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知識分子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讀經

 

古人是一門深入,就是一部經,不學第二部經。在這一部經什麼?一部經你去念它,天天念它,時時刻刻念它,一天念上十個小時,三年不間斷,就得三昧。念《無量壽經》,就是念佛三昧;念《華嚴經》,華嚴三昧;念《法華經》,法華三昧。三昧名稱無量無邊,得的定功是一樣的,所以統統能開悟。世間法也不例外,你說這一部四書,你要是天天讀它讀上十年,什麼意思不要去管它,我一個字沒念錯,一句沒有念漏掉,念上十年就得三昧,那個三昧就能開悟。法門平等,佛法裡頭八萬四千法門平等,世間法跟佛法也平等,為什麼平等?都能幫助你開悟。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知道怎麼個學法。這個道理不懂,你怎麼學都不如法,為什麼?你得不到定,你開不了悟,你還是有妄想、還是有分別、還是有執著。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具足,這就是六道凡夫。

所以,這兩句我們要明白,對於一切法我們會有尊重心,不敢輕慢,知道一切法本無高下。為什麼會有高下?「唯以眾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饑遇王膳,而不能餐」,用這個來做比喻。我們為什麼會看到法不平等?這是我們,垢是染污,什麼東西染污?煩惱染污你,迷惑障礙你,你沒有智慧、沒有定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就是我們講粗心大意,心浮氣躁,這樣的心態學佛很難。佛教我們念一部經,念經不是為別的,念經是修定。我們不是上上根機,叫我們天天舂米、破柴我們開不了悟,惠能大師行,他比我們高明。

對知識分子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叫他讀經,讀經是什麼?修定。絕不能想這個經這一句什麼意思、這一段什麼意思,不可以,那你就有分別、有執著了,你就不能成就,你斷不了煩惱,你得不到三昧。要怎麼念?從「如是我聞」一直念下去,不管它什麼意思,決定不想經是什麼意思,經沒有意思。只要字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只把握住這個,意思什麼不管它。天天念,老實念,念上幾千遍,得三昧了。為什麼?目的達到了,這個目的就是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念到清淨心現前,清淨心生智慧,小智慧,是小乘智慧,聲聞、緣覺,那比一般人聰明多了;如果得平等心,平等是沒有分別,菩薩所修得的,提升了。菩薩心平等,小乘心清淨,這都算是得三昧。覺就是開悟,就是自見,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己明白了。這一明白了全都明白了,不是這一句明白、這一段明白,全部書明白了。其它的沒有學過的,只要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明白,沒看、沒聽不知道,一看一聽全知道。

佛教的智慧,佛教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跟世間完全不一樣。佛教傳到中國,這些智慧、理念、方法,儒家得到了,它采納了,道也采納了。所以佛講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開慧就是自見,儒跟道都了解、都明了、都接受,這是佛家把儒跟道大幅度向上提升。佛門裡面大師級的這些人,看儒、看道跟看佛經沒有兩樣。所以中國的儒釋道是一家,表面上有分,實際上沒分,他們全貫通了。

我們凡夫就這四個字,垢重障深,我們如何消除業障?剛才講了,一門深入就能夠消業障,就能夠得清淨。不可以想經的意思,一想經的意思就是染污,就是分別,所以不許想。讀經的目的是什麼?讀經目的是求清淨平等覺。這是真干,這是會,宗門所說「會麼」,這就是會。會什麼?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會,不起心不動念。否則,心粗智劣,智劣是沒智慧,粗心大意,這個遇到佛法入不進去,聽講經教學聽個皮毛。惠能大師一聽開悟,我們聽了聽不出來,為什麼?他心清淨,他沒有妄想、他沒有雜念,道理就在此地。

摘自《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八集 淨空老法師主講

2014年3月22日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