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佛陀教我們如何管理財富
    

  佛經裡有一種教導,它讓我們把所得的財富分作四份:一份自己用;一份投資或經營企業用;一份存起來;還有一份要作慈善用,救濟貧困的人。

  如果有人想參考這種分配方式,那你賺了100萬,可以取出25萬用於生活和飲食;25萬投資運營企業;25萬存起來,以備經濟危機等不時之需;此外,你還應拿出25萬為社會做貢獻。當然,這只是大概的分法。

  今天的社會有不少富翁,他們有財富,但理念很陳舊,“掙錢、掙錢、為自己掙錢”,結果到死的那天,也沒做一丁點慈善或扶貧事業。這種現象很多。而我認為,一個有能力的人這樣度過一生是可悲的,賺錢是辛苦,但你從社會裡賺到錢,卻不想著回饋社會,是說不過去的。

  因此,在經濟活動中,慈善理念不可或缺。

  中國的慈善事業比較落後。據2007年中華慈善總會一份報告稱:“每年收到的捐贈大約75%來自中國以外,15%來自中國的富人,10%來自平民百姓。”中國的企業捐款少得可憐,“99%的企業從來沒有參與過慈善捐贈。”2003年中國的人均捐款是0.92元。而據另外一份資料說,美國中低收入家庭每年的慈善捐贈,占其可支配收入的4.7%。

  開頭就講慈善,是因為在佛教的認識裡,即使是講經濟,也不是純粹在說外在財富,而更多會強調內在財富。

  內在財富更重要

  1955 年,緬甸總理的經濟顧問舒馬赫先生提出了“佛教經濟學”一詞,他的同名文章發表在1966年的《亞洲:一本手冊》中。他在很多文章裡都告訴人們:經濟活動,應該追求簡單和量入為出,並懂得用財富饒益社會。他的作品主要依據南傳佛教巴利三藏的教義,現在在國際上很有影響。

  這種經濟觀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真正教導我們如何運用經濟給人類帶來快樂,而不是一味地積累財富。

  我去過一些財經大學,也知道老師同學們研究最多的是外在財富,比如,宏觀經濟講國民經濟總值、總供給和總需求;微觀經濟探討個體的經濟活動,這些我常常聽到。但我很少聽到有人關注內在財富。其實內在財富更重要。每個人都擁有相當的內在財富,但你不認識它,就意識不到它的價值,只要你認識了,即使外在上不富裕,也可以快樂。

  我們追求金錢,無非是為了快樂和幸福,但有了錢,是不是就真的快樂和幸福了呢?不一定。很多同學認為:有錢可以玩,很快樂,想什麼做什麼,很幸福,其實也不盡然。如果你掙錢的手段不好,消費的心態不對,錢帶給你的只是一時快樂,更多的是痛苦和傷害。誠如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裡所說的:“金子!……這東西,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

  金錢的確是一根魔棒,可以輕易改變人的模樣。看看那些腐敗分子,喪失道德的商人,他們變壞的原因,無非是因為錢。有了錢,便不顧良知的提醒,肆意妄為,不僅毀了自己,毀了身邊的人,也毀了很多人的價值觀念。

  所以,認識什麼是真正的財富很重要。尤其在今天這個社會裡,認識不到內在財富的重要性,錢多錢少都不一定快樂,相反,深重的執著,還會給人帶來極度的痛苦。

  張朝陽閉關

  搜狐CEO張朝陽失蹤了一年半,《楊瀾訪談錄》采訪了他,他說閉關去了。

  上世紀90年代,張朝陽很火,搜狐做得很好,比騰訊、百度都早。他是清華的高材生、麻省理工的博士後,從美國歸來便創立搜狐,從此錢財、地位、名聲應有盡有。

  但他為什麼要去閉關?采訪中,張朝陽坦言:“錢多不是幸福的保證,錢多少跟幸福沒關系。我這麼有錢,卻這麼痛苦。”他是在煎熬和疲倦中,才去尋找內心依處的。

  出關後,他心裡快樂舒服多了。這也的確跟物質沒什麼關系。否則,閉關前他有很多享受,可以坐著大飛機去巴黎喝咖啡,或者到沙灘打排球。但是“能喝幾杯咖啡,不都喝煩了嗎,對吧?”享受並沒有給他帶來真實的快樂。

  不要以為有了錢就會快樂,有了家庭就會快樂,有了名聲地位就會快樂,其實這是想象而已。沒有得到的時候,我們會這樣期待,而得到了又怎麼樣呢?兩三天還蠻好,感覺不錯,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沒了。你甚至發現,這些反而變成了壓力,處理不當,還會生出一堆痛苦來。

  一定要提前對財富有個正確的認識。

  佛教一向不主張奢侈,因為太奢侈會敗壞心靈、浪費資源;我們也不認為一定要過貧窮的日子,因為太貧窮了,也無法做真正的修行。佛教最提倡的,就是積累無形的內在財富,這才是快樂之源,很難估出一個明確的價值。

  缺乏內在財富導致的錯缺

  乏內在財富的人,就會看重外在財富,從而導致攀比,甚至爭奪——小則爭奪,大則發動戰爭進行掠奪。

  當你有了攀比心,再多的財富也不會感到滿足和寧靜,這就是大多數人不快樂的原因。

  打個比方,如果你有一萬元,周圍的人都只有千把元,你會覺得還不錯。但如果他們有幾十萬、幾百萬,你就很難平衡,“一萬元太少,別人那麼富。”其實,就算你有一千萬也是一個道理,問題不在錢多少,而在我們心裡會比較,這個擺脫不掉。我們一直追求,以為完成某個數字就快樂了。但是21世紀不缺可以比的人,你不知足,就不會幸福。

  如果攀比是給自己帶來痛苦,那麼爭奪就是給他人帶來痛苦。為了爭奪財富、地位,人類犯下了不少錯誤。

  21 世紀是相對自由、和平、民主的時代。但回顧歷史,20世紀最大的錯誤,就是一戰和二戰。一戰中有一千多萬人喪生,殃及15億人,總共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二戰中有五千五百多萬人喪生,殃及20億人,60多個國家和地區卷入其中,而那些國家70%的國民經濟,都用在了軍事上。

  我們想想,這些歷史悲劇是什麼造成的?貪婪。

  馮小剛的《1942》反映了很多東西。我不喜歡看電影,但這種歷史性題材的電影偶爾也會看,那些饑荒和死亡場景是令人悲傷的。雖然是電影,但背後確實有這樣的事實。和那段日子裡的人們相比,今天的年輕人是有福的,我們可以享受和平,享受物質帶來的便利。但我們也要留意自己的內心,要知道,欲望這個東西,在你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一直都會有,死前還是會有沒有滿足的欲望。

  所以,請大家記住佛陀的教導:知足少欲。

  中道

  “知足少欲”不是讓我們不要工作、不要做生意。佛陀在世時,出家人為了僧眾或眾生的利益,適當做些商業或貿易是開許的,更何況在家人?因此,佛教提倡的是中道。

  有人認為:“既然佛教說看破,那就不能碰金錢”。其實不是這樣。佛教所說的看破,並不是反對合理運用金錢。依據《毗奈耶經》——一部講授僧人行為准則的根本經典,一個出家人在不損害眾生的情況下,以福報感召,即使住在豪華的高樓大廈,穿著高檔服飾,享用精美飲食,也是開許的。

  十六阿羅漢是戒律最清淨的聖者。唐朝的一位皇帝曾經迎請他們在夏天三個月裡安居,供養承事。臨返回時,皇帝特意贈送了非常莊嚴的服飾,在藏傳佛教的唐卡中,就細致呈現了當時他們穿著盛裝的優雅形象。由此可見,不是非得穿得破破爛爛,像濟公和尚一樣,才是出家人。

  佛教對錢財的態度是中道,為遮止貪婪,很多教義中說金錢如毒蛇;而為了啟發利他的修行,也說這是善財,以此鼓勵佛教徒上供下施、慈悲濟世。

  總之,錢財本身無害,關鍵看你怎麼用?




索達吉堪布:佛陀教我們如何管理財富
    

  不要讓錢傷害你

  不過通常情況下,錢是慣於傷人的,它的字形透露了這一特殊因緣:“金”字邊,加上二人揮刀相爭,這就是“錢”。

  錢傷人,最重要的是傷害人的性靈。人有了錢就會傲慢起來,不循規蹈矩,讓好端端的家庭不和睦,讓社會不安定,處處散發貪婪與腐敗氣息。當人們善念殆盡、行為失去准則的時候,整個社會就被惡行感染,漏洞百出。

  所以,佛教裡常常教誡,一定要用智慧和善心來駕馭錢,否則,錢的可怕有甚於毒蛇。身體被毒蛇咬了還可以治,但心靈一旦被錢毒害,可能永遠都無法彌補了。

  讀書時就要認識這個道理。我建議那些有錢的父母,也不要給孩子太多錢,年輕人若什麼都有,就不肯讀書了——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但例子很多,嚴重的還會顯露出各種丑惡面目,不像個學生。錢少點反而好,就像許多農牧民的子女,知道讀書不易,因而肯努力,成績也優秀。

  總之,錢是有利有弊,它的確可以給人帶來快樂,但如果認為:“有了錢,一切快樂就都有了”,也是幼稚的。年輕時要懂得善於用錢,或至少知道,如何不讓它傷害你。

  快樂家園

  在這個中國經濟增長的初步階段,人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錢上。20年前我去美國時,他們的狀況與現在的中國類似,也是拼命賺錢,以為有錢就能解決一切。但等到了某個頂點,回頭一看時,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錢並沒有帶來一切。於是,人們開始回歸,尋找真正的快樂家園。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前找到這個家園呢?

  生長在偏僻地方的人向往城市,覺得在這裡生活是天大的快樂;而城裡人喜歡藏地,認為那才是一片樂土。說起來都是快樂,但哪裡更快樂呢?可能這跟經歷有關。

  沒經歷過的,比如久居北京的人,他對郊外的寂靜生活滿懷憧憬,一旦拋下城裡的嘈雜來到高原,便仿佛進入了天堂,奔跑、呼喊,充滿喜悅。而在寂靜地方長大的人,又感覺生活太平淡,他們喜歡城市,“北京人多、車多、樓多,能在那裡過一輩子,肯定勝過天人。”當然,這在北京人看來可能是相反的,“北京有什麼好,人雜、車堵、房價又高,空氣不好、壓力這麼大……”早就感到厭倦了。

  可見,人們對快樂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想你們也一樣,沒上大學之前,可能覺得到這裡讀書是多麼榮耀、快樂。可是來了以後,兩三天還可以,但日子一久,嚴格的管理和競爭的壓力就把快樂沖淡了。對於將來,可能你們會想象各種美好。然而經驗又告訴我們:人的一生苦和樂是交替的,不是只有樂。佛教甚至說:人生是苦。

  佛教並非不承認快樂。唱歌跳舞,這在當下是一種快樂,但快樂會逝去的,變成痛苦,這才是佛教要提醒的無常之苦。

  了解無常不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當你透過無常,看清世人所追求的快樂是那麼短暫,甚至在享樂的同時還會造下罪業,導致將來的痛苦,你就會信賴佛陀所教導的真理,從而投入善的事業,追求永恆的、生生世世的快樂。

  這種對於真理的認識和信仰一旦形成,將會帶給我們隨時可以回歸的寧靜,這才是快樂家園——在心裡。

  不要太依賴外在

  想進入這個家園,就需要引導。現在有些老師是有信仰的,他以研究和開放的心態,幫助學生們打開了許多窗口,讓他們了解世間和出世間、今世和來世的道理。

  這是一種廣聞博學。過去因為教育、環境等原因,我們在這方面比較欠缺。但現在隨著東西方文化融合,人們思想開放了,對心靈問題有興趣,因而在很多學校和知識分子群體中,大家都開始研究起藏傳佛教。

  我希望你們也研究一下,尤其是它的竅訣,竅訣是最有力量的,可以直接撬動你的心,讓你對人生豁然有悟。而多年的研究和修行也讓我相信,它對今天的人們最為適合,因為它簡單、深刻而且實用。這不就是自己需要的嗎?

  所以,不論是誰,只要去了解、學習和使用,你的人生必定會發生巨大轉變,得到最真實的利益。

  人生是坎坷不平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痛苦、違緣和挫折,有時候根本面對不了。尤其是年輕人,獨生子女,從小像公主和王子一樣被寵愛著。長大後一面對社會,不管在感情上還是工作上,很多時候都經不起挫折、受不得批評,這就是你們的脆弱之處。

  但不管怎樣,社會越復雜,人越痛苦、越脆弱,就越需要這種竅訣,因為這才是調治心靈的真正妙藥。

  你們的文憑都不錯,某某大學畢業,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看了讓人眼前一亮。可是一到社會上,有很多事情不會做。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你並沒有和文憑相當的知識,也沒有從長期的教育中培養出一種過硬的人品和能力。所以,在這些方面,現在就需要多訓練。

  其實對你們而言,生存本身就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你的肩上有很多重擔,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孩子……在今天這種環境裡,如果你不懂得忍耐和寬容,不說別的,就是在家庭生活裡,是快樂多還是痛苦多?都是不好說的。

  你們的電腦水平也不錯。過去好多知識分子是不會用電腦的,現在都會,而且把知識都存到筆記本上。這當然有好處,但也有壞處,如果只存在電腦裡,沒存到心裡,一旦離了電腦,怎麼辦?以前的人用手寫信、用腦記事,心裡有東西,現在你把課程都交給電腦,心裡卻沒東西了。

  所以,不要太依賴外在。我們在看到科技進步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看到它的弊端,並思考:一旦離開這些東西,怎樣面對生活?換言之,當真正要面對內心問題,而這些又都用不上的時候,怎麼辦?

  利他,要有心

  今天講的是“佛教的經濟觀”,就一個人的生活來看,以中道的方式,不特別奢侈,也不特別落魄,過中等日子,算是比較符合這種理念。當然,在此基礎上,也不要忘記利他,而且在利他的時候,要有心。

  俄羅斯文豪屠格涅夫遇到一個乞丐,他從口袋裡掏錢,結果沒帶,於是失望地握著乞丐的手說:“對不起,我忘了帶錢。”乞丐很感動:“不,我寧願接受您的握手。”讓乞丐感動的是他的好心,一貫被人歧視,有句安慰話,已心滿意足。

  在一本書裡,有這樣一個笑話:又到學雷鋒的時候了,有個老人想過馬路,但被那些做好事的人從這邊攙到那邊,又從那邊攙到這邊,走了好幾回,一直回不了家。無奈之下,老人只好裝著倒在地上,結果沒人敢扶。終於回家了。

  這個笑話很有趣,也很深刻,它溫情地提示大家:其實我們考慮的還是自己,做好人好事也是表面形象太多。

  什麼時候如果能發自內心地幫助別人,像對待家人一樣,就有了真正的利他心,由此可以發展出佛教的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我們小時候常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西方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精神與菩提心有些類似,不過菩提心還要寬廣,境界也高得多。

  如果上上下下的人都為自我發展而活,整個社會將變成什麼樣子?所以,盡量弱化自我、擴大利他的心態很重要。如果是發自內心地想做好事,那麼每天做一件,甚至一個月或者一年中做一件,也都是真正的好事。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且不說做不做好事,你們在賺錢的時候,如果能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非常好了。佛教不反對財富,你以合理手段賺多少錢,佛教都認可,因為這是你的福報。

  但是,你有沒有這個福報?

  前世行善積德的人,今生的財富不勤而至,好像也沒怎麼努力,錢就滾滾而來。相反,如果前世沒有做過任何善事,那今生再怎麼努力、勤奮,也很困難。

  前世後世是存在的,你們不相信,只是受了環境和教育影響,沒有真正的理由。其實不說佛教,對這件事,科學也已經通過很多案例論證過了,很多科學家都相信。

  相信前世後世,會讓你看清一個問題:今生是樂是苦、是富是貧,都是前世的善業和惡業導致的;而今生是修福還是造惡,又會決定來世的窮通榮辱。在這麼明明白白的因果面前,希望同學們今後都能夠取財有道。

  蘇格拉底臨終時對弟子說:“我們曾向克雷皮烏斯借過一只公雞,請你不要忘記付錢給他。”有人分析,這就是蘇格拉底的人生,他在精神上富裕,但一輩子很窮,連只雞都還不上。可能這也說明安貧才能樂道,財富多了,就沒時間追求學問,而生活一般,反而對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看,擁有太多財富對我們不見得是個好事。許多人喜歡聽“恭喜發財”,但發了財,障礙了人格發展或是真正的前途,就不值了。

  最好能隨緣。我經常強調這一點,如果有福報有因緣,你稍加努力,任何事都是水到渠成;而如果沒福報沒因緣,再怎麼強求也是得不到的。所以,生活上滿足於溫飽就可以了,其他精力,還是要多積累些精神財富。當你有了精神財富,是貧是富,都沒關系了,內心的幸福無法言喻。

  我認識一個藏族人,他非常快樂,因為他唯一追求的就是真理,其他全都隨緣。如果你們也能多多少少做到一些,世界將會變得非常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