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一生的“十宜十勿”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應當把自己的孩子當朋友,不要因為孩子要依靠父母撫養,就可以隨意斥責或打罵。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與孤僻性格,也不利於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喜歡的活動也讓孩子參與,而父母要求孩子不做的事,自己也最好不做。

在行動上,宜誘導勿控制

孩子的行為常有隨意性與多變性,因此,父母要經常誘導孩子的言行,使孩子既感到自由,又不失過分。如:孩子玩玩具,應盡量滿足供應,但在每次玩完後應教孩子把玩具收拾好,而不能怕玩具散落滿地就不讓孩子玩。

在方法上,宜明理勿強迫

孩子雖然在各方面還尚未成熟,但簡單的道理是會明白的,不能過低估計孩子的理解水平。特別是在孩子犯無知之過時,更要求父母在責罵之余,給孩子講清道理,使之知錯,並有所改。不講明道理的強迫孩子改,往往使孩子心裡不服氣。

在童真上,宜理解勿責難

孩 子有孩子的童趣。有些在父母看來是無聊的事,可孩子卻玩得津津有味。這就需要父母去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伴之而來的不同階段的游戲活動,不要以父母的 “思想高度”來評估孩子的“創作水平”,更不能粗暴地干涉與阻止。如:孩子好玩彈球與跳牛皮筋,在父母的眼裡是無聊的,殊不知,這些“無聊”之事,也曾經 伴隨著父母們度過自己的孩提時代。

在教育上,宜啟發勿壓制

孩子對世界特別好奇,他們的追問有時會抵得上“十萬個為什麼”。而對如此求知的孩子,父母應該感到高興,不可視之厭煩,處處壓制,那樣會磨滅孩子那脆弱的求知欲。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是采取啟發的方式,盡自己所知講解。

在游戲上,宜同樂勿漠視

孩子們玩游戲常常要求父母一起介入,與之同樂。這時,如果父母有時間應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不要置身“事”外,使孩子感到孤獨和失望。長此以往,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習慣上,宜培養勿強制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采取種種辦法促其形成。但是培養習慣也需要“水到渠成”,不可強制,要使孩子明白道理,並創造條件使之定型,使孩子主動養成習慣為上策。

在特長上,宜發現勿施壓

每 當父母看到別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專長時,總想培養自己的孩子也有某種特長。於是就生搬硬套,采取高壓手段“拔苗助長”,一旦“恨鐵不成鋼”時,就拳腳相 加,這樣做很難培養孩子成才,反而容易使孩子產生反感心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首先要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從中發現孩子的特長萌芽;其次,要因 勢利導,提供條件,讓孩子的特長得到發揮;第三,強化培養,使孩子的特長得到專業指導。整個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必須貴在堅持,切不可盲目施壓。

在活動上,宜得當勿過火

活 動是孩子成長的潤滑劑和催化劑。活動開展得好壞,活動質量的高低,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父母要科學安排孩子的活動內容與活動時間,采取室內外相 結合、動靜相結合、學習與娛樂相結合等方法,既讓孩子感興趣,又不失教育的機會。活動的內容與時間要因人而異,切不可過火,否則會事半功倍。

在智力上,宜挖掘勿盲目

現 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總想自己的孩子的智力不弱於別人,於是就采取超前培養,超量灌輸的辦法,其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這樣既苦了孩子也累了父母。應 該明確智力是很多客觀因素決定的,如:先天遺傳和年齡變化等。有的孩子年齡只差數月,其智力就有質的飛躍。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科學地激 發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養。當然,父母也不能任其發展,也要主動地營造學習的氛圍,有意識地挖掘孩子的智力,促其盡快健康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