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鑫中醫博士:幫孩子找回心靈寧靜的角落,在家靜定的建議書

    

  成人都以為兒童是好動、喜歡熱鬧而很難安靜下來的。於是任憑兒童在強烈節奏的音樂中唱歌、跳舞、高聲歡呼、喝彩。電視動畫和電腦的普及,使兒童的興趣沉迷於電子世界中,其性格也容易變得急躁不安,而較難長時間地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正如《老子》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孩子無法靜,必然無法定,心無法定,哪能專注?曾子所著《大學》言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內心能否靜定、專注,對孩子的學業、情緒管理以及開發大腦潛能上,有莫大的幫助。南懷謹先生曰:“靜是培養接近於先天智慧的溫床,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

  孩子的專注力是一項特質,無法經由打罵或命令產生,但是能通過練習而獲得。事實上,孩子是有安靜的本質的,只要成人懂得安排環境,孩子的心智就能奇妙的統整起來,變得鎮靜、喜悅、忘卻自我,產生自我控制的意志力,潛意識(也就是右腦)的想象力、靈感得到開發,“靜生智,定生慧”。

  國學班課堂上穿插的部分靜定訓練對於已經超過一定年齡的孩子來說,時間太短,故建議憂慮孩子好動的家長開展“在家靜定”活動,根據經驗,在家“個體靜定”的方法略不同於國學班上“團體靜定”的方法:

  首先,讓孩子遠離電子媒體。盡量少讓孩子接觸暴力類動畫,家長要做好榜樣,少看電視。並選擇適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影碟供孩子學習、觀看;尤其注意選擇圍繞在孩子周圍的音樂,少聽搖滾,多放柔美的中西古典音樂。

  其次,每天保持半小時安靜時間。家庭靜定的最有效方法:每天保持半小時靜定時間,要求為:半小時內,不開電視,不放音樂;建議是有個固定的時段,比如都是在每天的晚飯或新聞聯播之後開始靜定,期間,家長可以洗碗、看報,孩子可以玩玩具,但是一定不說話,不發出聲音。剛開始,孩子會不習慣,只能堅持十幾分鐘,實在忍不住要逗父母說話,那麼當天的靜定活動也就不要勉強下去。第二天同一時段又開始玩靜定游戲,靜定活動最好能堅持兩個月,慢慢形成每天安靜半小時的習慣。當兒童能擁有適當的情緒,而其身體與心智能夠得到練習時,他就能愉快而和諧地成長。這對於成人身心的靜定以及家庭和睦也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

  再次,大聲誦讀經典。不是安靜地默讀或閱讀,而是大聲地朗讀,重復誦讀,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輔以古典音樂做背景更佳)。孩子在誦讀經典美文時,內心不斷地與文章的蘊意、詞句音韻共振、共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