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我從八十五歲才回頭,放下萬緣專修《無量壽經》

 

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學習班第15集  2014年3月31日講於香港

昨天晚上香港有大雷雨,好像有些新聞都報道了。我們居住這個環境還好,沒有什麼災難發生。所以我們的課程今天是推遲了一點,我們還是照常來進行。

前面我們學到的,十九願“發菩提心”,十八願是“一向專念”。

在我們現前這個大時代,最重要的是先成就自己;自己不能成就,就不能夠幫助苦難眾生。解決苦難問題,先把自己的苦難解決。苦難是什麼?是六道輪回,這個一定要認清楚。我們自己不能出離六道輪回,如何幫助別人?別人又怎麼能夠相信?

出離六道輪回的方法很多,就像經教上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問題就是你會不會用。會,就能出離;不會,就沒辦法。這段經文裡頭就是給我們討論這個問題。

菩提心,“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發菩提心、發覺悟的心,什麼是覺悟的心?在經教裡頭,阿羅漢沒發菩提心,但是他能夠脫離六道輪回,離究竟苦,沒有得究竟樂。他所得的樂,我們六道輪回裡頭沒有,他超越六道了,他得的是四聖法界的清淨樂。沒有出十法界,所以不算究竟。超越十法界,生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其實諸佛如來的報土也是我們自心變現的。我們跟這尊佛有緣,他的報土就是我自己的報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總不離這個原理原則。

真正得究竟樂的,在我們今天(今時今地)障緣太多了。所以只有一條路可以不受障緣的干擾,那就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極樂世界是究竟樂。

這是我們必須認識,頭一個要認識自己。自己活了這麼大的年歲了,二十六歲學佛,學了六十三年;三十三歲開始講經,講了五十六年。你問我生死有沒有把握,我老實告訴你:我沒有把握!什麼原因?我對老師的教誨沒有完全接受。

我跟大家講真話,我的“老實、聽話、真干”只有百分之三十,不及格!如果我有百分之六十,我就可以跟你說我往生極樂世界有把握!那現在怎麼樣?現在我回頭了。我從八十五歲才回頭,放下萬緣,大經、大論都捨掉了,《金剛經》上的話我接受了,“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統統捨掉了。捨掉之後,我提出的(這是我自己學習的)一部經、一句佛號。

我選擇的一部經是《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你要問我說為什麼?他的會集本裡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把我的疑惑化解了。也應該是李老師看出我的根性,這個本子我能起信。我年輕的時候養成的性格,沒有把事實搞清楚、搞明白,我不會接受、我不會相信。但是我有一個好處,我不排斥、我不批評、我不毀謗,為什麼?我知道眾生根性不一樣,我不能接受的法門,有人能接受,我不能擋他的路。

法門一定要自己選擇,選擇恰當了,對自己有好處。什麼叫恰當?幫助自己破迷開悟那就恰當;不能幫助自己建立信心的,那就不恰當。所以門門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為什麼是“第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門門都能成無上道,它當然是平等的,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平,是眾生根性不一樣。對眾生來說,有相應的,有不相應的;有真正幫上忙的,有幫不上忙的。如果用錯了,有些不但幫不上忙,還把你搞亂了,你的思維亂了,你的信解模糊了。

譬如(這是我見過的),有人這些年來聽說我學習會集本、黃念老的集注,也跟我學習,學了幾年很不錯,好像還有一點受用;這些年又聽到一些別的法師對這個法門來嚴加批評,他就換了本子,換了本子現在越來越迷惑,妄念越來越多,怎麼辦?我沒有遇到這個狀況。

我在沒有學這個本子之前,我學的是康僧铠的本子,我聽李老師講過一遍(早年在台中)。可是李老師把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本子給我了,我一看就生歡喜心,為什麼?容易懂,容易明白。他重新編組,編得太好了!我很多疑問,看這個本子解決了。

李老師給我這個本子,是他過去曾經講這個本子,他的注解他就注在經本四周空白的地方(這種注法,中國人叫眉注,眉毛的眉),注得簡單扼要,我能看得懂。我跟他多年,他老人家的弘願我清楚、思維我知道、方法我知道。所以我得到他這個本子,我依照他這個本子講,跟他自己講的差不多,我有這個能力。所以我非常歡喜這個本子;別人不歡喜,我不反對。

我覺得中文九種《無量壽經》,每一種都好。所以早年我把九種印在一起(印成一本),你喜歡哪一種,你就用哪一種,這個好!為什麼?真正相信了,最後是一個路子,大家完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經》要不要?不要沒關系。

現在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榜樣,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生沒有讀過佛經,也沒有聽人講經過。他出家,師父看准他:這個人的根性與眾不同!為什麼?老實,真聽話,真干。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一句!他這一句就真老實念,不分晝夜,念了九十二年,結果怎麼樣?我看他的光碟我知道,他很早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他為什麼不弘法利生?他天天在弘法利生,可惜!一般人看不出來。我看他日常生活,他活在《大乘無量壽經》裡面,我們把《無量壽經》字字句句去對照,你就完全明白了,統統做出來了。我看他應該在三、五年之間,他就得念佛三昧;往後這個念佛三昧是步步提升。念佛三昧也有三輩九品,像智者大師所說的“六即佛”,剛剛入門是“名字即佛”,有名無實!那是多長的時間?

老人這種的條件跟《彌陀經》上的條件相同,善根、福德、因緣他具足,師父告訴他這一句阿彌陀佛,他相信,一點都不懷疑。我們老師勸我們念佛,我們不相信,認為這是老太婆教,對無知識的人說的。我們是知識分子,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實際上遠遠不如這些阿公、阿婆,他們有把握往生,我沒把握,你就曉得這差多大的距離。打分數,人家能打到八九十分,我們只能打到十幾分。到老了,清楚了、明白了,才知道我們走的路子錯了。

我這六十三年要是跟老和尚在一起一心念佛的話,我的成就不在他之下。不能怪別人,怪自己不老實;不能怪老師,老師早年就勸我,忏雲法師勸我,李老師勸我,我知道他們的好意,但不服,總希望廣學多聞。

古人所說的“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我懂得,我非常向往,沒有緣分。你看古人,出家住在一個道場,十幾年不下山、幾十年不下山,他心是定的;這一點我沒有福報,我沒有道場。在圓山臨濟寺出家,道場不喜歡研究經教的人;學一點常識行,他們很贊成,學一點佛教常識。出家的正業是經忏佛事、做法會,這是它的正事;講經教學他不需要。那我們要學經教、走講經教學這個路子,他說這個地方你不能住,你住,大眾不喜歡。離開寺廟,到哪裡住?沒地方住!到那個時候只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放棄經教,跟大家一樣走經忏佛事這條路上,這個路好走,只要三個月就學會了;不走這個路子?還俗。只有這兩條路好走,讓我考慮。

那個時候我在景美溝子口講經,在那邊講了大概有十個月(我還在台中求學),道場是慧忍法師的。這個法師很聰明,雖然是以經忏為主,他聽我講經,很羨慕。我把他介紹給李老師,邀他一起到台中學經教。他在台中住了半年,用功過度,因為學的經太大了,一開頭學《楞嚴》。我勸他學小部經,他以為我嫉妒:你學大經,叫我學小經。這就有貢高我慢的態度、有嫉妒心,我就不談、不說了。我學《楞嚴》,他跟我在一起,精進學,非常用功,晚上讀書常常讀到天亮。半年之後,突然障礙現前了,眼睛看東西一片漆黑,展開經卷,一個字都看不出來,這就不能學了。回到台北,還是去趕經忏,經忏有收入。趕了兩年,他在溝子口買了一塊地,建了個小道場,叫華藏蓮社,邀請我去講經。

所以用功太猛、太急了不行,學東西得按部就班。身體還是很重要,身體出了毛病就沒辦法了。

我在那邊講,我還是在台中學習,每個月到他這個地方來住一個星期。這樣差不多我們才過了一年,有人在他面前谏言,教他:你限定三個月,叫淨空法師說三個月,把他在台中所教的全學給你,你就能學會。他聽了很高興,提出這個條件來邀我。我在台中學那麼多年,三個月就能把你教會?我說我辦不到,你也無法吸收。這樣他就很不高興了。我一看他不高興,這個緣就沒有了,得趕快走路。

那個時候,就是韓館長夫妻兩個,他們就住在這個小道場沒多遠,走路五分鐘。她是我的忠實聽眾,我就告訴她:“這裡緣不行了,我得要走了。”她說:“為什麼?”我把事情告訴她。她夫妻兩個回家就商量,不想讓我走。我問她:“我到哪裡去?”她們家是一個獨立的小洋房,她自己買了一百坪地,建了一棟房子,房子大概是五十坪,還有五十坪是院子,前後都有院子,兩層樓;樓上有個廳、有一個房間,她帶我去看,她說:“你住這行不行?我供養你,我們租地方講經、借地方講經,希望講經不要中斷。”我帶韓館長到台中見李老師,把這個詳細情形向老師報告。老師同意說可以,所以我就住她家裡。原來慧忍法師以為頂多二、三個月,沒有想到,我這一住就是十七年。我們今天有這個成就,飲水思源!要感激韓館長的護持;沒有她的護持,那個時候我非常可能就還俗了。

我出家,章嘉大師勸我的,教我要學釋迦牟尼佛。第一部(算是)佛書是他教我讀的,《釋迦譜》、《釋迦方志》。這兩部書等於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是從經典裡頭節錄出來的,根據他“八相成道”這個綱領,經典裡面有這些,抄在一起。大師告訴我:學佛,對於釋迦牟尼佛要認識;你要不認識他,你會走錯路。這個教學是非常合乎邏輯的。我們讀了這個才知道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釋迦牟尼佛開悟之後就從事教學,一直到他離開人間。他是七十九歲走的,講經教學四十九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