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清律師:圓滿的人生
請諸位一起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圓滿的人生」。諸位善知識們,大家早安!請放掌。
今天非常歡喜,我們到了昆士蘭大學來參訪,由我們佛陀教育學會、孔子學院合起來邀請果清等來做演講,首先第一個題目就是「圓滿的人生」。我們要怎麼來成就圓滿的人生?要怎麼來修才能夠成就這個目標?也就是我們將來能夠成佛的話,就是最圓滿的人生了。要怎麼成佛,要怎麼修?在這我們就提出,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戒念佛」,這四句話我們能夠徹底做到,就能成就圓滿的人生。
這四句話我們就一一來加以解釋。先講到真為生死。我們眾生無始劫以來都流轉在三界的生死苦海當中,頭出頭沒。頭出的時候就表示生到三善道,生天、做人、變成阿修羅,這屬於三善道,有時候就墮入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生到三善道,就好像我們的頭出了海面,就比較快活一些;假如墮入三惡道,就如同沉沒入海水里面,那就受苦了。所以眾生無始劫來都是輪轉在三界六道苦海當中,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輪轉不息,所以我們修行的目標就是真正為了了脫生死。假如不是真正為了了脫生死,我們聽善知識的種種開示都變成戲論,沒有益處。所以真正為生死的心,我們要非常的懇切。生死是怎麼樣?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無論是地位怎麼高的,多麼的富貴,到死的時候仍然要死。所以死亡不分貴賤,不分的,不分老少,無常到來就走了。所以我們要警惕,在死亡的日期還沒到來以前我們就要努力修了,所以修行要真正為了了脫生死。
既然我們自己有生死,一切眾生也都有生死,所以除了我們自己了脫生死之外,也要幫助眾生能夠了脫生死。所以我們要稱性,稱合真如本性,發起廣大菩提心,也要使令一切眾生跟我們一樣都能夠了脫生死。所以就講到發菩提心了。假如光是為了自己了脫生死而修行,不顧到眾生,這個就是自了漢。所以我們要發心,除了我們自己了脫生死之外,也要發起廣大菩提心,使令一切眾生也都能夠了脫生死,這個才是菩薩的心,所以菩薩就是自利利他。所以我們也要稱合真如本性,發起廣大的菩提心,不光是求自己了脫就算了,要自利利他。
我們儒家孔夫子的學說也都講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都有大乘的精神。在《大學》裡面也都講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是什麼意思?明德就是我們眾生的真如本性。眾生的真如本性被五欲六塵種種的煩惱境界覆蓋住了,本性顯現不出來,所以我們要想辦法來明明德,假借修行的功夫將我們的真如本性把它光明顯發出來。我們眾生的本性就好像一面鏡子,大明鏡,而眾生的本性如同這個大鏡子蒙上種種塵垢,所以我們要修行,將鏡子上的塵垢逐漸的去除,到最後將真如本性徹底顯發出來。我們真如本性顯發出來,也要幫忙眾生顯發真如本性。所以除了在明明德之外,也要再親民,親民也就是教導眾生也都能夠光明我們的真如本性。而自利利他達到最圓滿的境界,就是止於至善。儒家也這麼的講求。所以孔孟的學說就是我們大乘佛法的基礎,大乘佛法就是為了了脫生死,自己了脫生死,也幫助眾生了脫生死,徹證真如本性,最後都能成佛,這個就是我們圓滿的人生。所以除了自利以外,自己了脫生死之外,也要幫助眾生能夠了脫生死。
而講到生死有兩種,一種叫做分段生死,第二種叫做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因為有見思惑的關係,見思煩惱的關係,所以我們眾生就有分段生死。另外還有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的關係,所以我們眾生還有另外一種生死,叫做變易生死。變易生死是三乘聖者的生死,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的境界的轉移,假設安立一種名稱,叫做變易生死。將分段生死了脫,成就阿羅漢果,進一步再將變易生死了脫的話,就成佛了。所以我們要修行要真正為了了脫生死,而且發起廣大菩提心,也使令一切眾生能夠了脫生死。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接著,發了菩提心要怎麼著手去修?下頭就說了,要深信切願,持戒念佛,要深信,對於淨土法門深信不疑。在《佛說阿彌陀經》裡面世尊開示我們,假如善男子、善女人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能夠好好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人到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接引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到那邊去就不會退轉,都成為不退轉的菩薩。那邊就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都共同聚會在蓮池海會上頭,跟良師益友把臂共習。極樂世界都是良師益友,要找壞知識、不好的知識都找不到,都是善知識。既然善知識天天教導我們的就是如何增長福德智慧的資糧,所以我們的道業逐漸的就增上。
而且極樂世界有情無情都為我們說法,在七寶池八功德水里頭沐浴,都會增長我們的善根。你飢餓了喝那個八功德水也能夠止飢渴,增上我們的道業。而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穿怎麼樣的法衣,自然很合身的加在身上,不假裁縫。不像我們在娑婆世界,衣服做出來有時候不合身,太寬了、太窄,還要修改過,極樂世界不必修改過,自然合身。你要吃怎麼樣的東西,美味自然現前,食已自然化去。也沒有大小便溺,你看多好,我們處理大小便溺很麻煩的。他見色聞香就是等於吃了,吃完也不必洗碗筷,這些東西自然化去。我們洗碗筷一天要洗三遍,還很麻煩的,花了不少時間。為了做飲食,吃飯,又洗碗筷,一天就花了不少時間,極樂世界沒有這回事。所以一旦修行人往生極樂世界去了,我們就一直修,修到成佛了,成佛了就是成就我們圓滿的人生。
所以我們對佛的開示,本師世尊的開示決定要相信,深信不疑,因為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所說的話最真實不虛的。所以我們讀誦經典就深信佛的言教,依照經典所開示的,我們就好好的如說修行,深信不疑。我們要深信本師世尊的言教,他是金言玉語,非常殊勝。也要深信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來接引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他就這麼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說假設我成佛,十方眾生,就是十方世界的眾生,能至心信樂,至誠懇切的心,深信不疑,非常好樂,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欲生我國,信樂,信就有信的資糧,樂就有願的內涵,欲生我國更有願的內涵,想要往生到我極樂世界的清淨國土就是有願的內涵。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乃至十念這個就是行的功夫,乃至就是超越之辭。
就好比像海賢老和尚,他從年輕的時候就听聞念佛法門,他就一直念,他念了九十二年,念到往生,一生就念了九十二年。他活到一百一十二歲才往生,最近才往生。有的人壽命沒有那麼長,有的人活了八十歲或者七十歲,而聽聞這個法門時間長短也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乃至到了快命終以前,他病得很重的,善知識就開導他,說你修其他法門都來不及了,現在就告訴你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就是你要深信,發起懇切願,好好跟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然後說到極樂世界多麼的殊勝、多麼的安樂,娑婆世界多麼的苦,你要發起懇切願要求生極樂世界。然後他就深信不疑,跟著善知識念,念不到十聲他也往生了,你看多麼殊勝,乃至十念。有的一生念了九十多年的,乃至到了快命終只念了十念,他也都能往生。或者說,既然到臨命終念十念就可以往生,那我平時就不念了,等到臨命終再來念。假如這麼想、這麼做,那就不保險,我們還是平常念佛念習慣了,才比較有把握。所以平素就要好好的薰修,好好的念佛,在行住坐臥當中都能好好念佛,而且又能有定課,早晚的定課。平素就是行住坐臥,做任何事,只要不必很用心專心的事,都可以一面心裡念佛,或者出小聲來念佛。
所以乃至十念,若不生者,假如不往生的話,我就不成佛。唯除五逆,毀謗正法,唯獨犯五逆罪的,還有毀謗正法的,這個除掉,其他都能帶業往生,帶著業就是指我們的舊業,不是新業,都能帶業往生,所以非常殊勝的。所以我們要深信、要切願,發起懇切的願,厭離娑婆有種種苦。娑婆世界有什麼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這些苦我們都常常會感受到的。娑婆之苦,苦不堪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宣,所以我們要厭離娑婆之苦,要欣求極樂殊勝的妙樂,要非常懇切的決志求生極樂世界去。這種心懇切的情況就如同被關到監牢獄裡頭的罪人,他心裡很想著離開監牢獄一樣。所以要非常懇切的,不要被世間的五欲六塵迷惑住了,放不下,不肯去。所以我們平素要練習放下,不要像過去有位老太婆,她臨死的時候眼睛不肯閉,然後這個子女就順著她眼光好像看到庭院裡頭去了,子女就順著她的眼光,原來蘿蔔幹還沒有收,她就不肯走,眼睛不肯閉。你看小小的都掛心,何況臨命終,有家庭的人,子女哭哭啼啼的,你早就心亂了,還能求生極樂世界嗎?佛號都忘記了。所以我們平素就要修習慣,說走就走,絕對不牽掛。
在這要講一個公案給諸位聽,講冬瓜和尚的公案。冬瓜和尚是清朝一位和尚,他的實際的名號人家不曉得,而他喜歡吃冬瓜,所以人家稱他叫做冬瓜和尚。他平素喜歡到街頭去走來走去的,人家就都常常看到怎麼這位師父都常常在街道走來走去,這位師父沒有什麼修行,就看不起他。他跟隔壁庵的一位法師叫做慧照法師非常要好,有一回慧照法師就來看他,然後他就告訴慧照法師,說明年的正月初六就要走了,我們是很好的道友,到時候你一定來送送我。好,就真的約定好了。時間到了,這一天慧照法師就來等候著,他剛好被人家請去吃飯,當中回來,回來看到慧照法師在,你怎麼到這裡來?你不是跟我約定了,你今天要走,我特地來送你的。沒有你提起,我忘記了。好,趕快沐浴更衣。來,點香,就幫我助念。但是我要去不能不留個紀念,你幫我寫下來。好,我幫你寫,你就念吧! 「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識,別有一天堂」,坐著笑笑走了。你看,說終日走街坊,整天到晚就在街道裡頭走來走去;而人家不是貪婪五欲六塵,人家心中念佛忙,心中念佛好忙好忙的;世人都不識,世間人都不認識,而是另外有一番的境界;所以人家坐著笑笑就走了。你看往生還跟人家約好了,還忘記時間,人家一提醒,功夫馬上提著就走了,非常自在。所以我們要深信、要切願。
深信切願接著要怎麼修?要持戒念佛,平素要好好持戒,持戒就是我們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還沒受戒,我們就是身口意三業,一切惱害眾生的事我們都不造作,凡是利益眾生的事我們就努力去奉行。有受戒的,我們就依照戒法的規定好好的把戒持好,而戒的要領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歎」。戒法是成就無上佛果菩提的根本,所以我們應當要具足受持佛陀為我們所製的戒法。怎麼叫做具足?要輕重等持,輕的戒跟重的戒平等心守持。假如能堅固的執持佛陀為我們所說的這個淨戒的話,是則如來所讚歎,這是十方諸佛所稱揚讚歎的對象。所以我們平素要好好的持戒,除了持戒之外就好好的念佛,持戒做為助功夫,念佛做為正功夫。
念佛要怎麼念?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我們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的時候我們要都攝六根,從意根至誠懇切的念出來,舌根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三根就收攝了,眼根也不東張西望,身根,走路走得正直,坐也坐得正直,鼻根,唯嗅佛香。能夠這麼念決定很少有妄想雜念的,沒有妄想雜念叫做淨念,清淨的正念,而清淨的正念要緊的要相續不斷。不要念了幾聲,想到冰箱還有好吃的東西,沒有吃就太可惜了,不要想到這個。還有一面念佛一面想到,某某人對我不起,還起瞋恚心,這樣佛就念不好。所以要老實,老實念佛,就是念佛的時候不打妄想、不起雜念、不起煩惱心,遇到逆境也好、順境也好,我們都是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學習老太婆不分別,努力念佛。能夠這樣子,將來決定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用念佛的這個方法得到正定,三昧就是正定,我們眾生都是妄想雜念,心都很散亂的,用念佛的方法使我們的心能夠定,得到念佛三昧。能夠得到念佛三昧,我們將來一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有人助念、沒人助念都沒關係,我們自己有把握。
所以平素我們要怎麼做?生死心非常懇切,修行真正為了了脫生死,而且發起正信的菩提心,普遍度化有緣眾生,跟我們都一樣都能了脫生死。那怎麼做?要深信切願,對淨土念佛法門深信不疑,發起懇切願好好努力念佛,要看得破、放得下,心絲毫沒有牽掛,然後好好持戒念佛,以持戒做助功夫,以念佛做正功夫,信願行三資糧都具足,我們將來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而且品位非常的高上。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一直修,修到成佛,成佛就是最圓滿的人生了。所以我們今天的題目叫做「圓滿的人生」,而修行的方法,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戒念佛」。
今天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就說到這。最後我們做個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感謝大家。
資料恭摘:圓滿的人生果清律師主講(共一集) 2014/9/28 澳洲昆士蘭大學檔名:58-107-0001
- Oct 07 Tue 2014 05:43
果清律師:圓滿的人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