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改變命運的故事

發布:清心


  《感應篇匯編》中有一則公案是這樣的:後周燕山有個叫窦禹鈞的人,是五代時的谏議大夫。家境雖然很富有,但三十時還沒有孩子,夜夢祖父對他說:“你命裡無子,壽命短,應當及早行善,以改變命運。”窦禹鈞連連允諾,並實實在在地落實自己的諾言。

  先是家裡有個僕人,偷盜了二百千的錢,害怕被發現,就逃走了。該僕人生有一女,年紀尚幼,在逃走前,他寫了一個賣身券系在女孩膀臂上,劵上說:“將此女終身賣給本宅主人,償還所欠的錢。”窦禹鈞看了系在幼女臂上的賣身劵後,頓時心生憐憫,燒掉了這份賣身劵,吩咐妻子好好撫養這個女孩。等到女孩長大後,就以二百千的錢為嫁妝,為她挑選了一個好的夫家嫁了出去。這個僕人知道此事之後,感動得痛哭流涕,回到窦禹鈞面前,認罪待罰,而窦禹鈞卻不計前嫌,依然很和善地對待他。

  又有一次元旦,在延慶寺燒香,拾到他人遺失的金子二錠、銀子十兩,當天等待失主未果,第二天又到寺院耐心等待,終於等到了失主。原來,這是失主用來為父親贖罪的金銀,沒有這些,年邁的父親還將呆在牢裡受苦。

  又同村中,有家人去世無力購買棺木的,他就出錢埋葬;凡是女子到了二十七歲還由於貧寒等原因未能出嫁的,就出錢為她出嫁;凡是二十八歲以上的男子,家境貧窮無法營生的,就看情況借給本錢,讓他去做買賣。這樣,因窦禹鈞的善心而活下去的有幾十家;各方賢士,依賴他舉薦而被官府錄用做事的,也不勝枚舉。

  又在家宅的南面,建書院四十間,藏書千卷,請有德行的人為老師,四方家境貧寒但願意學習的孩子,都可以來學習,並且供給學子口糧,所以在這裡念書的孩子學識越來越高。

  窦禹鈞還將自己每年的收入,除留下家裡必需的開銷之外,剩余的都拿來救濟窮人。而家裡的生活卻非常簡樸,沒有金玉等裝飾,也沒有穿華麗衣服的女子。

  就這樣,努力不懈地行善了幾年,有一天,又夢到祖父對他說:“你命裡本來無子,又短命,但你這幾年來一直積累陰德,已經名掛天曹,天帝特為你延壽三紀(三十六歲),賜予五個兒子,都貴顯福壽。命終之後,你可以升天做洞天真人。”又說:“行善得善報,作惡得惡報,這個道理在人間、天上、地下都是一樣。善惡的報應,有些在今世就會顯露出來,有些要到來世才會受報,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律無處不在,從來就不會遺漏人的任何一個細微的起心動念,你對此不應當有任何懷疑。”

  自此之後,窦禹鈞就越發精勤地積德累功。後來,他有了五個兒子、八個孫子,都很顯貴。窦禹鈞本人享年八十二歲,一天,在與親友談笑間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這個公案中,窦禹鈞因為宿世惡業的緣故,沒有後代而且短命,但他聽從祖父在夢中的勸告,從善如流,長時間不懈地努力行善,終於改變了自己的宿命,並且命終升天。他祖父第二次在夢中告訴他的話很重要,也就是“行善得善報,作惡得惡報,這個道理在人間、天上、地下都是一樣”,並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讓他對因果報應產生信心,從而行善積德不松懈。實際上,對因果信心的大小決定了此人行善恆心的大小。如果對因果似信非信,則行善的決心與恆心就會很小;相反,如果對因果律有了充分的理解,並且深信不疑,內心就會徹底捨棄傲慢與放逸所導致的我行我素,從而轉向對因果律的恭敬與臣服,這樣,對自己內心的念頭、嘴上的語言、身體的行為,就會小心翼翼,不敢放肆或疏忽大意。

  現今有些人,想通過行善改變命運,才做了一件微小的善事,如參加了一次放生、布施一點錢財,就希望自己的命運有個徹底的改變,妻榮子貴,事事順心,這對因果律的理解未免太膚淺了。不容否認,此人所做的每件善事將來肯定會得到善報的,但僅靠一兩件善事的力量還不足以改變命運。行善到什麼時候,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命運呢?需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來一個徹底的改變——原來在乎財物而吝啬的,現在變得不在乎財物而在乎他人的痛苦與快樂而不吝啬了;原來動不動就發火的,現在變得安詳平和了;原來事事挑毛病抱怨的,現在變得包容而厚道了;原來內心總是希望別人倒霉、自己一人發跡的,現在變得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幸福,哪怕自己一人受苦也不要緊;原來對他人漠不關心、只關心自己的,現在變得只關心他人、不關心自己了;原來覺得起心動念與言語行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現在變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了……。

  什麼人的內心世界若是有了上述改變,則此人的命運一定很快會有大的轉變。因為心決定一切,是磁石,才會吸引鐵塊;是善心,才會體驗安樂。

  節選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