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要利益身邊人應該用耐性去對待才好
 
    
    

我們說家要和,和就是讓人家能歡喜的接受,如沐春風。怎麼讓人歡喜接受?“正己化人”,順序不能顛倒,要能正己才能化人。在我們古字當中,這個“化”都是一種潛移默化,就像我們昨天拍照的時候下的雨,這麼樣細綿綿的,“潤物細無聲”,衣服好像沒濕,慢慢都已經濕潤了,要有這種春風化雨的感覺,不能操之過急。孔老夫子說,欲速則不達,“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都急功近利,一下子就要達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尤其教育的事情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教育,不管我們是要利益身邊的父母、夫妻甚至於是小孩,都應該要用這種耐性去對待才好,不然閩南話說的,“吃緊弄破碗”,這些話都很重要。像我媽媽以前小時候都告訴我,“臭頭要知憨”,所以我們從小就知道自己有幾兩重,要常常秤一秤。這些話從父母長期的叮咛,就內化成我們處世的一個態度。所以不能操之過急,對別人不可以苛刻要求,但是對自己要嚴以律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