伸,應該是凡指年齡比我們長,地位,他的職位比我們高,年高、位高,德行比我們高,還有見識、經驗比我們多,我們都應該尊重。

  而這個尊重,事實上是很自然的。面對年齡大的人,我們很自然提起尊重,他對家、對社會的付出是很多的;面對有智慧的人、有德行的人,我們的恭敬心自然提起來。而尊重的心境,跟性德相應。所以儒家《曲禮》開頭就說,“毋不敬”,我們對人不敬,事實上是違背自己的性德了,糟蹋自己了。什麼是糟蹋自己?隨順貪瞋癡慢疑的習性,我們就變糟蹋自己了。

  而這個尊重,不只是在心境上,它很自然表現在行為上。像《弟子規》講的,“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我們對尊長有一份恭敬的態度,這些行為會自然流露;假如我們都忽略了這些細節,可能我們的心境的恭敬態度還沒真正發出來。很多人覺得,這一些禮節,都是人家制定要來要求、控制人的,那他誤解了。禮是隨順人心,自然流露出來的行為,聖賢人把它記下來,變成禮節。我們依照這個禮節去做了,慢慢的我們就恢復本善、恢復性德了。

  再來,尊重的話,絕對不會對長輩鬧情緒,不會忤逆長輩。你有瞋恚心,這個離尊重就遠了。所以我們看到《弟子規》當中,面對父母、長輩,勸告,“怡吾色,柔吾聲”,這個也是尊重的具體落實。“谏不入,悅復谏”,哪怕父母生氣了打我們,“號泣隨,撻無怨”,沒有怨恨。用盡一切的方法勸告父母,就是為了父母好,這都是恭敬的流露。

  包含我們在單位當中,對上司的尊重,也會表現在“出必告,反必面”,什麼事情,做到哪裡,適當的時候要給上司講明白,讓這個領導心裡上知道:噢,這個事情已經進行到什麼情況。我們是體恤領導的心,讓他不用多操心。而且,也不能夠自專,剛愎自用,不只沒有請示領導,就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了,這個態度,就跟恭敬是背離的。懂得請示,懂得匯報,這個是恭敬的落實。

  當然,你一個領導者,你不能說,什麼事都要聽我的,那這個也叫傲慢。領導者對他負責的事情,也要非常的慎重、恭敬。謹慎其實也是恭敬的表現。他愈恭敬他所負責的事情,他要把它做好,那他當然要集思廣益,他不能順著自己的好惡去做事情,要客觀了解情況,然後汲取大家的智慧、經驗,把事做到最好。敬人敬事,都表現在工作處事當中。“道不可須臾離也”,這個恭敬的態度,表現在我們面對一切人事物當中,要提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