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吃煙是否犯戒?有此毛病能否往生?

    

五戒不言吸煙者,以佛世尚未行也,此系明末時始興起。僧既不修行,則是地獄種子。故下流行為,無不備具。汝既知彼為敗類,何又問無此戒乎?香煙之害,甚於洋煙。吾國之窮,此居大半。光已深悉其毒,每勸人勿吸。其中有嗎啡海綠印等毒質,若少年婦女吸之,則便斷絕生產。

至於往生,固不在戒與不戒也。即有此毛病,能生真信,發切願一心念佛,無一不往生者。

古雲,處世當如將軍對敵,作人當如處子守身。將軍一失敵,三軍俱傾覆。處子一失身,萬事皆瓦裂。宜如何戰兢惕厲,以全吾父母之遺骸,以保我本具之佛性也。五戒不言吸煙者,以佛世尚未行也,此系明末時始興起。僧既不修行,則是地獄種子。故下流行為,無不備具。況大家同吃,彼更有何忌諱乎?汝既知彼為敗類,何又問無此戒乎?彼豈一切行為,皆不違戒,唯此違戒乎?香煙之害,甚於洋煙。吾國之窮,此居大半。光已深悉其毒,每勸人勿吸。其中有嗎啡海綠印(編者注:海洛因)等毒質,若少年婦女吸之,則便斷絕生產。此系一皈依弟子名趙月修字恆光,親見外國女教員戒女學生者。祈廣為人說,則與保全人家嗣續同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九第1364頁 復楊振仁居士書)

洋煙一事,其害甚深。《文鈔》後附有戒煙神方,靈極,許多人皆戒好。有戒不好者,皆彼身體另有痼疾。汝且依之,作雙倍日期緩戒,則可斷此禍根矣。至於往生,固不在戒與不戒也。即有此毛病,能生真信,發切願一心念佛,無一不往生者。(《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159頁 復李吉人居士書)

煙俱勿吸,以傷衛生,口氣常臭,熏天熏人。

鴉片香煙,其毒極烈,花錢買害,癡人可憐。(《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2048頁 德育啟蒙)

編者注:

佛制五戒,未見吸煙之戒,其實為不飲酒戒中所攝。不飲酒戒即有不享用一切奢侈品之義。《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佛家吃飯尚珍視如服藥,為治自己之餓病,豈肯有額外之浪費?況且藥為治病,誰敢濫服藥物?多食不僅傷身,而且“壞其善心”,為害不淺。吸煙不能療饑,犯多食之罪;而煙毒之害遠過於多食,定為佛制所不允。

吸煙只是追求一種味覺之刺激,增長貪心,亦為佛所喝止。《六度集經》佛言:“夫厚於味者,即仁道薄;仁道薄者,豺狼心興矣。”貪圖味覺之享受,則失仁慈之心,失仁慈之心,而豺狼之心便會興起,則腐化墮落,不可救藥矣。

念佛持咒之人,若有煙癖,最為護法神所惡,不為呵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