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永遠不能忘掉的三件事

發布:迷覺
    

  切莫遺忘有三種:

  莫忘恩重善知識,

  莫忘大慈大悲佛,

  莫忘正念與正知。

  “切莫遺忘有三種”,意思是千萬不能忘掉的有三種。第一個,“莫忘恩重善知識”。在這個世界上,從世間的角度來講,父母對我們恩德最大,對我們最慈悲,任何人的慈悲都比不上他們對我們的慈悲。然而父母的慈悲是有限的、有漏的,他們只有慈悲,沒有智慧,只能給我們一些吃的、穿的、用的東西,解決我們一些暫時、表面上的問題,他們沒有擺脫輪回、脫離痛苦的方法,他們自己都在輪回當中,感受著這些無窮無盡的痛苦,更不能幫助我們解決根本問題。

  上師對我們的慈悲和對每一個眾生的慈悲如父母——我們的父母對我們怎樣慈悲,上師也對我們怎樣慈悲,而且上師還有智慧,可以從基礎、根本上幫助我們徹底解決所有的問題,讓我們開悟、證悟。讓我們永遠擺脫痛苦,得到永恆的快樂!雖然我們不能說上師的慈悲遠遠超過我們的父母,但是我們可以說,上師的智慧與恩德遠遠超過我們的父母。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上師或善知識的恩德還大的,這個大家一定要認識。

  我們知道父母對我們有恩之後,要報答父母的恩,就是讓父母高興,讓父母滿意。我們知道上師、善知識的恩德有那麼大之後,我們要報答上師的恩德,就是滿足上師的願望,協助上師的事業。上師的願望就是利益眾生,上師的事業就是弘揚佛法。身口意和上師相應,任何時候都要協助上師,任何時候都要幫助上師弘法利生,任何時候都要憶念上師的密意。

  認真學佛修行、弘法利生,這才是報答上師的恩德。若是不去報答上師的恩德,你只是知道上師的恩德也沒有太大的意義。現在已經到了末法時期,很多眾生根本不知道上師或善知識的恩德有那麼大,有的雖然知道一點點,卻根本沒有報答上師恩德的這個決心。報答上師的恩德,就是自覺覺他,自度度他。我以前給大家講過“念念不忘上師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與這裡講的“莫忘恩重善知識,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與正知”是一個意思。我們首先要知道,上師的恩德確實超越所有的恩情,然後要去報答上師的恩德。

  第二,“莫忘大慈大悲佛”,沒有佛陀的教導與教誨,沒有佛的教言,我們無法能夠解脫、成就。真的,我們非常非常幸運,能夠遇到佛法,能夠得到佛的教言,這些遠遠勝過如意寶。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真正的如意寶,只能給我們一些暫時的利益,世間的福報,卻無法能夠讓我們解脫、成就。佛的教誨、教言,不僅能給我們暫時的利益,還能給我們究竟的利益,能讓我們解脫、成就。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賜予我們的是佛法、正法如意寶。

  真正懂得道理、懂得佛法的人,還能忘掉佛陀的恩情嗎?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我們沉迷在輪回中,感受著無窮無盡的痛苦,無法能夠擺脫、解脫。這個時候大慈大悲的佛出現了,給我們傳授了佛法如意寶,讓我們再也不要流轉輪回,再也不要感受痛苦。就好比我們非常艱難的時候,有個人送給我們一個寶貝,幫助我們解決了困苦,我們一定會非常高興、非常激動、非常感恩的,會一輩子記住這個人,不會忘掉的。那麼佛陀呢?在我們最最痛苦、最最煎熬的時候,給予了我們佛法的如意寶,幫助我們徹底的解脫,給予我們永恆的快樂。真的,我們若是忘記大慈大悲的佛陀,我們連一個真正的人都談不上,還能說是學佛修行人嗎?

  很多人還沒有明白佛法真正的價值,沒有明白大慈大悲的佛陀對我們真正的恩德與恩情。真沒有啊!你看,在一天當中,我們憶念了多少次大慈大悲的佛陀?有的人根本沒有想到大慈大悲的佛陀。有的人不要說一天當中,連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當中都沒有想到過;沒有憶念過大慈大悲的佛陀,然後還說自己是修行人。如果我們不憶念大慈大悲的佛陀,我們就是無情無義、忘恩負義的人。

  為什麼說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呢?因為佛陀對每個眾生的慈悲是平等的,對每一個眾生都有如母的慈愛,對每一個眾生啊!

  我們這些凡夫也有一點點的慈悲,但不是大慈,也不是大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的慈悲是有限的,有漏的;是自私的,自利的。佛的慈悲才是大慈大悲,因為佛的慈悲是平等的、無漏的。對每一個眾生,包括地獄的眾生、餓鬼的眾生、傍生道的眾生,如螞蟻、蒼蠅等都一樣平等地對待。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對我們的恩情真的難以表達、難以形容,我們真的不能忘掉啊!希望每天、每時、每刻都憶念大慈大悲的佛陀。我們還要下決心、做決定,要報答佛的恩德。

  怎樣才能報答佛的恩德呢?就像剛才講的那樣,佛和上師是一體的、不二的。所以報答佛恩和報答師恩的方式,也應該是一樣的。我們要認真學修佛法,讓自己解脫,然後幫助眾生解脫;並且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不能有虛情假意,一定要真心實意。我經常講“認認真真、老老實實、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學修佛法”,這就是報佛的恩。無論是佛,還是上師,對我們唯一的期望與希望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這一點。

  “莫忘正念與正知”,學佛修行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正知正念,若是沒有正知正念,自相續一定會和佛法脫離,修行一定會和生活脫節,這樣的話永遠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表面上再精進,再用功,也不會有任何的成就。表面上、形式上,是在學佛修行,實際上是在造業。這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會有很多很多的罪過,會積累很多很多的罪業。佛在經中講了,很多大德高僧也說過,“學法不如法”實際上就是造業。佛法是擺脫輪回、擺脫痛苦的一種方法,但是如果修行不如法的話,不但不能解脫,反而還會墮落惡趣,所以一定要有正知正念。

  我經常跟大家講,善惡不在表面上,都在心裡。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不管什麼時候,如果有一個正確的發心、動機、心態,做什麼都是修行;否則無論做什麼都是造業。不管你是磕頭、燒香、誦經還是打坐,都一樣。所以說正知非常重要,清淨的發心,正確的心態非常重要!

  然後是正念。我們經常講聞思修——反復聽聞,反復思維,反復修持。現在很多人都不是這樣,都是偶爾性、空閒性地修行。華智仁波切講過,這樣修行不會有任何成就。

  什麼叫偶爾性?就是偶爾地學一學、念一念。什麼叫空閒性?就是空閒了,沒什麼事兒做了,念一念、修一修,一有事兒就忘了,一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不學了。有一種說法,在溫飽的時候都像個修行人,一遇到磨難的時候都是凡夫。我們就是這樣,在好的時候像個修行人,一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暴露出真正的面目了,就是一個凡夫俗子。不能這樣啊!

  這裡的“莫忘”,是指不要忘掉。我們要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心態,一定要把心態放平,放正。你把心態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你把心態放正了,一切都是正確的,都是修行。任何時候,作為一個修行人,都要觀察自己的心,調整自己的心態,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